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一意媚上、無他才略——嚴嵩(1 / 1)

10.一意媚上、無他才略——嚴嵩

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張廷玉

在我們看過的文學作品或者電視電影中,嚴嵩都是以一個奸臣的形象表現出來,嚴嵩權傾天下二十年,卻並無才幹,隻會阿諛諂媚、玩弄權術、貪汙受賄,最終遺臭萬年。

之前我們說過,皇帝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喜歡長生不老之術。大家想想也知道,皇上要江山有江山,要權勢有權勢,要財富有財富,什麼都是他的,唯一不能自己說了算的就是長生不老。所以但凡皇上都會想著“多活五百年”。明世宗在世的時候也是如此,沉迷道教,喜好長生不老之術,對於朝廷政事卻是漠不關心,在把所有的政事都交給朝廷大臣處理之後,世宗皇上就專心於道教研究去了。當時最受世宗信任的大臣就是禮部尚書夏言,於是世宗就把所有的政事都交給了夏言處理。一心想往上爬的嚴嵩便開始拚命討好夏言。又一次嚴嵩在家中請客,邀請了夏言,本來答應來做客的夏言卻沒有來,嚴嵩親自去夏府裏請夏言,但是夏府的門衛卻告訴他夏言不在。深感屈辱的嚴嵩對著滿屋的賓客將請帖念了一遍,然後大聲說:“未能盡賓主之意,在下有愧於心。”別人都感覺嚴嵩甚是重情義,卻不知道嚴嵩這一番行為隻是一個表演,實際上他的內心已經埋下了對夏言仇恨的種子。由於善於溜須拍馬,嚴嵩之後是步步高升,世宗越來越喜愛嚴嵩,而夏言因為反對世宗沉迷於道教,所以漸漸被世宗排斥。後來由於嚴嵩的誣陷,夏言被斬首,嚴嵩出任內閣輔臣,從此開始了專權的道路。

夏言死後,嚴嵩便開始獨攬大權,一心修道的世宗無心政務,更是把所有政事都交給嚴嵩處理。這時候除了嚴嵩、道士和近侍以外,幾乎沒有人能夠見到世宗一麵。由於嚴嵩很會奉承世宗,所有事情都順著世宗的心意,所以世宗賜他“忠勤敏達”銀印。嚴嵩年老之後,又提拔自己的兒子嚴世蕃來掌權。嚴世蕃一上位便收買了世宗左右的宦官,要求這些宦官將世宗日常的生活、一舉一動都向他彙報。這些宦官幹脆就叫嚴嵩和他兒子為“大丞相”“小丞相”。更有人譏稱“皇上不能沒有嚴嵩,嚴嵩不能沒有兒子。”這時候嚴氏父子權傾天下、狂妄至極,甚至說“朝廷無我富!”。嚴嵩父子的狂妄之舉最後終於招致眾多大臣的彈劾,但是沉迷道教的世宗一直包庇。直到嘉靖四十一年,有一位善於扶乩的道士藍道行在給世宗扶乩時說:“今日有奸臣奏事”,恰巧嚴嵩路過。於是世宗才開始對嚴嵩父子感到厭煩排斥。嚴嵩父子最終垮台。

嚴嵩因為自己善於阿諛奉承而發跡,卻不料被道士的一句話而斷送前程,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蕭何。可見沒有真才實學、隻會溜須拍馬的人隻能逞一時的風光,最終結局是多行不義自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