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苗嶺女傑(1 / 3)

在明朝末年反對清軍入侵的戰爭中,一位出生於四川的苗族女英雄名震一時,她就是熱愛祖國、奮勇抗清的巾幗英雄秦良玉。

秦良玉生於1574年。在她十七八歲的時候,在一次傳統的苗族婚配會期中,把象征著愛情的花兒扔給了一個小夥子馬千乘。這一對互相傾慕的青年男女,結成了美滿的夫妻,一時傳為佳話。

秦良玉自幼善歌舞、好武藝,聰明能幹、粗獷潑辣,是苗族女子中的佼佼者。馬千乘是當地土司馬震南的侄兒,飽學經史、能詩善文,富有才華。兩人結合後,在文武上互相幫助學習,夫妻都成了文武雙全的青年英才,深得叔父器重。不久,馬千乘擔任了石石主(今四川石柱縣)宣撫使,每次出征,秦良玉緊隨其身共同作戰,屢建功績。馬千乘去後,秦良玉被破格封為石石主宣撫使,接替了丈夫的職位,統率原班人馬。一個苗族婦女擔此要職,在封建社會裏是極為罕見的。秦良玉不負重托,操練部隊、整治軍紀,把這支隊伍訓練成了既有戰鬥力、又有嚴明紀律的優秀部隊,號稱“白杆兵”。

1621年,努爾哈赤率後金軍進犯沈陽。明朝政府派經略袁應泰率兵抵抗,同時,發布命令征調各地軍隊到遼東增援。素有愛國之心的秦良玉,接到出兵遼東的命令後,立即整頓兵馬,派他的哥哥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率一部分部隊先行,自己統率主力三千人隨後出發。秦良玉的軍隊軍容整齊、遵守紀律,一路上秋毫無犯,順利到達遼東前線。當時,由總兵賀世賢率領的部隊馳援沈陽城,到達城下時,後金軍已四麵合圍,城裏明軍堅守不出。賀世賢在城外與後金軍激戰,不幸失利,壯烈殉國。在渾河一帶與後金軍拚殺的總兵李秉誠所部,也死傷三千餘人,敗退中正遇秦邦屏兄弟率先頭部隊趕到,立即與後金軍交戰。因後金軍兵多勢強,在戰鬥中秦邦屏英勇犧牲,弟弟秦民屏也身負重傷。這時,秦良玉率主力到來,即令一部分士兵守住渾河大橋,準備迎接明軍退往東岸,自己率軍殺入敵陣,救出弟弟。此時,明朝各路援軍紛紛趕到,終於殺退了後金軍,退守渾河東岸,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不久天氣轉冷,明朝國庫空虛、軍餉匱乏,不少士兵無冬衣禦寒。秦良玉見狀慷慨解囊,捐出錢財,為士兵趕製冬衣1500套。兵部尚書張鳴鶴聞訊對秦良玉大為讚賞,認為渾河殺敵數千,是秦良玉與秦邦屏的大功勞。盛讚秦良玉有膽有識、智勇兼備,破圍救危,轉敗為勝,是巾幗英雄,立下千載奇功。又捐款製衣,分擔國家的困難,體恤士兵的饑寒,使堂堂男子都感到羞愧。張鳴鶴上書天啟皇帝為秦良玉請功,請求皇帝頒詔嘉獎,以勵三軍,以教臣民,天啟得到報告後,也對秦良玉的愛國行為十分感動,就下詔賜秦良玉二品官服,封為誥命夫人,授都督僉事總兵官。授予她的兒子馬祥麟宣慰使官職,追贈秦邦屏都督僉事,晉升秦民屏為都司僉事,並賞賜金銀絹帛。秦良玉受到如此嘉獎,十分感激,決心把自己的餘生全部貢獻給保衛祖國的鬥爭。

1630年,後金軍再次大舉入侵,一路所向披靡,直逼北京城。明朝政府立刻急令各地人馬火速趕到北京勤王,保衛京師。秦良玉接到命令時,已是五十多歲的老人了。但她愛國之心益堅,馬上率領侄兒翼明和本部人馬星夜北上。這次她吸取了前次北上時的教訓,準備了充足的寒衣和糧草,軍紀依然十分嚴明,受到沿途百姓交口讚譽。

當時北京城十分危急,崇禎帝命滿桂為武經略,統一指揮各路勤王人馬。當時明軍數量不足、裝備又差,麵對強敵,不宜輕易作戰。但昏庸的崇禎不顧敵眾我寡的嚴峻態勢,強令滿桂出戰。滿桂無奈,隻好出永定門列陣迎戰。後金軍大隊人馬立即殺將過來,勢孤力單的滿桂雖頑強抵抗,仍無法取勝,自己也以身殉國。主帥陣亡,明軍無力再戰鬥下去,隻得退守北京郊區。京師危在旦夕。正在這萬分緊要關頭,秦良玉援軍趕到,立即揮戈向圍城後金軍展開猛攻。秦良玉的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士兵英勇善戰,勢不可擋,殺得後金軍無還手之力。先期到達的幾路援軍,為秦良玉“白杆軍”的無畏精神所感染,也紛紛投入戰鬥,打得後金軍心驚肉跳,不得不引兵退卻。京師之圍,終於被解救了。

在這場生死搏鬥中,秦良玉身穿男子戎裝,手提月牙刀,騎馬率先與敵軍展開激戰,血梁征衣而不後退。她還鼓勵手下將士在困難當頭之時殺敵報國、效命沙場,決不後退。這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使將士們個個拚死向前、浴血奮戰,終於取得勝利。崇禎得知秦良玉的報國壯舉後,再次下詔表彰她,並親自召見了她,還賦詩一首贈給她。詩雲:

蜀錦宮袍手製成,

桃花馬上請長纓。

民間不少奇男子,

請肯沙場萬裏行?

秦良玉以自己的愛國報國行為,贏得了廣大軍民的由衷稱頌,她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傑出少數民族愛國女將領,英名與祖國同在。

公元1648年,這位巾幗英雄溘然長逝。

戚賢治鬼

在我國明朝時期,浙江省歸安縣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不怕鬼的故事:一天,剛剛上任幾天的歸安縣知縣戚賢出外察巡。走在路上,他突然看見前麵不遠處一座大廟前,人山人海。人們手舉香燭,抬著各種各樣的祭物,排著長長的隊,從廟門出出進進。

“這是做什麼?”戚賢望著廟前的人,向跟隨他的人問道。

“這座廟叫‘蕭總管廟’這是人們在拜神。據說這裏的神道挺靈驗的,有求必應。”他的隨從很認真地說道。

戚賢從來不信有什麼神鬼,他認為:那些祭神鬼的活動,都是些騙人的鬼把戲。可這回,他望了望廟前一堆堆的人,對隨從說:“我們也去祭禱一下。”說完,他徑直向廟前走去。

“唉,已經折騰三天了!百姓們天天到這求雨。可你看,這老天還一點雨也不給,再這樣下去,今年的莊稼可就沒指望了。”戚賢剛來到廟前,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歎著氣對他說。

“啊,官家,你說這神靈錢也收了,物也領了,可怎麼老天就是不變一下臉呢?”一個男人也湊上來對他講。

戚賢聽著,突然他變了臉,當著眾人的麵,指著神像責罵道:“你這可惡的家夥,你既是神道,受人供養,理應為大家消災,天旱得這樣,大家求了你三天,你一滴雨也不下來,要你這膿包神道有什麼用處!”罵完,他喝令隨從和幾個差人把神像搬倒,再在它脖子上套塊大石頭,沉到城外的大河裏去。

這一來,眾人們驚慌了。有人說:這下神靈是不會降雨了;也有人說:恐怕大難要降臨了;也有人表麵不說什麼,可心裏罵戚賢做事太魯莽,神靈是不好惹的。

可說來也怪,戚賢搬倒神像以後,歸安縣不但沒降臨什麼災難,反而接連下了兩場大雨,旱情緩解了許多。自那以後有人開始懷疑“蕭總管廟”神道的靈驗了。

又一天,戚賢帶人乘船下鄉,船劃到沉落神像的地方,猛地一聲水響,然後隻見一個人形模樣的東西竄到了戚賢他們乘的船上。人們定睛一看:啊,是“蕭總管廟”裏的神像。

這下小船上的人們慌了手腳,一個隨從嚇得渾身直打哆嗦,船夫也嚇得丟掉船槳跳到了水裏。船上的人亂成一團,大叫著“鬼來報複了!”

戚賢看著這船上慌亂的人們,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罷,他一把向神像抓去,對少有幾個不慌的人說:“我看還是燒了這東西幹脆。”說著,他讓人迅速把神像抬上岸,架起木柴,點起大火。不一會兒,神像被燒成了一堆白灰。

戚知縣邊指揮人們在河岸邊燒像,邊暗中悄悄派了兩個強壯膽大的公人,並讓他們帶上刑具,藏在河邊土地廟裏。戚賢囑咐他們:“若見有人從水裏上岸,立即將他拘捕到縣衙來。”

說也真巧,戚知縣領著人在河岸邊剛剛燒完神像,差人便來報告,土地廟那邊抓了兩個家夥。戚賢眼睛一亮,叫道:“押到這裏來!”

不一會兒,兩個水淋淋的漢子被押到岸邊。原來,戚賢剛剛在土地廟布置好人,便有兩個人從水麵露出頭來。他們鬼頭鬼腦地窺視了一陣,才像落湯雞一樣爬上岸來,剛要脫衣擰水,便被兩條鎖鏈套住了脖子,帶到了知縣麵前。

戚賢就地開堂審訊,那兩個家夥,一個緊閉雙唇,低著頭就是不開口;另一個嚇得縮成了一團堆在地上,戰戰兢兢地招認了全部罪狀。原來,他們是受那些借祭鬼神騙錢的人指使的。戚賢搬倒了神像,堵住了這些騙錢人的生財之道,於是他們便想了個邪法,派兩個水性好的人,把神像撈上來,趁戚賢從這過時,伺機把神像扔到戚賢船上,企圖以此恐嚇戚賢,製造混亂。誰想,有膽識的戚賢不但沒有畏懼,而且還當眾戳穿了壞人的陰謀。

從那以後,歸安縣開始流傳戚賢不怕鬼的故事,有人把戚知縣稱為敢同鬼神鬥的勇士。

抗擊沙俄

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次率軍英勇抗擊沙俄侵略者的滿族將軍,名叫薩布素,以其赫赫戰功贏得了人民的尊敬,成為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愛國民族英雄。

薩布素是滿洲鑲黃旗人,隨先人到吉林落戶。公元1677年,康熙皇帝派內大臣率人到長白山瞻禮,來到吉林後,駐守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的將軍巴海命令薩布素帶領二百多名士兵給他們做向導。薩布素事先作了充分準備,帶子三個月的糧食給養,跋山涉水,領著瞻禮隊伍順利到達長白山,完成了瞻禮的活動,圓滿地回來了。由於薩布素在完成這次重要使命中表現出非凡的勇氣與才能,第二年被任命為寧古塔副都統。

當時,沙俄侵略者一直想侵入富饒的中國,掠奪土地和財富。他們幾次派遣遠征軍,竄入我國黑龍江境內,肆無忌憚地燒殺搶掠。這些毫無人性的野蠻獸兵,居然吃中國人。僅1643年冬天,他們就在黑龍江吃了五十個中國人。這種禽獸不如的暴行,激起了我北方邊境人民的強烈憤怒,自發起來進行保家衛國的鬥爭,曾給這些獸兵以有力的打擊。但是,沙俄侵略者依仗自己的武力,仍然賊心不死,居然侵入黑龍江,強占了雅克薩城(在今漠河東、呼瑪西北的黑龍江北岸),並在那裏建設軍事基地,從這裏出兵繼續侵占掠奪我國黑龍江流域的廣袤土地。

鑒於沙俄侵略者的氣焰越來越囂張,清朝政府多次照會沙俄政府,要他們趕快懸崖勒馬,停止侵略行為。但沙俄方麵對此置若罔聞,繼續蠶食我領土、擄掠我資財。當地人民義憤填膺,紛紛要求清朝政府派兵把侵略者趕回老家去。

麵對這種嚴峻局麵,清朝政府決定派兵打擊沙俄侵略者。於是,薩布素被委以重任,率兵反擊侵略者。薩布素親臨雅克薩附近勘察該城形勢,疏通了從烏蘇裏到黑龍江以及通往寧古塔的水陸交通線路,選定有利地形,在呼瑪等地修築木城,屯兵一千五百多,建造大炮戰船,嚴守邊防。後來,薩布素晉升為黑龍江將軍,他進一步在駐防地區囤墾耕種,補充戰備物資,隨時準備打擊進犯之敵,表現了高度的愛國獻身精神。不久,一支沙俄侵略軍從雅克薩開出,企圖竄犯我黑龍江下遊地帶。薩布素馬上帶兵迎敵,通過激烈戰鬥,全俘侵略軍,取得了重大勝利。

為了進一步打擊敵人,1685年薩布素統率幾路兵馬合力攻打雅克薩城。當地人民聞訊,主動支援攻城部隊,達斡爾族有五百多人參加作戰。6月份,大隊人馬開到雅克薩城下,薩布素命令城內沙俄軍隊趕快撤出雅克薩,可守城的沙俄將領托爾布津拒不從命。於是,薩布素率領清軍先消滅了前來增援雅克薩的敵兵,然後集中炮火向該城猛烈轟擊,使守城俄軍傷亡嚴重,最後連招架之功都沒有了。在走投無路之際,托爾布津派使者向清軍求和。清軍同意他們投降,放他們退回尼布楚,並把雅克薩城炸毀轟平,勝利返回駐地。

清軍走後不久,沙俄侵略者卷土重來,又占領了雅克薩,那個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也重返這裏,指揮俄軍又一次築起土城,繼續與我國為敵。

薩布素得知這一消息,決定再次發兵攻打雅克薩。他根據雅克薩靠江的地形特點,派兵在不靠江的三麵挖掘戰壕,築起堡壘長圍。又修造兵船開往雅克薩江麵,形成四麵包圍之態勢。然後從四麵猛烈攻城,把守城的七百多俄國侵略軍打死了六百多人,俄軍頭目托爾布津也在這次戰鬥中喪了命。沙俄政府見侵略中國的企圖無法得逞,隻好接受清朝政府提出的通過談判解決中俄邊界問題的建議,派出使者到中國要求談判議定邊界,並請求清軍不再圍攻雅克薩城。清朝政府同意進行談判,並下令解了雅克薩之圍,讓那一百多人沒死的沙俄兵活著撤了回去。

當時,在中國西部的蒙古族部落準噶爾的首領噶爾丹,一再勾結沙俄發動叛亂,成為一大禍患。薩布素為了安邊衛國,提出一係列防禦叛亂的措施,得到清朝政府同意。1696年,康熙皇帝親自出征,要徹底平定噶爾丹的叛亂,解除邊界威脅。他命令薩布素統率一部分兵力從東路出發,配合他的主力部隊打擊噶爾丹叛兵。在幾路人馬合力圍殲下,噶爾丹的叛亂終於被基本平息,使西北邊境重新安寧了。

薩布素不僅長於武功,而且重視教育。他首先倡導在黑爾根(今黑龍江嫩江)建立學校,招收各民族兒童入學,培養有知識的人才。他頑強抵抗侵略者的愛國業績,一直受到廣大軍民的讚揚。

忠心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