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縱情聲色、家財耗盡——韓熙載
韓熙載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官吏,從小就生長在官宦世家,在家庭的熏陶下博學、善文,曆史上稱韓熙載“製誥典雅,有元和之風”。但是博學的韓熙載在為官上、個人操守上卻不盡如人意。
公元926年,韓熙載長途跋涉來到吳國,希望能夠在吳國獲得重用。於是韓熙載寫了一個《行止狀》來介紹自己,在這篇《行止狀》中,韓熙載雖然是希望吳國能夠接受自己,但是字裏行間文采斐然、氣勢恢宏,來表達自己的平生之誌。韓熙載在文中說自己能“運陳平之六奇,飛魯連之一箭。場中勁敵,不攻而自立降旗;天下鴻儒,遙望而盡摧堅壘。橫行四海,高步出群。”這些文字展現了韓熙載出眾的文采、遠大的抱負,同時也為他招惹了非議,被視為狂妄不羈之徒。正是因為韓熙載的放蕩不羈,他久久都沒有受到重用。陸遊在《南唐書·韓熙載傳》介紹韓熙載“年少,放蕩不守名檢”,也印證了時人對韓熙載的印象。而韓熙載對旁人的話並不在意,怡然自得的吟風弄月。
公元937年,李昪繼位,南唐成立,韓熙載才正式進入政治的舞台。之後韓熙載在東宮陪伴太子讀書,太子繼位之後,韓熙載更是屢次升遷。雖然韓熙載的才學已經為皇上所了解,但是韓熙載對於為官之道並不精通,其狂傲的性格導致他開始受到朝堂的排擠。在受盡排擠之後,韓熙載開始過起了縱情聲色的生活。韓熙載在當官時期,因為文章好,經常有人花費千金隻為求他一篇文章,加上俸祿、皇上的賞賜,這使得韓熙載成為當時朝臣中為數不多的富有之家。正是因為富有,韓熙載開始廣招賓客,宴飲歌舞。在家財耗盡之後,韓熙載並沒有收斂,反而將每月所得的俸祿都分散給自己的歌伎,當自己的一無所有的時候,他就會換上破衣爛衫,逐一向各個房間乞討食物。有時還會碰到伎妾與人私會,這時韓熙載便笑著說不打擾你們的好興致,於是有人作詩描寫:“最是五更留不住,向人頭畔著衣裳。”
韓熙載放蕩不羈的行為,逐漸為他營造了一種不堪重用的形象。隨著生活的日漸貧瘠,韓熙載一方麵將伎妾全部驅逐,一方麵向李後主上表哭窮,李煜雖然對韓熙載非常不滿,也不忍心看他落魄。於是便給他一些賞賜。在獲得後主李煜的留用後,韓熙載便又恢複了那種縱情聲色的日子。
韓熙載本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也曾經立誌報效國家,在不諳為官之道、遭受朝堂排擠的時候縱情聲色,雖然是無奈之舉,卻生活荒縱,於國家無益,有失自己大臣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