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培堅
在我的房間裏,書架上、床頭邊、電腦旁,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書架上的,自然是些名著,像《紅樓夢》、《三言兩拍》、《史記》等一些古書。而床頭和電腦邊書桌上的,堆的卻盡是些《讀者》、《故事會》等通俗雜誌了。
也許自小收到通俗文學的熏陶,我更喜歡閱讀通俗文學。我每年都要花費上千元來訂閱通俗文學,在家裏堆放最多的,就是故事雜誌了。想起我1990年的時候,19歲的我從師範學校畢業。因為分配在一個偏僻的山區學校工作,所以寂寞的時間就多,每天上完課後,我就隻能和孤燈為伴,和月影對飲。那時的我,常常抱著吉他,坐在暗淡的燈光下,彈著吉他,唱著充滿哀愁的流行歌曲,倍感冷清和孤獨。所幸的是,我訂了許多的書籍,有《讀者》、《故事會》、《小小說選刊》、《福建文學》等數十種。深夜之時,萬籟聚靜,點一片蚊香,在嫋繞上升的清香中,我掀開了那一本本冒著墨香的書籍。看著書中的精彩文字和感人的故事,我不禁冒出了動筆寫作的念頭。
可我知道我的寫作水平還不行,所以我不敢投稿,我隻能把自己的心靈語絲一一記在了那一本本筆記簿裏,那時的文章多是些幼稚和拙劣的詩歌。回到家鄉的這十幾年,我更是沒有放棄自己喜歡閱讀的習慣,年年都訂了上千元的文學書籍。十幾年來,文學夢和作家夢一直在我心中跳躍,沒有停息過。直到兩年前,我開始正式涉足文壇,我的文章接連在《讀者》、《新民晚報》、《雜文選刊》等一些著名報刊發表。兩年多的時間,我一共發表了四百多篇共幾十萬字的文學作品,這時,我才恍惚地發現,自己竟然悄悄地靠近了文學的殿堂,成為了一名文學創作者。而這一切的成績,可都是閱讀帶來的好處啊。
後來,由於大麵積地閱讀《故事會》、《故事家》、《今古傳奇》等故事刊物,我萌生了寫故事的念頭。2005年八月,我的第一篇傳奇故事《寺人披外傳》在《古今故事報》發表了,從此,我就深深地愛上了故事寫作,現在已經在《故事會》等近二十種純故事刊物發表了一百多篇的故事,在享受發表快樂的時候,我也收獲不菲的故事稿費。這一切的成績,應該歸功於我每天晚上堅持看《故事會》、《百家故事》等故事刊物的緣故吧。
閱讀的確可以改變很多,它不但可以提高人的修養和品性,而且還可以豐富人的內涵和氣質,有的甚至可以通過閱讀改變自己的人生。蘇東坡說過,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現在,閱讀書刊成了我棲息心靈的小竹林。每天晚上,在台燈的照耀下,我捧著那一本本帶著墨香的書籍,我的心裏總是暖暖的。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書。
本文首發《閩侯鄉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