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倒行逆施、糊塗一時——袁世凱(1 / 1)

3.倒行逆施、糊塗一時——袁世凱

改毀約法,解除國會,停罷自治,裁並司法,生殺由己,於奪唯私;偵諜密布於交衢,盜匪縱橫於邑都;頭會箕斂,欲壑靡窮,朋坐族誅,淫刑以逞;礦產鬻而國財空,民黨戮而元氣盡。軍府艱難締造之共和,以是壞滅無餘,而賊惡盈矣!

——孫中山

袁世凱出身於一個大家族,從小就非常喜歡兵法,曾經自己說過:“三軍不可奪帥,我手上如果能夠掌握十萬精兵,便可橫行天下。”這樣的話,於是人們都認為袁世凱是一個非常有雄心壯誌的人。長大後的袁世凱也不負自己小時候的豪言壯誌,在戰鬥中的確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

在甲午戰爭期間,袁世凱多次主張招募新兵並訓練新式軍隊,但是都沒有被采納,為此袁世凱說:“內讚人而不用我募兵,徒何益也?”甲午戰爭後,全國上下都掀起了變法強國的浪潮,袁世凱也是其中之一。後來多名大臣聯名保薦袁世凱,袁世凱終於得以覲見光緒皇帝。袁世凱是非常有才能的人,他麵見皇上之後就寫了一封萬言條陳給皇帝,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改革方案,包括儲才、理財、練兵、交涉等很多方麵。很快袁世凱的主張就得到了皇上的欣賞,於是經光緒帝批準,袁世凱正式入駐天津,開始訓練中國的第一支新式陸軍。

袁世凱雖然有著傑出的才能,但是卻是一個破壞維新的竊國大盜。袁世凱也曾經參加強學會試圖變法,這使得康有為等人認為袁世凱也是維新人士。於是在光緒與慈禧奪權越來越激烈的時候,康有為等人想到了袁世凱。維新派先是派出徐仁錄去天津聯絡袁世凱,試探袁世凱對皇上的態度,然後大力舉薦袁世凱為侍郎。9月18日,光緒帝覺得局勢越加危機,於是給康有為等人傳了一封“朕位且不能保”的密詔,康有為等人認為已經不能在等待了,所以鋌而走險,決定在慈禧天津閱兵的時候控製慈禧,殺死慈禧的寵臣榮祿,保護光緒執掌政權。而最適合的人選則定了袁世凱。為了和袁世凱形成共識,譚嗣同私下來到袁世凱的寓所,對袁世凱說出了所有的計劃,袁世凱慷慨激昂的說:“沒問題,我殺榮祿就像殺一條狗!”譚嗣同對袁世凱還是不太放心,接著說:“如果你不做也可以,你隻要向慈禧太後告發,他肯定也會給你榮華富貴。”袁世凱立馬瞪著眼睛說:“你把我看成什麼人了!”雖然袁世凱信誓旦旦的答應了譚嗣同,但是送走譚嗣同之後,袁世凱馬上去向榮祿說出了維新派的所有計劃,榮祿想慈禧太後高密之後,迅速的軟禁了光緒皇帝,戊戌變法失敗,史稱“戊戌政變”。

袁世凱才能突出,卻在最後的時候做了一件最大的糊塗事,就是稱帝。1915年12月,袁世凱準備建立君主立憲製,接受皇帝的稱號,成立中華帝國。袁世凱本來打算1916年為洪憲元年,然後開始君主立憲政體,但是12月25日,蔡鍔和唐繼堯在雲南起義發起護國戰爭,一致聲討袁世凱,隨後各地相繼響應,3月份袁世凱便被迫取消了帝製。雖然袁世凱稱帝時間並不長,但是這段曆史也為他的人生抹上了一個最大的汙點。

袁世凱在軍事、政治、教育等方麵都有很傑出的才能,可以說他也是一個務實能幹的臣子。但是單從袁世凱破壞維新、西宮告密、百日稱帝來說,袁世凱又的確有自己的汙點。人無完人,曆史中傑出的人才也會犯糊塗,要做到大節無虧也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