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貝加爾湖之謎(1 / 1)

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會同蘇聯的研究人員正展開雄心勃勃的探測計劃,試圖解開這個歐亞最大的湖泊之謎。貝加爾湖西伯利亞人眼中的貝加爾湖是一片神聖不可侵犯的“榮耀之海”,深達1637米,總麵積34000平方千米。雖然隻是世界第7大湖,卻有地表最大的淡水容量,遠超過美國5大湖的水量總和。這一大片水域中豐富的水生動植物也讓生態學家眼睛為之一亮,目前已發現有1550種動物和1085種植物,其中至少有1000種以上為本地所獨有。貝加爾湖的底層結構也很特殊,水中岩層構造雄厚,窪地厚達7千米,幾乎是美國大峽穀的7倍高,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窪地。

蘇聯本身對這個水中峽穀的生態體係興趣十分濃厚,針對貝加爾湖的有關研究已有1400篇論文發表,但是仍有一大串疑點未能理清,負責推動貝加爾湖研究的西伯利亞科學院想到借助外力,共同探索這塊未開發的研究領域。目前已有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士、中國、美國和英國共同參與這項計劃,其中又以英國皇家學會最為積極。皇家學會總裁波特1990年10月特別趕到貝加爾湖,與西伯利亞科學院簽定研究協定。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一般湖泊深到兩三百米時即少有生物,貝加爾湖卻是特例,深處含氧豐富,生物種類奇多,甚至降到1600米底部仍可見大量生物群。這可能是因為湖麵強風吹襲,再加上每年大批沉入湖底的碎冰帶來足夠的溶氧,才使生物群蘊藏生機。

貝加爾湖內特有的底棲生物含量之豐也令人驚歎。漱洲湖泊像蝦般的扁形蟲總數隻有11種,而貝加爾湖卻高達335種之多。其中有一種扁形蟲長達40厘米,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種,還有能力獵食小魚。到底這些底棲魚類的營養源從何處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正準備動員地質化學和微生物學家來解謎。目前已經發現貝加爾湖最大支流三角洲下有熱流出氣口,這可能足以解釋跟海底火山口附近生物繁茂滋長的類似情況。

包括英國、美國在內的7國聯合研究小組,對這湖底厚達5千米的沉積層興趣濃烈,這塊長達千萬年的沉積層未受冰河的影響,7國合組的鑽探小組若有突破,可能靠著貝加爾湖這段特異的“深水曆史”,解開一些地球演進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