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無德無才、作威作福——楊國忠(1 / 1)

3.無德無才、作威作福——楊國忠

楊國忠,與楊玉環是同一個曾祖父的堂兄。在家鄉的時候,楊國忠就不學無術、放蕩不羈、酗酒好鬥,家族中的人都很鄙視他。後來楊玉環被選入宮,得到唐玄宗的寵愛,楊國忠也就成了當朝宰相。

楊國忠憑借著楊玉環的得寵,在朝中是巧為鑽營。在宮裏,楊國忠常常出入在貴妃身旁,小心翼翼地侍奉著唐玄宗,唐玄宗喜歡什麼楊國忠就給他什麼;在朝廷裏,楊國忠則是千方百計的巴結權臣。因為楊國忠的精明圓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楊國忠就身兼15餘職,成為朝廷的第一等重臣。隨著官位越來越大,楊國忠自然也就變得驕奢淫逸起來,在生活上更加的奢侈腐化,每次楊國忠陪伴唐玄宗、楊貴妃一起遊玩的時候,楊氏各姐妹總是先在楊國忠家彙集,互相拚比車馬裝飾,光在馬車上他們就能夠浪費大量的黃金、翡翠、珍珠、美玉。此時的楊國忠也深知自己是依靠裙帶關係進階的,所以要想長久壯大下去,必須要有自己的勢力。於是楊國忠楊國忠為了向上爬,竭力討好李林甫,而李林甫因為楊國忠是皇親國戚,也對楊國忠盡力拉攏,兩人一唱一和,互相利用。為了籠絡人心,發展自己的勢力,楊國忠在選官的時候不論賢不賢,隻要能留下的就都留下,然後有空位子了就讓他們當官。當上宰相之後,楊國忠本應用心處理政事,但是他卻對人民的疾苦漠不關心。公元753年,關中地區發生了很嚴重的水災和饑荒。唐玄宗很是擔心天災會影響當地的收成,楊國忠便拿來好莊稼給玄宗看,並說:“這就是受災地區的莊稼,雖然雨水多但是一點也沒有傷害莊稼。”唐玄宗看來以後便信以為真,從此就沒有人再敢向唐玄宗彙報災區的實情了。

楊國忠自當宰相之後就想除掉安祿山,而安祿山也非常瞧不起楊國忠,很長時間以來兩人都是互不理睬的狀態。加上在楊國忠治理下,政治腐敗、貪汙成風、民不聊生,安祿山發動了以討伐楊國忠為名,實際是奪取皇位的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叛軍攻破潼關,唐玄宗逃往四川避難。在走到馬嵬驛時,天氣炎熱、將士們疲憊交加,都不願意再往前走,這時候楊國忠的政敵太子李亨覺得是時機除去楊國忠了,於是煽動將士說這場叛亂就是由楊國忠引起的,隻要殺了楊國忠就能夠平息戰事了,饑渴交加的士兵們聽到之後便將楊國忠亂刀砍死了。

楊國忠為官期間,獨攬大權,專權誤國,使得民怨沸騰,導致安史之亂,大唐王朝從此一蹶不振,作為一國的當朝宰相,楊國忠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最終也隻能說是罪有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