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解鈴還須係鈴人,破解難題那都得從根本出發,治標不治本,始終是浮水之萍,無根無基,稍有些風吹草動便是如山倒。
稍加思索,李太易便明白這個道理,拍拍腦門,那廝不是已經給了如此明顯的暗示了嘛,怎麼自家就不曾注意?
玉骨村一條溪水直通村頭水潭,溪水的盡頭不出二話那是李家坳了!
這不是明擺著告訴李太易,你這玉手指想要重新煥發生機,這點還落在源頭上!
另外半截手指!
輕推發箍,一道清氣飄渺,倏忽間一人顯出身形!不是他那化身,又是何人?
“還需勞煩道友走上一遭,取回靈性法力,以全我這玉身!”
“你我一體,何須客氣?”這廂化身假作不滿,一擺手,重新化作一道清氣,霎時間便是劃過千山萬水。
“嗯?”那化身眉頭一皺,隻覺心頭一跳,停住雲光,撥開雲路向下瞧去。
隻見那一處血氣衝天,絲絲縷縷濁氣繚繞,化作一張大網網絡四方,又好似一處無垠大江任你法力通玄亦無法跨過半分。
那血氣下是一群肩負重物,身著草綠色衣物男子,平均年歲倒也不過二十三四。
“這是哪方強人,血氣衝天竟然能擋住貧道去路?”稍作思索,重新掩蓋雲路,李太易心中微微一動,當下也不著急趕路,隻隨著下方那群人慢悠悠前行。
輕撫衣袖,李太易輕笑:“不曾想如今這世道竟然還有人血氣如此方剛,雖是數人之功,但能擋住雲路也算不凡了。”
“索性本尊那處也不算緊迫,那便叫貧道看看,你這群人要做什麼去,竟然能叫貧道心頭一跳。”
微風拂過麵龐,青絲飄飄揚揚,衣袖在微風下輕微鼓起,發出嘩嘩的聲響來。
李太易愜意半倒,不知從何出掏出一碗花生米,半晌撚起一粒,嘎嘣嘎嘣吞下肚。
當真是一處好神仙的模樣。
不過半晌時間,眼前豁然開朗,山坳間一處平原上,營帳遍地,營地邊緣是一片樹林,高空俯瞰,這樹林咋看雜亂無章,細細推敲下,李太易瞧得竟然有半絲迷人的韻味在當中。
當下花生米也不吃了,身形一晃,化作一縷清風隨幾人入了那營地中。
他原本以為這世間修者十不存一,再者自家徒弟言明這世間修者隻剩幾家,便是修行遺跡想來歲月之下也不存多少。沒想到這下山不過隨意停留便瞧見一處。
這無異於黑暗中的燈火一般,十分吸引李太易這種從萬古長眠中醒來的人物。
“哎,也不知這山中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從那回來之後,我總覺得渾身不自在,就像負重幾百斤似的。”進了營帳,領隊的男子歎了口氣道。
“你別說,我也有這個感覺,總覺得心頭悶,打個拳比平時差了好多。”
像是打開話匣子,幾人紛紛表示自己也有這般感覺。
李太易瞧了瞧幾人頭頂血氣,心下好笑,濁氣纏身,也虧得你們血氣旺盛,再者幾人分攤了這濁氣不然不大病一場才怪。
不過他們這話中信息倒叫他有些感興趣,隻言片語中李太易也隻曉得有人在這山林裏頭偶然發現一濁物,邪意非常,後來這些人便駐紮在此,希望能夠搞清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亦或者想將這物件收服為他們所用。
縱使不知其所以然不明其本質,知曉他用處對於這夥人來說也不枉此行。
悄悄退出營帳,李太易化作的清風流轉在營地各處,通過隻言片語推測到底那是個什麼物件。
“這東西若是能取出帶回上京,那國際格局肯定就不同於往日,主席也就不會束手束腳!”似是想到什麼,帳中有人狠狠碰了碰手掌,語氣間極為興奮。
“格老子的,想我堂堂古國,竟然受那些小國蠻夷製約,實在是不爽!有了這東西,不說反手打出去,總歸不會再在神話上被壓一頭!”
“那是自然,這東西如今也算是我國一張底牌,一尊大靠山,同國外那勞什子神靈也不差多少,這下也不怕他們弄個什麼天譴什麼神輝,咱們也可以!”
李太易在營帳外偷聽幾句,心思回轉,總算是明了幾分當今格局。
這世間大國數家,小國數百,無論大小,背後似乎總有一位超自然存在做靠山。
這便同古時相似,諸侯國總會供奉一二位仙人,或當做底牌,或當做威懾四方的靠山。
沒有仙人做供奉的,先天上便弱了一籌,所以也多受壓迫,或臣服他國,或煙消雲散。
李太易樂嗬嗬一笑,沒成想這世間竟然還有這麼多修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