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發現千年女屍(3 / 3)

飛機全部落地後,肖慶友看到,頭駕駛座前方的不明飛行物。頂上的飛碟已經變了樣,它越飛越高,越來越淡,大約30分鍾後,像一團朦朧的雲在夜空裏消失了……參加訓練的飛行員和塔台人員都是目擊者。5天後,《解放軍報》發了一則消息:6月13日,我國北方許多地區看到了不明飛行物……

1987年8月27日晚8時,在我國的浙江和上海沿海上空發現一不明飛行物,該物體開始出現時呈螺旋形光束,順時針方向旋轉,尾部散發著光點,很快變成臉盆大小的橢圓形的光盤,發出黃、藍二色光,由北向東南高速飛行。據報導,在該光盤飛經浙江嵊泗島上空時,島上發電廠突然停電,一些人帶的機械手表也暫停了,海軍航空兵一架巡邏機曾加以追蹤。據駐滬海航某部飛行員毛學忠敘述:“當夜19時30分,我正駕機在空中巡邏,當飛臨長江上空時,突然發現右前方嘉定上空有一個亮得刺眼的飛行物體,我立即加大油門,以900公裏時速與它成110.夾角,緊緊追趕。此時時鍾指在19時57分,我邊追邊觀察,發現‘目標’在下降,亮點顏色為桔黃色,後麵拖著一條螺旋形尾巴。2分鍾後,它又變下降為上升,速度比下降要快得多。又過了45秒,仍未能追上它,隻好放棄追蹤,請求著陸。”事後,海航向中國UFO研究會提供了上述情況。

1992年4月11日晚,駐青島海軍航空兵某飛行團開展夜航訓練,三架教練機、五名飛行員分別在高空不同方位遭遇同一不明飛行物。中校飛行員陸玉宏與少校飛行員張匡力所駕殲擊教練機於17時02分,以航向320°、高度5500米、航速600公裏/小時飛往朝連島上空時,突然發現從飛機後麵飛來一不明飛行物,陸玉宏立即向地麵報告了這一情況,為了避免碰撞,立即向左轉彎,下降高度。據坐在前艙看得真切的張匡力目測,該飛行物有洗臉盆大小,呈橢圓形,四周噴射著紅藍色光焰,尾部有扇形尾光。與飛機同向飛行約6秒鍾後,消失在左前方。另一對飛行員中校袁隋忠、少校吳海波,駕同一殲擊教練機正以航向160°、航速800公裏/小時飛行在青島市南4700米高空。從耳機聽到陸玉宏向地麵的報告,回頭一看,那家夥正從左後方轉過來,轉彎動作非常漂亮、靈活,是任何飛機都無法做到的。隻見它像玩兒一樣,輕輕一拐,就拐到了我機後側2000米處。估計高度約在5000米左右、速度約為900~1000公裏/小時,形體扁平,飛行規跡十分平穩,無聲無息,像個幽靈。伴機飛行6~7秒後,在正前方消失。另一名少校飛行員王亞弟單人駕機以600公裏時速、4000米高度在山東即墨上空由南向北飛,距離較遠。聽到陸玉宏報告後,引起注意,也看到了這一不明飛行物正向山東平度方向飛去。形狀、顏色、飛行特征與大家所見一樣。事後記者又采訪了機場地麵人員,據稱雷達掃瞄無反應,肉眼看到的情況與飛行員所述相似。

1996年3月2日晚22時10分,空軍駐雲南某部飛行大隊正在進行夜間飛行訓練。當二大隊長董智強帶飛行員周利民駕機飛至曲靖市東南7000米高空時,發現正前方20公裏處(方位東經104°、北緯25°)有一個1.5米高、0.8米寬的桔黃色不明飛行物在不停地盤旋轉圈。董智強立即用無線電向地麵指揮員作了報告,另一架由中隊長張侍忠帶新飛行員顧榮光的飛機也看到了這一情況。3月5日晚22時10分,飛行幹事費國顯、楊騫駕機飛臨6000米上空時,在同一區域的左前方25公裏處,再次見到了不明飛行物。與前次所見不同的是它如排球大,圓形,且不斷變換著顏色,先黃、後紅、再白,每變一次色,間歇約5分鍾,最後呈五顏六色狀,8分鍾後,消失在茫茫夜空中。

1996年7月23日20時17分,駐河南南陽空軍在進行正常飛行訓練時,突然發現在東北方向上空出現一霧狀火球,中間有較強光點,向東南方向緩慢移動。特級飛行員弋春昌、孟慶海目視該物直徑約45~60厘米,飛行高度6000~7000米,當時空中除該部訓練飛行外,並無其他飛行活動,至20時20分,該火球改向西北方向移動,至20時25分消失不見。

1998年10月19日晚11時30分,對於多數人來講很平常,可對於空軍駐河北滄州某飛行試驗訓練中心的飛行副團長劉明、飛行大隊長胡紹恒來說,可能會終生難忘。他們親眼目睹了UFO,並駕機追趕至12000米高空。

這天,白天飛過5個起落、晚上又參加夜航指揮的李司令員顯得有些困倦,他收起文件夾正準備下樓休息。突然,“嗚、嗚、嗚”,一號雷達報警!接著,又有三部雷達報警,空中有一個飛行實體在移動,目標就在機場上空,並迅速向東北方向移動。與此同時,正在機場工作的地麵勤務人員發現上空有一個亮點,開始像星星,後來變成了並排的兩顆“星”,一紅一白,兩顆“星”還在不停地旋轉,漸漸地又並成一顆。“星星”大了,像一個“短腳蘑菇”,下麵似乎有很多盞燈,其中一盞較大,不停向地麵照射。這是什麼?李司令員立即警覺起來。他當即下令查明情況,並向上級彙報,然後請戰出擊。很快,航管部門證實,此時沒有民航機通過這個機場上空,兄弟單位的夜航訓練也已在半小時前結束。“很可能是外來飛行器!”李司令員憑著軍人特有的敏感和警惕決定:部隊立即進入一級戰備。夜11時30分,標圖員報告,飛行物已移至青縣上空並懸停在那裏,高度1500米。劉副團長和胡大隊長同駕“殲教6”機緊急升空,飛空軍飛行員拍攝的不明飛行物圖片。到青縣上空,很快發現了那個不明飛行物,它就像科幻片描述的那樣,圓圓的,頂呈弧形,底平,下麵有一排排的燈。光柱向下照,邊上有一盞紅燈,整體形如草帽。

“靠近它!”李司令員命令道。劉、胡二人推動油門,離“草帽”將近4000米時,目標突然上竄。二人立即拉杆躍升。當飛機上升到3000米,發現目標已飛到飛機的正上方。顯然,飛行物上升的速度比飛機更快。硬拚不如智取。兩名飛行員便調轉機頭,下降高度,佯裝離目標而去。那怪物果然駕駛座前麵的不明飛行物。尾隨而來。飛機突然加力拉起,一個筋鬥倒扣,想以此來搶占製高點。但當飛機改平飛時,卻發現目標像幽靈一樣,早又上升到高於飛機2000米的位置。劉副團長打開扳機保險,套住瞄準光環,向地麵請示:“司令員,幹掉它吧!”李司令員沉著地指揮道:“不要著急,先看清楚是什麼。”於是他們一直追趕,可就是追不上那個飛行物,當飛機升至12000米時,目標已上升到20000米高空。這時飛機的油量表指示告警,李司令員果斷命令飛機返航,地麵雷達繼續跟蹤監視。當另兩架新型戰機再準備出擊時,不明飛行物不見了。當時地麵目擊者除地勤人員外,尚有當地群眾140餘人。

2001年3月22日下午17時55分,駐重慶空軍某部正在開飯時,接到雷達團通報:在大足機場以北30公裏上空,發現三批分別向北和向東移動的不明飛行物。該部立即於18時02分果斷下令:部隊進入一級戰備狀態。來不及開飯的官兵們當即放下碗筷,迅速進入臨戰狀態。指揮部向成都軍區空軍報告了情況。軍區空軍首長接到報告下達命令:令雷達團繼續監視,判明情況;令該部立即派人與地方聯係,共同偵察;指令副部隊長王安石親自到該部指揮警戒係統,組織指揮。該部按命令迅速與重慶公安部門進行了聯係,共同偵察不明飛行物;並提醒民航部門注意航班安全。

成群的不明飛行物。18時20分,在大足機場30°方位、距離65公裏處,第一批不明飛行物自動消失;18時47分,向東移動的第二批不明飛行物,在大足機場10°方位、距離65公裏、高度3000米處消失;20時00分,經過兩個多小時、行程130多公裏、且高度忽高忽低的第三批不明飛行物在南充上空1800米高度處消失。

著陸或低飛的飛碟,除非負有接觸或綁架使命者外,一般都不願接近地球人,不知是因為悄然入侵羞於見人,還是賊膽心虛怕遭捉拿,凡是有目擊者主動接近,飛碟不但不表示歡迎,還會弄點小苦頭給你嚐嚐。由於接近飛碟而被光束擊倒或致癱(定住身體)的案例在西方已屢見不鮮,中國居然也發生了。以下是兩起低飛飛碟擊傷跟蹤戰士和地麵部隊圍捕著陸飛碟的特殊案例:

1972年10月26日傍晚,駐在湖北十堰市從事某工程建設的某部安裝一團三營戰士王殿明,下班後由工地騎自行車回宿營地。途中,他猛見前方相距60米處有一“白色物體”從地麵徐徐升起,離地約5米高後貼地飛行。該物呈上圓下扁的半圓形,周邊有一道菱形的綠色光環,並閃爍著無數彩色光點,在漆黑的夜色襯托下煞是好看。王殿明在好奇心驅使下,加速蹬車,想追上去看個究竟。等他靠近時,看清該物竟有房子那麼大,可是“白色物體”對他的友好追蹤卻不表示歡迎,先後兩次向他射來刺眼的白色“氣流”,將他擊下車來,然後加速飛離,瞬息即逝。王殿明受擊摔倒後,感覺臉發燙、兩腿發軟、體溫驟升,勉強回到住地,覺得眼不聽使喚,口渴飲水時,水竟從嘴角漏出,拿鏡子一照,發現嘴歪了,眼也斜了,高熱整夜不退。當地醫院因不明病因,難以對症施治。後經組織批準,轉送北京診治。

1978年6月的一天清晨,一支全副武裝的解放軍部隊驅車拖炮,正向克拉瑪依油田地區的一個戈壁草灘全速前進。他們是接到油田總部“發現一銀白色不明飛行物在油田區著陸”的報告而奉命前來武裝圍捕的。據油田總部反映:在戈壁草灘上發現的一個銀白色、發亮的圓盤形物體,它既無螺旋槳,也無向下噴氣的發動機,卻十分靈活,忽而升起,忽而著陸,既無聲響,也無煙塵,行動怪異,動機可疑。當部隊接近目的地時,還看到該銀白色圓盤形飛行器赫然停泊在草灘上,可是當部隊做好戰鬥準備,向“目標”展開隊形包抄合圍時,“目標”卻驟然騰空飛升,猶似離弦之箭直射藍天,瞬息登臨萬米高空,向遙遠的天際飛馳而去,轉眼便失去蹤影。眼看著“目標”消失,圍捕不成,部隊隻得回營複命。

以上僅是已公布的案例,未公布的案例還有很多。據軍方聲稱:僅在96、97兩年,發生在我國西北、華北地區上空的不明飛行物目擊記錄就不下百餘起。我空軍和地麵防空部隊都對之進行了嚴密的監控,設防在各地的雷達站一經發現,立即鎖定目標,跟蹤監測,將活動軌跡記錄存案,並及時報告了最高軍事當局。為防不測,也曾多次出動殲擊機、高空偵察機緊急起飛,進行追蹤觀察。但都因追趕不上、靠近不了,無功而返。

北京上空驚現不明發光“雲團”

2005年3月12日晚8時許,北京某報在半小時內陸續接到數名讀者來電,均稱在房山區上空發現一塊類似於棉絮的不明發光“雲團”,“雲團”一直在天空南方盤旋,大約持續有一小時左右。

家住韓村河五侯村的林先生較早地發現了這一可疑“飛行物”。它酷似一塊小雲彩,微微發亮,但不及月亮的光芒。“小雲彩”沿著一條直徑約十米的橢圓形軌道旋轉,時而順時針,時而逆時針,往複盤旋了許久。

當時在房山南尚樂鎮後石門村的王先生也看到了這一場景。他稱,雖然這一飛行物看上去模模糊糊,發出微黃色的光,但卻找不到明顯的點光源。而家住房山琉璃河的謝先生稱,不明飛行物像一塊大棉絮,形狀不規則,大約在晚9時05分消失在東南天空。

這一不明發光“雲團”到底為何物?難道是“天外來客”再度光臨地球?我們不得而知。

“雲團”樣的不明飛行物出現在北京上空。認識另一個世界

貴陽北郊出現“空中怪車”

1994年12月1日淩晨3時許,貴陽市北郊18公裏處的都溪林場附近的職工居民,被猶如從天而至的火車開動時轟隆隆的響聲驚醒。他們發現有發出紅色和綠色強光的不明物體呼嘯而過。據當時值夜班的保衛人員說,他看到低空中有兩個移動著的火球。

幾分鍾過後,都溪林場馬家塘林區方圓400多畝的鬆樹林被成片成片地攔腰截斷,在一條斷續長約3公裏、寬150~300米的帶狀四片區域裏隻留下1.5~4米高的樹樁,並且折斷的樹幹與樹冠大多都向西傾倒。有的斷樹之間又有多棵安然無恙,個別幾棵被連根拔起,還有周圍的一些小樹有被擦傷的痕跡。這些被折斷的樹木直徑大多為20~30厘米,高度都在20米左右。

和都溪林場相距5公裏的都拉營貴州鐵道部車輛廠也同時遭到嚴重破壞,車輛廠區棚頂的玻璃鋼瓦被吸走,廠區磚砌圍牆被推倒,地磅房的鋼管柱被切斷或壓彎。重50噸重的火車車廂位移了20餘米遠,其地勢並不是下坡,而是略微有些上坡趨勢。除了在車輛廠夜間執行巡邏任務的廠區保衛人員,被風卷起數米並在空中移動20多米落下但並無任何損傷外,沒有任何的人“空中怪車”事件現場一。畜傷亡。高壓輸電線、電話電纜線等均完好無恙。

都溪林場事件引起科學界的高度重視,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專程赴現場考察。中國UFO研究會也組成了專家考察組親赴考察,詳細觀察了林木折斷的方位及斷茬情況,並利用了現代化的先進儀器如衛星定位儀測定了被毀的具體位置及麵積。對於貴州車輛廠被破壞的重點地方及對象進行了時頻、弱刺及γ射線的測試,對都溪林場實地進行了監測分析。

專家們首先排除了人為的假設,因“空中怪車”事件現場二。為幾分鍾的時間內人為是不能將大麵積的鬆木截斷和對廠房進行嚴重的破壞,同時將火車移位的。種種推測都為尋求一個合理的科學依據,但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當時有一部分人認為是龍卷風造成的。但北京UFO研究會理事長孫式力解釋說,龍卷風是冷暖空氣交彙,溫差急劇變化而形成的氣柱,中間呈負壓,吸力特強。如果是龍卷風,由於吸力強將會有70%的樹木(常規來講)會被連根拔起,但並未有這種現象出現,所以龍卷風的推測也是沒有根據的。

“用UFO的現象來研究都溪林場事件有一定的科學意義,因為UFO現象並不是隻作為孤立的現象而單獨存在的。”孫式立教授說。

都溪林場事件發生前後均有不明飛行物現身,是巧合還是存在必然的聯係,整個事件撲朔迷離。

在都溪林場事件發生前後曾有旁證證明見到過不明飛行物的出現。

1995年的2月9日,貴陽機場的中心雷達上發現有不明物體的移動,隨後在從廣州飛往貴陽的中原航空公司波音737第2946航班萬米高空飛行途中,有一不明飛行物追隨,它形狀由梭形變成圓形,顏色由黃色變為紅色,它距飛機大約有1公裏左右,最後在貴陽東北70公裏處消失。

據當時的氣象分析,這並不屬於天氣現象。經證明當時這架飛機周圍有其他的飛機,而且也不屬於軍用。與此同時,海外傳來信息,意大利也發現不明飛行物體。這些事件的發生和都溪林場發生的事件是否有聯係?還有待於今後的研究。

UFO在新疆追趕汽車?

2005年9月9日19時許,一輛汽車行駛在從克拉瑪依油田至布爾津的途中,當時正是夕陽西下,車上夫婦一麵開車一麵用DV拍著美麗的夕陽。

當車子到了布爾津,他們吃完飯便聚集在一起看片子。這時,大家意外發現有UFO闖進了鏡頭!在場所有人一陣驚呼跳躍。雖然UFO出現的時間隻有一兩分鍾,但是,大家對那個出現的發光體看得清清楚楚,特別是那如閃電般消失的一瞬間,更讓人驚詫不已。

圖為在攝像過程中變為螺旋型的不明飛行物。後來,通過光盤,科學家來回看了幾遍這對夫婦拍攝鏡頭。從鏡頭裏看到,美麗的晚霞,透過雲層的霞光,都顯得十分壯觀。突然,那個不明飛行物出現了,在屏幕上隻有豆粒那麼大,卻特別明亮,十分顯眼,看上去是一直在追著汽車跑。因為車子在抖動,就好像它也在上下抖動,忽隱忽現,一會大一會小。到後來,它好像突然飛得速度很快,遇到一股強光,緊接著就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針對這一不明飛行物,這對夫婦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飛碟光臨地球了嗎?為此,有人專門請教了雲南UFO研究會的段立新老師。段老師這樣解釋:從這短短的錄像看,這是一段十分珍貴的資料,一個因為它是在白天拍到的,很好辨別不明飛行物的顏色;還有就是它拍到了參照物,這些參照物有遠山、有雲層。隻是因為UFO離我們太遠,所以在畫麵上顯得很小,要進一步研究它要切開畫麵,一個個放大後才能看清,現在確定它是UFO無疑。

錄像的最後一刻最為精彩,飛行中的UFO在突然遇到一股強烈的光波照射後,突然之間像閃電一樣爆炸消失了。夫婦倆認為UFO爆炸了。段老師反複看了幾遍錄像後解釋道,這不是爆炸,而是突然消失,但給人的直覺像是爆炸。錄像顯示不明飛行物的光亮特別耀眼,速度也是很快,所以,對於它的突然消失,我們不能用人的正常思維來判斷它。因為它離我們很遠,肉眼的判斷,會出現誤差。段立新說,很遺憾的是他們夫婦沒有拍到後麵的鏡頭,也許,這隻是突然的變異,後麵說不定它又會出現,而且會變成另一種形狀的圖案。

至於UFO為什麼要追著汽車跑?是出於好奇還是有別的原因?恐怕隻有它自己知道了。

青海白公山有外星人遺址?

白公山坐落在青海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裏處,它四周被荒漠和沼澤包圍,戈壁隨處可見。在白公山西南麵,有兩個高原湖泊,猶如璀璨的明珠鑲嵌其上,一個叫托素湖,一個叫可魯克湖。“外星人遺址”和眾說繪紜的神秘鐵質管狀物就在這白公山中。已經風化的鐵質管狀物散落在山體的表麵上,沙石的岩層上有一串神秘莫測的符號和未解的字母,黝黑的岩洞仿佛一個巨大的問號。

這裏,真的就是外星人造訪地球時留下的遺跡嗎?有“外星人遺址”的白公山。

記載柴達木盆地目前發現的人類活動的文物資料表明,這一地區的人類最早活動時限可追溯到上萬年以前。所見的出土文物,遠者為獸骨、石器、陶器或皮革,近者為青銅器、刀箭、衣物等等,雖然也有毛紡織品,但都工藝簡單,製作粗糙。在此之前從未有過鐵管之類的現代工業品。加之柴達木盆地自然條件惡劣,人煙稀少,當地人從未找到有關此地工業的片言隻語的記載。解放以後,國家曾經幾次大規模開發過柴達木,但根本未在白公山的周圍施T過。

據當地人回憶,除了白公山北草灘偶有流動牧民外,這一帶沒有任何居民定居過,所以可以肯定這裏不可能是古人或現代人的遺址。

一些專家學者認為這是外星人的遺址。他們的依據是柴達木盆地地勢高,空氣稀薄,透明度極好,是觀測天體宇宙理想的地方,外星人如光臨地球,白公山應該是星際交往的首選地點之一。

白公山山腳下的岩洞。令人吃驚的是一根直徑為40厘米的大鐵管從山頂斜插到洞內,由於多年的鏽蝕,現在隻能看見半邊管壁。白公山山腳下依次分布著三個岩洞,中間的岩洞最大,而其餘的兩個已經被坍塌的碎石掩埋。中間的洞離地麵約有2米,洞深約6米,最高處約8米。與通常所見的岩洞不同,它有點兒像人工開鑿的洞。洞內上下左右都是純一色的沙岩,除了沙子之外,沒有任何雜質。令人吃驚的是,一根直徑為40厘米的大鐵管從山頂斜插到洞內,由於多年的鏽蝕,現在隻能看見半邊管壁。另一根相同口徑的鐵管從底壁通到地下,隻露出管口,可以量其大小,卻無法知道它的長短。洞口處十餘根鐵管穿人山體,鐵管之間的距離不等。這些鐵管直徑在10~40厘米之間。管壁與岩石完全吻合,不像是先鑿好洞後放進管子,而好像是直接把鐵管插入堅硬的岩石中。

洞口對麵約80米處就是波光粼粼的托素湖,就在離洞口40多米的湖灘上,又有許多的鐵管。這些鐵管順東西延伸,從殘留的鐵管形狀上看,有直管、曲管、交叉管、紡錘形管等,形狀奇特,種類繁多。托素湖裏,也有一些鐵管,有的露出水麵,有的隱藏在湖水裏,形狀、粗細同湖灘上的鐵管相類似。

這裏的鐵管樣品曾被送到錫鐵山冶煉廠化驗室進行化驗。化驗結果證實這些鐵管的時間已經很久遠,而且樣品中有無法化驗的元素。這更增加了鐵管的神秘程度。

白公山存在“外星人遺址”的消息被媒體披露後,引起了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的關注,經探訪,人們猜測:

1.是不是史前期留下的遺物?也就是說在我們這屆人類之前,還有一次人類史,他們的工業、文化水平遠高於現在,這屆人類被冰川滅絕了,但其遺物猶存。這個說法顯然不存在,因為這一帶未見到任何冰川活動的跡象。

2.鐵管是化石嗎?如蘆葦等類的莖管植物化石,在高壓下形成了鐵管。但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任何動植物化石,隻能保持其原樣,而不可能形成有規律、有排列方向的鐵管。而且這一帶的沙石沒有成化石的條件。

3.特殊地質現象說。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鄭劍東曾赴此處實地考察,認為所謂“外星人遺址”應該是一種特殊的地質現象。據鄭教授介紹,這些奇特的管狀物分布在距今五六百萬年前的第三紀砂岩層中,都呈現出鐵鏽般的深褐色,成分以氧化鐵為主。談到管狀物成因,鄭教授表示有多種可能。一種是植物埋葬形成的化石;另外管狀物也可能是砂岩層快速沉積形成,這在沉積岩石學上是很常見的現象。鄭教授還說:“從科學探秘的角度講,這些管狀物的確存在許多謎團,比如尺寸之大國內罕見,但如能深入研究,我相信‘外星人遺址’的真正成因不久會大白於天下。”

4.外星人的選擇。有關專家認為,以外星人的眼光看,柴達木盆地是星際交往的最好之地,首先,托素湖和可魯克湖非常醒目;其次,白公山也很容易辨識。可見這裏是外星人進入地球後,來去起落的最理想地點。

5.海底沉船說。億萬年前,柴達木盆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歐亞版塊的漂移、喜馬拉雅山脈的隆起,造就了群山環繞的高原盆地。於是,就有了一個更具想像力的說法——一艘類似“諾亞方舟”的巨船擱淺於此。滄海桑田,鬥轉星移,這艘巨船被風沙掩埋,形成了現在的狀況,而那些形形色色的鐵管則是巨船上的構件。

各種猜測和說法縈繞不去,但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即對以上的種種說法,需要有更強有力的證據和更加縝密的科學分析來證實。

重慶“天坑”:外星人的工作基地

與長江三峽毗鄰的重慶奉節縣有一個神秘莫測、堪稱世界之最的特大型天坑,因它位於該縣境內小寨村,故被人們稱為“小寨天坑”。

所謂“天坑”,從地質學角度解釋,即“漏鬥形下陷地貌”;又一說是數億年前隕星撞擊形成。天坑邊沿由峭壁懸崖圍成,呈桃形,短徑520米,長徑622米。坑內四麵山峰向下延伸,鐵壁般合圍成漏狀,直至坑底。站在天坑邊沿向下俯視,目光一落千丈,令人魂飛魄散;站在坑底向上仰望,仿佛就在十八層冥冥洞府之中,肅殺陰森,令人毛骨悚然,廣闊的天空隻留下一個小小的亮點。坑底一條陰河從西南方流向東北方,露出段為110米,寬約4米,河水黑綠,但清澈見底。

1997年4月,一支由英國考古學家威廉·霍德博士、天文學家敦切利薩博士、地質學家威爾金斯博士聯手組成的科學考察隊抵達奉節小寨天坑。他們決定在以往基礎之上力爭得到新的資料、數據,通過對天坑成因等進行詳細研究,以揭開其神秘的麵紗。俯瞰“小寨天坑”。

4月17日上午,天氣晴好,考察隊沿西過一條羊腸險徑下到天坑底部,由密密麻麻的海螺、貝殼化石凝結成的岩層呈現在他們麵前。待安裝好超導遠紅外探測攝像器,從天坑底部自下向上對數百米的峭壁做逐一圓周掃描時,考察隊發現,峭壁內約6米深處竟隱藏著7隻直徑為4米的大圓球!這些大圓球呈曲線排列,球麵上還刻著一些無法破譯的文字和符號。經“裂變徑跡法”測定,圓球距今有7500~8000萬年,主要成分是金屬鈦,而包裹圓球的岩石密度和月球表麵岩石的密度差不多,這使大家驚訝不已。

有趣的是,在天坑底部,威廉·霍德博士居然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恐龍頭骨化石。就此,威廉·霍德在他的日記裏曾這樣寫道:“4月20日,考察隊繼續對中國奉節神奇天坑著手考察。我驚喜地發掘到一個恐龍頭骨化石,這是多棘龍的頭骨化石。多棘龍和其他恐龍一樣,生活在侏羅紀,距今1.5億年至7500萬年以前,屬食肉類恐龍。令人困惑的是,這個頭骨曾被鋸成相等的兩半,之後又縫合,其切割痕跡十分整齊,手術水平與我們現代醫學不相上下,很難想像這是地球原始人所為,那麼,是誰對它實施了外科解剖呢?”

在之後的幾天裏,考察隊於天坑底部一側測出有道狹長岩縫向北延伸。延伸至何處還不知道,這也是以前未曾發現過的。他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劈開亂樹叢小心翼翼地步入其間。黑暗中許多蝙蝠被驚動,在周圍亂飛,有的幹脆直撲人體,發出吱吱怪叫。行至300米處,看見7隻三角形箱子,和圓球一樣,也排列成曲線,箱子間或熠熠發光。考察隊員們試圖接近它,但感到四肢麻木,好像有電流穿過。由於岩縫裏陰暗潮濕,空氣稀薄,眾人不敢久留,一個個退了出來。但他們分析這7隻三角形箱子當屬通訊器材之類的東西,隻可惜得不到實物,隻攝下了箱子的圖片。當圖片被送回英國天體信息研究院,鑒定報告上清楚地寫著:經分析,這7隻箱子有向宇宙發射信號的功能,圓球是接收器,接收地球外發來的信號並輸送給工作室……

據此,有人便推測天坑很可能曾是外星人的一個工作基地,之後不知何故被廢棄了。持該種觀點的人對“地陷說”不屑一顧,對“隕星撞擊說”則駁斥:倘若小寨天坑係隕石撞擊而成,為什麼在它周邊沒有發現絲毫的隕石痕跡?更沒有散落著的角礫岩塊?有文章認為,小寨天坑若非外星人所為,那麼那些大圓球、三角形箱子、被切割的恐龍頭骨,個中奧秘又做何解釋?

不過一些嚴謹的科學家目前仍然認為,小寨天坑是否係外星人工作基地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眼下所有的證據尚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何況證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也值得認真研究,除非拿出更加充分的理由和證據來。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

各個民族、各個時代都有種種關於宇宙形成的傳說。不過那都是建立在想像和幻想基礎上的。今天,雖然科學技術已經有了重大進步,但關於宇宙的成因,仍處在假說階段。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假說。

到目前為止,許多科學家傾向於“宇宙大爆炸”的假說。這一觀點由美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加莫夫和弗裏德曼提出來的。這一假說認為,大約在200億年以前,構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天體的物質都集中在一起,密度極高,溫度高達100多億度,被稱為原始火球。這個時期的天空中,沒有恒星和星係,隻是充滿了輻射。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原始火球發生了大爆炸,組成火球的物質飛散到四麵八方,高溫的物質冷卻起來,密度也開始降低。爆炸兩秒鍾之後,在100億度高溫下產生了質子和中子,在隨後的自由中子衰變的11分鍾之後,形成重元素的原子核。大約又過了10000年,產生了氫原子和氦原子。在這10000年的時間裏,散落在空間的物質便開始了局部的聯合,星雲、星係的恒星,就是由這些物質凝聚而成的。在星雲的發展中,大部分氣體變成了星體,其中一部分物質因受到星體引力的作用,變成了星際介質。

宇宙中的一隅。當我們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仰望天空,我們對這浩瀚的天空和那熠熠生輝的星星就產生了一種深深的向往。1929年,哈勃對24個星係進行了全麵的觀測和深入的研究。他發現這些星係的譜線都存在明顯的位移。根據物理學中的多普勒效應,這些星係在朝遠離我們的方向奔去,即所謂退行。而且,哈勃發現這些星係退行的速度與它們距離成正比。也就是說,離我們越遠的星係,其退行速度越大。這種觀測事實表明宇宙在膨脹著。那麼,宇宙什麼時候開始膨脹?已膨脹多久了?根據哈勃常數H=150公裏,(秒·千萬光年),這個意義是:距離我們1000年的天體,其退行的速度為每秒150公裏,從而計算出宇宙的年齡為200億年。也就是說,這個膨脹著的宇宙已存在200億年了。

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中的四大發明之一的微波背景輻射認為,星係背景普遍存在著3K微波背景輻射,這種輻射在天空中是各向同性的。這似乎是當年熱大爆炸後遺留下來的餘熱,從某種意義上這也是支持了爆炸宇宙學的觀點。但是,熱大爆炸宇宙學也有些根本性的問題沒有解決。如大爆炸前的宇宙是什麼樣?大爆炸是怎麼引起的?宇宙的膨脹未來是什麼格局?

這樣迷人的宇宙是永恒存在的嗎?第二種是“宇宙永恒”假說。這種假說認為,宇宙並不是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動蕩不定,自從開天辟地以來,宇宙中的星體、星體密度以及它們的空間運動都處在一種穩定狀態,這就是宇宙永遠假說。這種假說是由英國天文學家霍伊爾、邦迪和戈爾特等人提出來的。霍伊爾把宇宙中的物質分成以下幾大類:恒星、小行星、隕石、宇宙塵埃、星雲、射電源、脈衝星、類星體、星際介質等,認為這些物質在大尺度範圍內處於一種力和物質的平衡狀態。就是說,一些星體在某處湮滅了,在另一處一定會有新的星體產生。宇宙隻是在局部發生變化,在整體範圍內則是穩定的。

第三種是“宇宙層次”假說。這種假說是法國天文學家沃庫勒等人提出來的。他們認為宇宙的結構是分層次的,如恒星是一個層次,恒星集合組成星係是一個層次,許多星係結合在一起組成星係團是一個層次,一些星係團組成超星係團又是一個層次。

綜合起來看,以上種種假說雖然說明了模式的部分道理,但還缺乏概括性,還有繼續探討的必要,宇宙的誕生之謎對充滿了求知欲的人們來說有著無窮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