神武巾幗無人越,
任憑汗青幾更迭;
繁華一場三千夢,
朝光無恒終西斜。
昔日紅牆碧瓦處,
誰人還歌舊時月;
兒童不知曾聖地,
亂草花間逐蜂蝶。
。。。
公元701年。
大唐皇都長安,全國最繁華的城市,亞洲多國心中景仰的聖地。
外郭城綿延高聳,龍形環繞。引渭河之澤,內濟民生,外以禦敵。南起,皇城內寺廟商鋪酒肆林立,裏弄網集,交通縱橫,人喧馬嘶,晝續不夜。北延為宮城,朱牆碧瓦間,樓閣巍峨,鱗次櫛比,禁衛森森,肅穆威嚴。太極宮、興慶宮之東,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濱,南接長安城北郭,便是處理舉國政事的大明宮。
此刻從四品(上)武散官,五鷹衛侯明便在趕往大明宮的路上。
侯明邊走邊尋思,雙珠案未結,聖上便讓自己從冀縣回京,所及之事定不尋常,他不由想到三個月前自己參與的一件事。
長安元年八月十二日晚,奉宸府司仆卿張昌宗哭著稟奏武後,皇太子李顯的長子,邵王李重潤(武後嫡孫),夥同其六妹永泰公主及其妹夫武延基(武承嗣之子,武後侄孫),私下裏議論他和哥哥張易之,二人行事逾矩,有幹國謀反之嫌。
武後大怒,著五鷹衛侯明暗中徹查此事。
九月二日,侯明稟報探查屬實。
九月三日,武後逼令此三人服罪自殺(李重潤不服,遂杖斃)。
不知此次回京會否與此事有關,念及此,侯明又不由心內自責,自己豈可私下揣度聖意。
大明宮延英殿內,武則天身穿金線描龍紫色外氅,內著滾邊金繡白絲雲裳。發髻髙挽,插玉簪,麵容白皙微顯倦色,此刻她嘬了口案上的茗茶,緩聲對下麵跪著的侯明說:
知道朕調你回來幹什麼的嗎?
回陛下,微臣不知(在宮中混了那麼些年,什麼時候聰明,什麼時候糊塗,侯明豈有不曉)。
前些日子處理了那幾個忤逆的小東西後,我就讓你盯著點那邊(皇太子李顯居所),後來又讓你去查探珠子下落,眼下呀,新年就快到了,群臣之間往來走動就多了,你還是回來吧,繼續看著點那邊。
“是,陛下”侯明應道。
武後又嘬了一口道:
小青(武後安排給太平公主的常隨,三鷹衛青蓮)在那兒還適應吧?
”回陛下,很好。”
武後道:嗯,那丫頭倒也機靈,珠子的事就暫時交由她去辦吧,你有你的事,抽空再去病坊那邊看一下有什麼情況沒有,下去吧。
“是,陛下,微臣告退”侯明叩首起身,彎著腰緩緩退下。延英殿外,退出來的侯明遠遠看見剛任職右衛將軍不久,主管天後禦輦車馬的李隆基(李顯三兒子,後來的唐玄宗),正在整肅車輦儀仗。15歲的大孩子身形挺拔,眉間英氣已強過他爹太子幾分。
這邊的武後放下茶杯,抬手去拿放在案上的盒子,中途又停下來,歎了口氣,起身由宮女扶著去往側殿。
隻見那延英殿側殿,文案後有一女子,麵似敷玉,豔灩澤潤,抬頭時目比燦星,一襲翠色公服,清秀婉約,倍顯精睿幹練,約莫二十來歲(實際三十七了)卻正是那大唐皇宮掌管宮中詔命,名滿天下的才女上官婉兒。見是武後到來,忙放下手中本集,起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