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吃得越教養,離幸福越遙遠(1 / 1)

尤培堅

周日買了好多菜,等把它們一一烹飪上桌,卻足足費了我兩個鍾頭,等拿起筷子,想美美地享受一番的時候,卻發現手中的筷子久久無法選擇:噴香的魚頭油豆腐、鮮豔的胡蘿卜炒肉片、入口即化的五香鳳爪……,還沒吃,卻感覺自己的肚子似乎已經飽了。看著老婆孩子在一盤盤精美的菜肴麵前無動於衷的樣子,我的心不由一陣悵然。

無精打采地吃好午飯,我們一家人去超市買東西,回來的路上,在橋頭,我看到一位賣鋁製品的小攤販,他把一些鋁製的廚具放在橋邊,等著顧客前來購買。我站在攤販前正琢磨著要不要買些新廚具回去。這時,一位騎著自行車的中年婦女來到了那個男子的麵前,她遞給男子一盒鋁飯盒,那男子打開飯盒一看,裏麵就是半大盒的米飯和半包的榨菜絲。那女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剛下班,沒有買菜,你就將就著吃吧。”那男子也笑了笑,說:“這已經很好了,很好了!”說完,他拿著放在飯盒裏的調羹,美美地吃了起來。他滿意地咀嚼著每一口米飯,每吃好一口,才用調羹挑一根榨菜絲放進嘴裏,再細細地咀嚼。就這麼簡單的飯菜,他是吃得多少滿足,多麼幸福啊!

看著那男子幸福地享受著這簡單的飯菜,我的思緒回到了遙遠的八十年代。那時的我們,吃得是地瓜米飯,菜是鹽巴攪開水,可每天卻依然期待開飯的時刻。父母一叫:“吃飯了!”我們兄妹幾個就一蜂窩的衝到飯桌前,搶好位子,抓起飯碗,撥拉著碗裏隻夾雜著一粒兩粒白白的米粒的地瓜飯,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那是吃飯的感覺是多麼的幸福,多麼的快樂啊!過年的時候,雖然沒錢買什麼菜,但是我們卻能吃到夢寐以求的麵疙瘩。看著父親把一堆麵粉弄濕,揉成團,然後用手捏成一小團一小團的疙瘩,把它們放進水花翻滾的湯水中。待麵疙瘩浮起,父親就在麵疙瘩中就投進一些鹽巴,加入一點蔥花,兄妹幾人,每人一碗。我迫不及待地捧著還很燙手的麵碗,在家門口的稻田邊蹲了下來,就著四起的蛙聲,夾著滾燙的麵疙瘩,一邊吹著熱氣,一邊狠勁咬著。那時,我的理想似乎就是: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有了本事,就天天有麵疙瘩吃了。

現在,我有了工作,飲食也進入小康,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著菜譜,似乎要侍弄出一道道美味,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吃變得有教養有營養,但每一次,看著滿桌的美味,卻往往未吃先飽,不想再下箸。而八十年代的譏餓的我,和橋頭那小攤販卻把那最普通的飯菜吃得津津有味,幸福無比。難道,現在的我們,吃得越教養,就離幸福越遙遠?

我使勁琢磨著,卻琢磨不出所以然來。

本文首發《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