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戎馬一生,家對他這個長期在外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溫暖的港灣。
曹操平生夫人很多,但這裏要說的有三位。第一個就是結發妻子,也就是大老婆丁氏,和曹操沒有生下小孩兒;還有一個小妾劉氏,按時間來說應該算是第二個夫人,因為丁氏沒有生育,所以她生的孩子曹昂就成為曹操的長子,而她生下的女兒清河就是曹操的長女。
生下曹昂後,劉氏又生了一個兒子,名字叫做曹鑠,但是,這個孩子和他的母親一樣福薄,很早就去世了。
大夫人丁氏因為沒有小孩兒,所以就將曹昂當做自己的兒子一樣撫養,不僅悉心教導,在生活上更是無微不至。
曹昂長大後,就隨著父親曹操一同上戰場打仗。公元197年,曹操征討張繡,部隊才到達清水,張繡就率軍投降了。
這時張繡的叔叔張濟早已經戰死,曹操見張濟的遺孀貌美如花,便收在了自己的房中。
張繡知道後非常不高興,他認為自己已經投降,曹操對待自己的家人應該非常禮貌才對,而他非但不講究禮節,反而還欺負自己的嬸母,簡直太過分了。
曹操知道張繡不高興後,就想秘密地幹掉他。誰知道事情還沒有成功就泄露了,張繡被逼急了,隻得造反。在和張繡的對戰之中,曹操不但失去了大將典韋,連自己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被殺了。
消息傳到家中,丁氏頓時暈倒在地,醒後就放聲痛哭,誰也勸不住。後來,當丁氏知道了其中的原委,她便將失子之痛完全轉化成對曹操的恨。從此以後,她再也沒有好臉色給曹操看,不但如此,每次見到曹操,她必定破口大罵,說曹操根本不配做父親,在外麵拈花惹草,居然將自己的兒子都害死了。
其實對於曹昂的死,曹操也非常自責和後悔,丁氏為這件事對自己冷淡,他也不怪罪。
在封建社會,男人為綱常之本,丁氏這樣對待曹操,曹操完全可以將她逐出家門。丁氏也並非不知道這一點,但是自己辛辛苦苦一手養大的兒子居然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了,她心裏的痛有幾個人能明白呢?
所以,她也完全失去了理智。曹操一回能忍,二回也能忍,時間久了不禁也有些厭煩,後來丁氏再次提起的時候,曹操實在忍不住了,對丁氏大聲吼道:“你給我滾回娘家去吧!”
丁氏也不哭鬧,就這樣回娘家去了。
但是,曹操和丁氏的感情還是很深的,不久之後,他特意到了嶽父母家,想要接丁氏回去。
曹操走進嶽父母家門的時候,丁氏正在房中織布,她母親告訴她曹操來了,她仿佛沒有聽見,隻管自己織布。
曹操走進房間,站在她身後,抬起手輕輕放在丁氏的後背上,溫和地說道:“以前是我錯了,但是過去了這麼久,你還在生我的氣嗎?趕快收拾一下,跟我一起回家吧。”丁氏連頭也沒有回,也沒有說一句話,還是繼續織布。
此時的曹操已經是個大將軍,地位尊貴,財力雄厚,天下有幾個人敢這樣對他?
但是曹操沒有覺得氣憤,他隻是覺得很越尬。一時間他不知道再說什麼好,於是便往門外走去,但步子還沒有跨出門,又轉回身來看著丁氏,對她說道:“快跟我回去吧,不要再生氣了。”
如此反複數次,丁氏還是不為所動,曹操便知他夫妻二人之間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於是,他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說道:“真的要分手了嗎?”
說完,他走出了房門,到了前院,他對嶽父母說:“看來我們的緣分已經盡了,你們快些給她找個好人家,不要耽誤了她。”說著,他又回頭透過窗戶看看丁氏,她還是專心織布,沒有半點兒回心轉意的意思。
曹操心下黯然,這才上馬走了。
就這樣,曹操和他的結發妻子分開了。
曹操的第三個夫人就是前文中曾經提到過的卞氏。卞氏是歌舞妓出身,因為曹操非常愛好琴藝,才偶然與同樣彈得一手好琴的卞氏相遇。卞氏不但歌舞雙全,相貌也非常美麗,所以被曹操納為妾室。
這以後,曹操發現卞氏不僅僅能歌善舞,而且人品非常優秀。公元189年,卞氏隨曹操來到了洛陽,後來曹操刺殺董卓不成,連夜逃出了洛陽。消息傳來,以往在曹操身邊效力的人害怕被董卓害死,都想逃走。見到這個情況,卞氏冷靜地對大家說:“曹君是生是死,我們都還不知道,如果你們現在逃走了,曹君還活著,你們以後拿什麼麵目去見他呢?如果說董卓真要將我們殺死,那麼我就和大家一起去死,還可得到後人給予的忠義名節,又有什麼好害怕的呢?”聽她這麼一說,大家的心都安定下來,假裝家中一切正常,從而給曹操的逃跑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而後來,卞氏也帶著大家悄悄地離開了洛陽,回到了譙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