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培堅
“人間四月芳菲盡,正是佛手瓜長時。”一日,正在整理舊書籍,突然從一本舊書裏掉出一張黃舊的紙片,撿起一看,是十多年前我隨手寫下的詩句,勾起我對佛手瓜的最初記憶。
多年前的一個秋天,我到山區任教。經過了四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來到了一個叫做“洪山村”的偏僻山村。到學校後休息一天,第二天一早就早早起來,來到學校的廚房,我要學著自己煮早飯。就是在那個旭日東升的早晨,我和佛手瓜有緣相遇了。
在學校圍牆旁邊,在淩亂橫亙著的竹子木棍上,一大片掌狀的綠葉鬱鬱蔥蔥。在一大片綠葉中,垂下一隻隻玲瓏可愛的瓜兒,那翠綠的顏色,令人驚豔稱奇,那小巧的模樣,更讓人歡喜無比。那瓜兒,似乎是一個個綠色的精靈,懸掛在綠色的世界裏,在晨風中,搖搖晃晃地迎接著新的一天。
我走到瓜棚下,伸出兩隻手捧著瓜兒,問站在學校操場上的老鄉。老鄉,這是什麼瓜啊?老鄉樂了,走上前來告訴我,這就是佛手瓜啊,是你們學校的老師摘種的。“佛手瓜?”多麼有禪意的名字,我小心翼翼地摘下幾片葉子端詳起來了。佛手瓜的葉子呈掌狀五角形,中央一角特別長。葉子呈淺綠色至深綠色,葉麵較粗糙,葉背的葉脈上有茸毛。葉片上麵還殘留著昨晚的露珠,透過露珠,葉子更是綠意盎然。
既然是學校摘種的佛手瓜,我就摘下幾隻嫩綠可人的佛手瓜。仔細瞧瞧,真像是佛祖的手掌啊,那緊握的五個手指,清晰可見。
老鄉告訴我,佛手瓜分為白色品種和綠色品種兩種。我們這裏種的是綠色品種的,它們長勢強,結瓜多。最大的一隻瓜能有一斤重。一株長勢旺盛的佛手瓜,可以結五六百個佛手瓜呢。佛手瓜可以清炒,也可以炒肉片,味道鮮美。
聽了老鄉的介紹,我到廚房一邊煮飯,一邊洗淨佛手瓜,用刀把佛手瓜切成薄片。飯煮好後,我就熱鍋下油,等油香冒出的時候,把佛手瓜薄片放入鍋中,熱炒一陣加點水,再蓋上鍋蓋燜一陣。
等我把煮好的佛手瓜放到飯桌上的時候,飯已經涼好了。我一邊大口大口扒拉著米飯,一邊就著又嫩又脆的佛手瓜,吃得肚子滾圓。
那時在偏僻的山區,蔬菜十分缺乏,佛手瓜就是我飯桌上惟一的綠色菜肴。有了佛手瓜,我才有維生素的補充,才能快樂健康地從事教學工作。
如今,隨著反季節蔬菜的普及和山區交通的便捷,佛手瓜已經在市場上隨處可見了,但它依然是我最喜歡的蔬菜之一。
本文首發2009.11.14《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