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無才無能、自閹入宮——王振(1 / 1)

8.無才無能、自閹入宮——王振

王振從小也看一些書,但是實在不是很精通,他自己也知道中舉人、考進士這條路對他而言太難了,所以為了求取榮華富貴,王振果斷的自閹入宮了。王振入宮的時候,是宣宗在位,宣宗皇帝很喜歡他,所以讓他服侍皇太子,就是之後的英宗皇帝。

英宗即位之後,便讓王振任宦官中權勢最大的司禮太監,從此,明王朝第一個專權亂政的宦官王振便產生了。當時英宗皇帝隻有九歲,所以張太後垂簾聽政,因為有太後在,所以王振還不敢太放肆,為了博取太後的信任,王振百般殷勤,畢恭畢敬,可以說極盡諂媚。有一次英宗與小宦官擊球玩耍,王振故意當著太後的麵,跪著向英宗說:“先皇因為踢球而差點誤了天下,您今天重蹈覆轍,國家社稷怎麼辦啊?王振的這一番忠心耿耿、關心國家的樣子讓太後非常欣賞。王振雖然表麵上討好太後,但是還想著幹預朝政。終於在正統七年,張太後病逝,王振覺得已經沒有人能夠控製自己了,於是開始了擅權之路。

英宗皇帝雖然不是貪好淫樂的皇帝,但是因為太過相信王振所以經常發昏。所有王振說的話,英宗全都相信,而且馬上就辦。王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掛在宮門上寫著“禁止宦官幹預政事”的牌子摘下來。然後開始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大興土木、為自己修建府邸、寺廟,結黨營私,順從巴結他的人就會得到提拔,違背他的人則立即受到處罰。所以一時之間很多官僚都來逢迎王振,王真的權勢也越來越高。王振不僅在朝內大耍淫威,對外也投機取巧,終於導致了瓦剌貴族的進犯。

1449年二月,瓦剌部落首領也先來向明朝政府邀賞,王振不僅不肯多給賞賜,還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這讓瓦剌部落非常惱火,在這年七月,也先率大軍開始攻打明朝,明朝守邊將士幾次戰敗,於是向京師請求救援。王振根本不懂軍事,對瓦剌也沒有足夠的認識,認為隻要英宗親征,就能嚇跑瓦剌兵。所以王振為了冒攬邊功,便慫恿英宗親征,英宗對王振的話依然是言聽計從,不與大臣們商議,便做出了親征的決定。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英宗被俘,明朝二十萬軍隊被擊垮,跟隨英宗親征的一百多名文臣武將全都戰死沙場。王振這個禍國殃民的宦官,也被英宗的護衛將軍樊忠用鐵錘砸死。這就是土木堡之變。

王振專權媚上、禍國殃民,最後的結局雖然是罪有應得,但是導致皇帝被俘、二十萬大軍潰散,可以說是禍國殃民來。俗話說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有適當的規矩,就像在明朝宦官不能幹政一樣。如果遵守規矩就不會有專權的王振,如果能夠宅心仁厚也就不會有慘死的下場,更不會禍國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