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冷冷的看著他:“你能來陰陽宗已是幾世修來的福分,可知凡塵有多少人求入仙門而不得。何況陰陽宗裏應有盡有,你何須下山?便是妻子,也可在山門裏生活的凡人中尋找,所以下山之言就休得再提了!”
既然已經上了船,蘇黎想反悔也是不可能了,何況這天大地大,自己孤身一人在哪裏不是一樣呢?哦,還有一條大黃狗相伴。
穿行舟風馳電掣,石林講完沒多久,便看到了陰陽宗宗門所在。
在舟上隻見天地間兩道峰柱直通天地,挺拔俊秀,一南一北。北山為陰,南山為陽,合名陰陽山,陰陽宗的得名便來源於這兩座山峰。
從上往下看去,隻見兩座山峰山勢清奇,雖險但處處有生機。陰山和陽山的峰頂上汩汩清泉不斷流下。山巒之上,樹木繁茂,鬱鬱蔥蔥,奇花異草隨處可見。更有山泉飛瀑,清流溪澗穿梭其間。兩座山的山穀間更是長年雲霧籠罩,峰腰穀地又有無數山洞地泉,互相連通,不知其有多深,又不知其有多長。陰陽宗的宗門就落在了陽山上。
陰山則為宗門弟子平時訓練之地,山腰至山頂之間,密密麻麻全是山洞,乃是門中閉關場所,峰頂則是藏經閣所在。平時隻有真傳弟子可以隨意進出外院,其餘普通弟子要入藏經閣都需手持“英”字牌,否則是不能放行的。
而在陽山和陰山周圍,還有十二座矮上一截的山峰,將陰山和陽山如眾星拱月一般包圍在裏麵,暗合天地星象。這十二座山峰,便是平時陰陽宗九脈弟子分居、修煉之所。
饒是蘇黎有白舞華給的護體法器保護,一路下來,也是筋酸骨軟。元亨道長也不管他,到了山門上,隻叫石林帶他去藏經閣,然後便和雲舞華回了自家脈支所在的莫邪峰。
石林提著蘇黎落在陰山上,不少弟子看著他都口稱師兄,也有數人叫他為師弟,不過很少,看來石林在陰陽宗的地位比較高。隻是他手上提著一個蘇黎,而蘇黎懷裏又抱著一條大黃狗,讓周圍的師兄弟都好生好奇,結果石林一說這是新來的守書童子,這群人頓作鳥獸,轟的一下就離開了。對於半妖這種混吃等死的廢物,他們是沒有任何興趣的。
藏經閣麵前是演武場,有法陣保護,是陰陽宗門內弟子試比修為所在地,經過演武場,便見藏經閣三個大字!
石林帶著蘇黎走了進去。
“尹先生,新來的守書童子已經帶到,還請你多耽擱兩日,教一下他。”閣裏走出一位老先生,頭發花白,麵容枯槁,但嘴角旁的幾根橫須尤其顯眼,也不知是貓須還是虎須。
這老先生,也是一位半妖,隻是麵容身兼人、妖特點,從外貌上來看,應該有虎妖或者貓妖的血統。
尹賈雙手合一作揖道:“石仙長來了。”說完又看了一眼蘇黎,說道:“這便是新來的半妖的嗎?麵容不錯,小妖定不負所托,會讓他盡心盡力服侍好陰陽宗的各位仙長的。”
石林聽著這話很是舒服,果真還是尹賈這半妖會做人,要不是因為尹賈陽壽將盡,陰陽宗還真舍不得換人。
將人帶到,石林也不願多費時間,還忙著自家修煉,所以便道了別,就此離去。
尹賈看著這個半大的孩子,麵容稚嫩,和自己當年初入藏經閣時一般,顯得有些畏手畏腳的。隻是轉眼已兩百年過去,自己也行將步入生命最後的旅程,不知這個孩子是否也會和自己一樣,在這個樓裏平淡樸實地度過一生。
可是年輕人的事,又哪裏說得清呢?寧負白頭翁,不欺少年窮,指的便是少年因緣際會會有一番大造化吧,希望這個少年能走出自己的道來,別像自己終其一生也碌碌無為。
可是半妖,何其難也!看著這個身上擁有自己當年影子的少年,尹賈一時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