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古埃及文明(1)(1 / 2)

古埃及的天文曆法已經非常精確了,現在世界上通用的曆法——公曆,人們一般稱為“西曆”。其實,這種曆法並非產生於西方,而是產生於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金字塔被列為世界七大奇跡之首。如此巨大的建築物,古埃及人是用什麼器械、什麼方式建造的呢?這一直是個難解的謎。人們隻能從考古發現中,驚歎古埃及人民的偉大。

通過木乃伊可以窺見古埃及生理學和解剖學的發展狀況。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曆現在世界上通用的曆法——公曆,人們一般稱為“西曆”。其實,這種曆法並非產生於西方,而是產生於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法老統治下的埃及(公元前840年)古埃及氣候炎熱、雨水稀少,但是農業生產卻很發達,這與尼羅河的定期泛濫有著密切的關係。埃及的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隻有尼羅河流域像一條綠色的緞帶從南到北貫穿其間。直到現代,埃及有95%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這條綠色的緞帶中。因此,在古希臘時代,西方人便把埃及稱為“尼羅河送來的禮物”。古代埃及人同中國人將黃河當做母親河一樣,也將尼羅河視為母親河。

尼羅河全長6648公裏,同亞洲的長江、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並稱為世界最長的河流。

在埃及境內,尼羅河於每年6月開始漲水,7~10月是泛濫期。這時,洪水挾帶著大量腐殖質,灌滿了兩岸皸裂的農田。幾個星期後,當洪水退去時,農田裏就留下了一層肥沃的泥,這等於上了一次肥。古埃及人在11月進行播種,第二年的3~4月收獲。尼羅河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漲水基本是定時定量,雖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別不是太大,從沒有發生過洪水滔天淹沒一切的大災。這就為古埃及人最早創建大規模的水利灌溉係統和製定曆法提供了方便。

古埃及人為了不違農時、發展農業生產,逐漸認識到必須掌握尼羅河泛濫的規律,準確地計算時間,這就需要有一種曆法。他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經驗。古埃及的田間耕種

古埃及人發現尼羅河每次泛濫之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他們還發現,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當尼羅河的潮頭來到今天的開羅城附近時,天狼星與太陽正好同時從地平線升起。以此為根據,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為365天,把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從地平線升起的那一天定為一年的起點。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年終加5天作為節日,這就是埃及的太陽曆。

埃及的太陽曆將一年定為365天,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回歸年)相比較,隻相差1/4天,這在當時已經是相當準確了。

金字塔古埃及奴隸製社會時期的統治者在曆史上被稱為“法老”,他們的陵寢即金字塔。古代埃及人對神有著虔誠的信仰,他們把來世看作是塵世生活的延續。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古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倍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後做準備。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在生前都會忙著為自己準備墳墓,並用各種物品去裝飾它,以求死後獲得永生。大多法老或貴族會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建造墳墓,還命令匠人以墳墓壁畫和木製模型來描繪他們死後要繼續從事駕船、狩獵、歡宴的活動,以及仆人們應做的活計等等,使他們能在死後同生前一樣生活得舒適、如意。

古埃及金字塔經曆了民族的毀滅、帝國的崩潰、時間的侵蝕

古埃及金字塔位於尼羅河西岸、開羅西南,大約建於公元前27世紀,是古代埃及安葬國王(即法老)和王後的陵墓。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後可以再次托生,所以他們將國王的屍體製成不會腐爛的幹屍,即木乃伊,安放在陵墓裏。金字塔的規模宏大,從四麵看都呈等腰三角形,頗似漢語中的“金”字。埃及迄今已發現80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3座分別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胡夫之子)金字塔、孟考拉(胡夫之孫)金字塔。

基沙的獅身人麵像及一位法老的金字塔(公元前2580年,埃及)胡夫金字塔被列為世界七大奇跡之首。自胡夫金字塔建成至1889年的4000多年中,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它的底邊原長230米,原高146.5米,塔的底角為51°51′。整個金字塔坐落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約52900平方米,體積約260萬立方米。據統計,此塔由230萬塊石塊砌成,由10萬名民工費時30年建成。外層石塊約115000塊,平均每塊重2.5噸。石塊間的接縫處不用任何黏合物,卻能嚴密得連鋒利的刀片也插不進去。塔內結構複雜,有甬道、石階、廟堂、墓室並飾以壁畫、雕刻等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