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和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英美兩國同蘇聯結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對德國作戰。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發表了《聯合國家宣言》,表示要全力對抗德、意、日法西斯。這樣,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就形成了。
當斯大林格勒會戰取得偉大勝利以後,如何協調行動,共同作戰就成了同盟國和盟軍十分迫切的問題。1943年11月下旬,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來到了伊朗首都德黑蘭,共同商量對德作戰的軍事問題。這是他們之間舉行的第一次會晤。
1942年11月28日,天氣晴朗,陽光燦爛,氣候溫和。下午3點鍾,在正式開會前一小時,斯大林身著蘇聯大元帥的哢嘰製服,胸前佩戴列寧勳章,從蘇聯人的住地,走到美國人住的別墅來拜會羅斯福。羅斯福在1933年當選美國總統,因為在整頓美國經濟上有過很大作為,竟破例地連任了四屆總統(美國總統一般隻連任兩屆)。他患過小兒麻痹症,走路不方便。這時候,他穿了一套藍色便服坐在輪椅上,對斯大林說:“見到你很高興,我早就想同你見麵了。”斯大林也微笑著回答說:“我也很希望會見你。”
下午4時,三國領導人會議正式開始了。羅斯福主持了第一次會議,他首先致詞說:俄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第一次作為家庭的成員相聚一堂。我們所抱的唯一目標,是贏得戰爭的勝利。希望自由討論,暢所欲言。丘吉爾接著說:這次會議也許象征著人類有史以來,整個世界力量空前的大聚會,人類的幸福及命運已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斯大林也說:美英蘇三大國的友誼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很好利用這個機會。在第二次會議以前,丘吉爾奉英國國王之命,向斯大林贈授了為紀念光榮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而特別設計鑄造的寶劍。斯大林把寶劍舉到唇邊,輕吻劍鞘,然後把寶劍交給身旁的伏羅希洛夫元帥,再由他交給蘇聯的儀仗隊捧出去。這些言辭和舉動都為會議創造了友好的氣氛。
但是,當討論到具體問題的時候,他們就發生了分歧。這次會議主要是研究如何打敗德國法西斯,早日結束戰爭問題。更具體地說,就是如何盡快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當時,蘇聯是抗擊德軍的主要力量,迫切需要美英在歐洲西部開辟另一條戰線,牽製德軍,減輕蘇軍的壓力,以縮短戰爭時間。斯大林早在1941年就幾次要求英國開辟第二戰場,卻遭到了丘吉爾的拒絕。後來美國和英國國內也掀起了要求開辟第二戰場的聲浪,兩國才製定了代號是“霸王”的戰役計劃,準備在1944年從法國諾曼底登陸。
現在,德黑蘭會議討論到這個問題,丘吉爾卻又把他早就提出的“地中海戰略”的主張拿出來,主張英美從地中海進攻意大利,再往巴爾幹進軍。
斯大林反駁丘吉爾說:“進行地中海戰役對打敗德軍意義不大,巴爾幹離德國心髒太遠。所以,還是盡快進行‘霸王’戰役好。”
丘吉爾思索了一陣,又提出兩路並進的辦法,實際上還是想把巴爾幹作為主要戰場。
這時候,連羅斯福也覺察出丘吉爾的用心了。他知道丘吉爾是想從巴爾幹打進中歐,不讓蘇聯紅軍進入奧地利、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羅斯福並不同意丘吉爾的意見。他說:“如果在地中海登陸作戰,就會把戰役推遲兩三個月,我是不想推遲‘霸王’戰役的。”
經過反複爭論,最後三國達成了一致協議。在1944年5月,英美將實行“霸王”戰役並進攻法國的南部。斯大林也答應同時發動攻勢,阻止東線德軍西調。蘇聯還準備在打敗德軍後,對日本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