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世界油王——油量驚人的油棕(1 / 1)

熱帶植物油棕以豐富的含油量,聞名世界,故有“世界油王”的美名。以每畝產油量來計算,花生30~35千克,大豆15~25千克,油棕150~250千克,分別為花生的7~8倍,大豆的10倍,創造了植物產油量最大的奇跡。優良的油棕,畝產油量竟達400千克。以“世界上產油最多的植物”,這一稱號授予油棕,它是受之無愧的。

世界油王——油棕油棕屬多年生單子葉植物,是熱帶木本油料作物。植株高大,須根係,莖直立,不分枝,圓柱狀。葉片羽狀全裂,單葉,肉穗花序(圓錐花序),雌雄同株異序,果實屬核果。油棕喜高溫、濕潤、強光照環境和肥沃的土壤。年平均溫度24℃~27℃,年降雨量2000~3000毫米,分布均勻,每天日照5小時以上的地區最為理想。年平均溫度23℃以上,月平均溫度22℃~30℃的月份有7~8個月以上,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幹旱期連續3~4個月的地區能正常開花結果,但出現季節性產果。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pH值5~55的土壤最適於種植油棕。

油棕的果子特別有趣,它們總是成串地“躲藏”在堅硬且邊緣有刺的葉柄裏麵,近似橢圓形,表皮光滑,剛長出來時是綠色或深褐色,大小如蠶豆,成熟時逐漸變成黃色或紅色,比鴿卵稍大。成熟的油棕果采摘下來後,加點糖或鹽用水一煮就可以直接食用,果肉油而不膩,清香爽口,但果肉中有一些比較粗糙的纖維,容易塞牙。油棕的果肉、果仁含油豐富,在各種油料作物中,有“世界油王”之稱。

用棕仁榨的油叫棕油。油棕油的營養價值高,除可食用外,用它製出的食品可久藏不壞。工業上,它可做優良的防鏽劑。現在,油棕已經在我國的海南島生長繁殖了。

油棕原產地在南緯10°~北緯15°、海拔150米以下的非洲潮濕森林邊緣地區,主要產地分布在亞洲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美洲。我國引種油棕已有80多年的曆史。現主要分布於海南、雲南、廣東、廣西等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