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千奇百怪的書寫(1 / 1)

火寫字

在牆上釘一張較厚的白紙,劃燃火柴,從紙的左角上開始寫字,隻見左角上燃燒起來,冒出了清煙。

火沿著白紙邊蔓延,燒過的地方出現了字跡,當火熄滅時白紙上留下了濃黑色的完整的字句。

這一奇妙的書法準備工作如下:

將硝酸鉀或氯酸鉀溶解溫水中,製成書寫液,這種書寫液要求濃淡適宜(太薄不易燃燒,太濃火勢過猛),用毛筆蘸了書寫液寫在較厚的白紙上。注意筆勢,字字相連,表演時燃燒才不致中斷。

待水跡未幹時,用鉛筆在最初起筆處做一個記號,因水跡幹後,紙上就找不到任何痕跡了。

表演時,劃一根火柴,點燃做好記號的起筆處,書寫過的地方,就會連續燃燒起來。

水寫字

清水寫字、顯字的方法很多,采用噴霧的方法,現象更為明顯。

牆上釘一幅白紙,另外,表演者手拿一隻小型噴霧器,將噴霧器對準紙上噴水,紙上逐漸出現黑的字跡。

一瞬間,出現了一幅漂亮的屏條。

噴水寫字,得準備兩種液體,小瓶內的醋酸鉛溶液作為書寫劑,噴霧器內盛有硫化氫溶液作為顯示劑。

表演前,先用筆蘸上無色透明的醋酸鉛在紙上寫好屏條,水跡幹後,不留痕跡。

表演時,將這幅寫過字的紙釘在牆上,噴霧器噴出硫化氫水滴均勻地灑在紙上時,書寫過的地方,兩種化學藥品發生反應,就出現黑色字跡。

氣體寫字

這是一種更有趣的表演,演出時當場用清水在白紙上寫一個字,由於水無色透明,觀眾看不清楚寫的是什麼,隨後演者接過助手送來的“氣筆”,將氣筆遙遙對著剛才用清水寫過的筆痕,並不著紙麵,那紙上逐漸顯出了字跡,字跡由淡漸深,最後清晰。

表演氣體寫字的關鍵有兩個。當場書寫的液體為硝酸鉛溶液,它無色透明。用筆蘸硝酸鉛溶液寫在紙上,液體未幹時即用氣筆對準噴氣。

氣筆製法是在試管內盛半管稀硫酸,臨演時投幾顆硫酸亞鐵的晶體顆粒,並即將試管塞住。硫酸亞鐵與稀硫酸發生反應,放出氣體,從塞子上的管內噴出,對準字跡即可。

遙感的字

在一個瓷茶杯內注入半杯開水,另外,準備幾塊方糖,一支木炭鉛筆和一張白色紙片。請你的朋友檢查紙片,它是潔白的,沒有任何字跡或畫痕。再請你的朋友用木炭鉛筆隨意寫上一個字。比如你的朋友寫了個“水”字,演者拿起這塊方糖讓大家看清楚,然後將糖投入茶杯開水中,再拿起白紙片蓋在杯口上,對大家說:“大家耐心待一會兒,待茶杯中的糖完全溶化了,那糖上的字,就會跑出來。”一會兒,揭開紙片,奇怪,剛才朋友所寫的字,竟模模糊糊地出現在紙片上。

這是個設計非常巧妙的小節目。茶杯、方糖、紙和木炭筆都沒有任何秘密,隻利用了木炭容易揩掉的特性。當請朋友在方糖上寫好字之後,表演者拿起方糖投入茶杯之時,用拇指在方糖寫字的一麵用力按一下,這樣,這木炭字跡就留在了他的拇指上,當他再去拿紙片時,拇指在紙片中心再按一下,字跡就印到了紙片中心。由於紙的這一麵朝下,觀眾看不到這底下的秘密,這樣,就好像水中糖上的字印到了紙片上一樣。

字變畫

舞台上魔術演員揮筆疾書了“迎客”兩個大字,將剛寫好的字幅,從牆上取下、折攏,然後打開,一幅圖畫“迎客鬆”就出現了,十分令人驚訝。

這張寫字的紙是事先特製的,將一張整開的白紙,對折之後再打開,鋪在桌上。另裁一張對開的白紙,並裁去四周約15厘米的紙邊,然後在一邊刷上漿糊,沿著對折線粘在前張白紙上。

在半張紙的邊沿與原張紙的交界處畫上鮮豔的紅線,以掩蓋痕跡,觀眾就不會感覺半張紙的存在。

邊框畫完之後,用墨在紙上畫好一幅國畫,其實,半幅畫在原張紙上,半幅畫在粘上去的那半張紙上。注意,要用畫麵來掩蓋中縫兩張紙黏合的痕跡。

待墨汁幹後,將半張紙翻折過來。這樣畫就藏在夾層內,而另一麵則出現一張完整的帶邊框的白紙。

將這張白紙用圖釘釘在牆上時,連同半張一起釘牢,隨即可以在紙上揮筆。

取下後折攏很重要,要沿著粘連的線折合,至於吹氣則是假動作。

再將紙打開時,把字跡的一麵折入夾層,而把原來準備好的有畫的那一麵展現在觀眾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