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倒行逆施、眾叛親離——韋昌輝
韋昌輝出身於地主兼富商家庭,家境殷厚,可以說是個富庶之家。雖然韋昌輝家有錢,但是無奈沒有權勢、沒有功名,經常受到當地豪強的欺壓和官府的勒索。於是韋昌輝發奮讀書,想要考取功名,為韋家光宗耀祖。但是韋昌輝屢次落地,他的父親無奈隻得花錢給韋昌輝捐官,但是不久縣裏豪強告發。走投無路的韋昌輝為了改變自己的困境,同時報私仇,於是“獻銀數萬人夥”加入了拜上帝教。
加入拜上帝教之後,韋昌輝很快便進入了領導核心。洪秀全稱天王後,韋昌輝被封為副軍師,後來在永安封王時,韋昌輝被封為北王。太平天國戰鬥時間不久,馮雲山、蕭朝貴便在戰鬥中相繼犧牲了,這時候的韋昌輝在太平天國中的地位僅次於洪秀全。隨著太平軍的不斷深入作戰,韋昌輝參加了越來越多的軍事指揮,在太平天國中成為重要的決策人之一。這時候雖然太平天國正是處於上升的階段,但是韋昌輝對楊秀清卻極為不滿,表麵上韋昌輝表現的謙恭殷勤,極盡獻媚逢迎之能事,而實際上“陰柔奸險”。史書上記載韋昌輝對楊秀清“甚諂,車至則扶以迎,論事不三四語,必跪謝曰:‘非四兄教導,小弟肚腸嫩,幾不知此。’”不僅如此,韋昌輝為了自己的利益欲望竟不顧手足之情。有一次,韋昌輝的哥哥惹怒了楊秀清,楊秀清於是把他交給韋昌輝處理,為了討好楊秀清,韋昌輝不僅處死了自己的哥哥,竟然還使用五馬分屍的極刑。1856年,楊秀清逼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這時候洪秀全、楊秀清之間的矛盾激化了,天京變亂一觸即發。洪秀全為了除掉楊秀清,一方麵加強了自己的防衛,一方麵密詔韋昌輝回京勤王。
1856年9月1日,韋昌輝連夜率兵回京,迅速將東王府團團包圍,楊秀清在沒有絲毫防備的情況下被韋昌輝所殺,為了宣泄私憤,韋昌輝還將楊秀清一家老小燒殺殆盡。之後韋昌輝還乘機擴大事態,所有認為是楊秀清餘黨的,韋昌輝一律不分青紅皂白的亂殺。所有楊秀清餘黨都遭到了韋昌輝的屠殺,這場大規模的屠殺,在太平天國的曆史上留下了極為殘酷的慘狀。這次殘忍的內部屠殺,將韋昌輝陰險奸詐、窮凶極惡的麵目完全的暴露出來。石達開從武昌回到天京之後,看到天京的慘狀,非常生氣,指責韋昌輝枉殺無辜。韋昌輝不僅聽不進去,反而想殺石達開,最後韋昌輝還妄想奪取太平天國最高統治權,加害洪秀全。終於韋昌輝被洪秀全處死,但是韋昌輝給太平天國帶來的損失確實無以彌補的。
韋昌輝看似溫順謙卑,其實陰柔狡詐。他的可愚之處就在於明明能夠幫助太平天國越來越好,但是他卻濫殺無辜、製造屠殺、爭權奪勢、殘忍至極,結果不僅自己被處死,還使得太平天國從此走上衰落滅亡的道路。過分的爭強好勝並不是好事,凡事適可而止才是最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