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亂中入世、才智平庸——裴寂
裴寂曆任仕隋,官至為宮監,總子女玉帛之務,據倉廩兵甲之饒,喜博戲之利苟多,啟舉義之謀為首。謁嶽神以徼福,始彰不逞之心;留貴妃以經宿,終昧為臣之道。居第一之位,乏在三之規。恃高祖之舊恩,致文靜之極法。終歸四罪,尚保再生,幸也。
——《舊唐書》
裴寂小時候便失去了父親,一直是由兄長撫養成人,在他十四歲的時候便開始做主簿了,從此開始了仕途的道路。
裴寂的真正發跡和李淵有密切的關係。在李淵做太原留守的時候,裴寂就和李淵是舊交了,兩個人常常一起晝夜飲宴。當時李世民正打算起兵反隋,但是不敢對自己的父親直說,於是李世民私下拿出數百萬錢財,在賭博的時候故意輸給裴寂,裴寂看見錢當然就非常高興,於是和李世民的關係越來越親密,李世民便把想起兵造反的事情告訴了裴寂,裴寂當即承諾會由他說服李淵這件事情。之後裴寂就挑選了很多宮女來服侍李淵,並在一次酒酣之際對李淵說:“李世民正在暗中招兵買馬,想要起兵反隋。我現在私自讓宮女伺候您,如果這件事情讓別人知道了,我們一定會被皇帝殺掉。如今又是天下大亂,盜賊匪徒到處都是,如果您還是拘於小節,那最好終究難免一死,如果現在舉兵一定會成功,您覺得呢?”李淵聽了思索了一會兒便說:“既然我兒都已經決定了,那就這麼辦吧。”於是617年,李淵起兵反隋,後攻取長安。618年,李淵稱帝,是為唐高祖,裴寂順理成章成為宰相,位極人臣。唐高祖對他更是榮寵甚高,對他從來都是言聽計從,滿朝文武無人能及。後來李世民繼位,裴寂的榮寵時更甚從前。
公元629年,裴寂因為受到僧人法雅的牽連被免去官職,命令他返回故裏。裴寂請求唐太宗能夠讓他留在長安,唐太宗說:“計公勳庸,不至於此,徒以恩澤,特居第一。武德之時,政刑紕繆,官方弛紊,職公之由。但以舊情,不能極法,歸掃墳墓,何得複辭?”就是說你本來就沒有什麼功勞、才學,現在讓你做宰相是太上皇對你的恩寵,你不僅沒有才學功勞,而且在政治法令方麵還經常出錯,導致地方上政治混亂,你本來是應該為這些負責責任的,我現在顧念舊情,讓你回歸故裏,你還不滿意嗎?”裴寂聽完之後啞口無言隻能返回蒲州。
裴寂在亂中入世,因為同李淵、李世民交好而發跡,後來屢獲升遷,位極人臣。但是裴寂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政事無能,在太平年間最終因為與妖人交遊而貶黜,可悲可歎。可見無論到什麼時候有真才實學都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