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文藝複興運動(1 / 1)

所謂“文藝複興”,是指14世紀到17世紀中葉在西歐各國所興起的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它是從整理、研究和吸收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開始的,資產階級學者把它說成是古代文學、藝術的再現和複活,故稱之為“文藝複興”。

但丁畫像

西歐文藝複興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4世紀初到15世紀中葉為第一階段。是文藝複興的發生時期。這一階段的基本特點是以意大利佛羅倫薩為中心,具有新思想的文學家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和藝術家喬托等,掀起了批判經院哲學的啟蒙運動,提出了人文主義(即以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為核心的一種新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新思潮,標誌著文藝複興的開始,又稱為“早期意大利文藝複興”。

15世紀中葉到16世紀末為第二階段,是繪畫、文學和戲劇的全麵繁榮時期。意大利出現了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三大藝術家,使藝術達到空前繁榮,是為“後期意大利文藝複興”。這個運動迅速擴大到德、法、英、西班牙等國,產生了伊拉斯莫、拉伯雷、莎士比亞、托馬斯·莫爾、塞萬提斯等許多人文主義學者,使西歐文藝複興達到高潮。

17世紀初到17世紀中葉為第三階段,是近代自然科學和新哲學興起的時期。這一時期產生了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等著名自然科學家,以及弗蘭西斯·培根、笛卡兒和斯賓諾沙等唯物主義哲學家。

長達3個世紀的文藝複興運動,推動了近代文明的誕生,揭開了資產階級反封建鬥爭的序幕,從此使西歐步入世界文化發展的前列。

歐洲文藝複興運動的產生,有著它深刻的經濟和政治原因。文藝複興之所以發源於意大利,是因為資本主義在這裏產生最早。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是文藝複興出現的經濟基礎。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了新興市民階級反對封建領主的鬥爭。從10世紀開始,意大利北部一些城市擺脫了貴族的控製,相繼建立了“城市共和國”。佛羅倫薩從1115年起獲得自治權,1293年,最後推翻了貴族的統治,成立了具有資產階級專政性質的佛羅倫薩共和國。它在資產階級掌權後,積極要求建立新文化,為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服務。因此,佛羅倫薩便成了意大利文藝複興的中心。城市共和國的建立,是文藝複興的政治保證。

此外,意大利保存了較多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產,也是文藝複興優先產生的條件。

到了16世紀,德、法、英、西班牙等國,都普遍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新興資產階級已成長壯大,要求進一步發展和擴大新文化,因而發源於意大利的文藝複興很快傳遍了歐洲許多國家,產生了數以百計的人文主義巨匠。各國文藝複興都各有特點,這正是它們曆史發展上的差異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

文藝複興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運動。它從根本上動搖了神學世界觀的基礎,摧毀了封建製度的精神支柱,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科學文學藝術的繁榮,具有重要的進步意義。但正因為它是資產階級的文化運動,所以,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時代的和階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