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韓劉論兵(3 / 3)

“天下剛安定,再經不起折騰。”劉邦自言自語地說:“現在一定要加強對韓信的保護,他的生死已關係到王朝的安危!”劉邦從韓信又想到了樊噲,“這家夥是不是吃錯藥了,韓信與你同爵,已是釜底遊魚,你怕他什麼?”轉念一想,朝中除了自己和蕭何,誰不敬畏韓信。自己健在,韓信還有人製,自己若不在,誰是他的對手。劉邦暗暗下了決定,韓信必須死在他之前,以絕後患。

劉邦要安撫韓信,窺視他心中想法,就請韓信進宮敘話。韓信深知劉邦畏忌自己的才能,早已步步小心。

韓信以臣下之禮拜見劉邦,劉邦請他坐下,宮女獻上清茶。

劉邦說:“多日不見,大將軍風采依然,可喜可賀。”

“都是托皇上的福,謝皇上關心。”

劉邦從韓信話中感到有一點不滿一點嘲諷,他也不計較,哈哈一笑說:“聽說大將軍學詩書學音律,戰場上無敵的統帥,竟學腐儒哪些破東西,有意思嗎?”

“小將自小失枯,沒機會學習這些,現在就補一補。其實,儒學中也有許多有用的學問;音律可以使人心胸豁達,可以延年益壽。”

“是嗎?”劉邦詭譎一笑說:“我看大將軍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吧!”劉邦巧妙地告訴韓信,別給我耍小聰明,我知道你怎麼想。

韓信自知論機心,論手腕,自己拍馬也追不上劉邦,就來個裝聾作啞,他輕輕一笑說:“昨晚我請高山大師教我彈‘十麵埋伏’學了一晚,依然得其形而失其神,撫琴太難。”

“‘十麵埋伏’是章邯的傑作,卻讓項羽衝得七零八落,殺得丟盔棄甲。我們都是戰場上從死人堆裏殺出來的,別談書啊琴啊,就談打仗,談指揮打仗的將軍。”

韓信連忙說:“皇上有雅興,小將細聽皇上的高論。”

“老夫自從斬蛇起義”皇帝自稱朕,劉邦這時還沒有學會這一套,“大小百多戰,就服項羽。”開國皇帝都有這樣的胸襟,不自矜不掩飾,“但他卻是你的手下敗將,你說說他能將多少兵馬?”

“項羽打仗,靠的是騎兵和個人的英勇,他沒有戰略頭腦,充其量隻能將兵十萬,給他再多的兵馬,也起不到作用。”

“樊噲如何?”

“樊將軍勇冠三軍,是衝鋒陷陣的好手,給他一萬兵馬,他能如臂使指,再多就指揮不動了。”

“曹參又如何?”

“曹將軍是方麵大員,五萬兵馬在他手中可以發揮到極處,超過五萬就相形見拙。”

劉邦見韓信隨口而答,似乎沒有經過思索,不禁佩服。成功沒有僥幸,凡知兵者,首先要知人,才能量才而用,組成千軍萬馬決戰沙場,取得勝利。

劉邦略一沉默,笑了笑說:“大將軍,你看我將兵幾何?”

韓信抬頭看了劉邦一眼,欲言又止,心中為難,說真話劉邦可能不高興,不說真話又怕引起劉邦懷疑,衡量再三,還是實話實說“依我看,皇上不過能統率十萬兵馬。”

“十萬?十萬也不少了。大將軍,請問你又如何?”

韓信不卑不亢地說:“回皇上,小將多多益善,兵馬越多,勝利越快。”

劉邦哈哈大笑,“這就奇了,大將軍將兵越多越好,卻被將兵最多不過十萬的我擒獲,天下豈有此理?”劉邦心中惱怒,立即進行反擊。

韓信平靜地說:“皇上不善統兵,卻善於駕馭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俘虜的原因。況且皇位是天賜的,不是凡夫俗子能改變的。”韓信口雖然這樣說,心裏卻想:“當時我不是被義氣和愚忠遮住了眼,蒙住了心智,你有本事抓我嗎?以你的兵馬,樊噲曹參這些人為將,一個照麵,我就能把他們殺得落花流水,永世不得翻身。”

劉邦凝神看住韓信的雙眼,眼神端正,沒有閃爍不定,似出自韓信的真心。劉邦腦中驀然出現老子的話:“大智若愚,大奸若忠”,忍不住再次仰天大笑,“大將軍有此見識,難得,真難得,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