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楚墜之韻(1 / 2)

楚墜之韻……

天意弄人,又怎怪得亂世無情?

東楚定禎元年三月,芳菲怨舞,繁華哀冉,涓涓浮絲,煙雨迷朦,洛水之畔恰有一孤舟停泊著;近處細看,徒見舟頭有一老人,須發飄冉,披蓑戴笠,佇立於此,望著那三千洛水,深邃的目光,似乎洞穿了什麼,時而仰天長歎——“這亂世來了,該幾時才能休得?”

倏而間,突然遠處傳來大隊人馬到來的聲響,鑼鼓喧天的氣勢,好似硬要弄得個兒地動山搖不可,那動靜,使人聽至都覺得驚疑恐懼;過了會兒,才見遠方數十丈處,若隱若現的,忽有一隊人馬漸漸出現在視線當中,最前頭的有三十六騎,馬上之人,無不是衣著華麗,且腰邊各尚配有把寶劍,他們個個表情嚴肅,不苟言笑,其後的是沿途數百名的女子與侍從,拿著世物,低著頭兒,就這樣的在這洛水畔的山道上走了半個多時辰——當看見八個高舉儀仗簾子的侍從走過後,一輛橫豎寬達九尺且車身四角雕有金龍的馬車方才映入眼簾;車後又有四百餘個侍從個侍從隨後走著,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其中有一個身著麒麟錦袍之人昂首挺胸,趾高氣昂得闊步於前,再往後的,就又是七十二騎與連綿直至眺望而去看不到頭兒的兵士……再望望山邊岔道口有兩農夫暗暗竊語:“咳,這年頭,各地都在鬧旱災,民生日苦,皇帝還要搞出巡,真是沒法兒活了……”這才明了,原來,這是溟帝高肇從帝都洛陽南下出巡——這是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第七次出巡了,同從前一樣,還是沿途窮奢極欲,徭役賦稅,無疑的,更是像給這個早已經是千瘡百孔的王朝在傷口上再添了把鹽……

言罷,刹那間,那老人家突然兩足淩空,一躍而起,以萬鈞之勢從空中飛去——落到了著馬車前,此時,沿途的侍從才發現出現了這樣的一名刺客,驚詫之餘,一群人無不異口同聲連喊“有刺客!”,這麼一叫,驚起了馬車後的那七十二名侍衛,他們在轉瞬間,騰空而起,落到馬車近處,現出一陣刀光——向那所謂的刺客揮去……老人泰然自若地站著,卻在刀至的一刹那猶似道光兒般得失去了蹤影……在眾人備感驚疑之餘,那身著麒麟錦袍之人方才匆匆走至車旁問道:“陛下,奴才惟恐陛下安危,不知您可否安好?內臣黃嵩救駕來遲,請陛下恕罪!”話完,卻是聽不到車中有任何聲響,也無任何回應“陛下?陛下?”那人深感疑慮,伸出手掀開了金紋緞子織的車帳——隻見,溟帝高肇正坐於麵前,早已蒼白的兩鬢邊,沾著汗水兒,想必是冷汗,但他的神情卻並非為受驚狀,而是,用那不解的雙哞,仔細斟酌著手中的一塊玉墜——此玉墜,長寬皆為二寸三分,質為藍田,色呈皎白,懸以紫金繩,正中央鑿有一洞,其內有一月藍明珠,雖然不足三分,卻依稀間滲透出寒光與靈氣……

自從行刺事件發生後,高肇開始變得似乎心事重重,食不知甘味,整日手中握著這塊墜,餘餘興歎……

一日,帝行至滎陽城,入住在開元宮內,內臣黃嵩隨侍左右。午時,高肇漫步來到開元宮的禦花園,這地方,隨不比東楚的正宮——華陽宮景苒苑(東楚華陽宮的禦花園)豪華氣派,但是卻也典雅清幽,山間的花鳥,池中的錦鯉,卻也始終不能夠讓高肇放寬心。

“陛下,請恕奴婢妄言,不知您為何悶悶不樂,就連您最愛進用的嶺南掛綠和長白山熊掌都吃了?”黃嵩問道。

“你這奴才,是夠大膽的!連朕的心事你都想了如指掌嗎?楚帝嗬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