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623中隊:屬於第3大隊,裝備機型是斯特林,戰損率為15.4%

6.第102中隊:屬於第4大隊,裝備機型是哈利法克斯,戰損率為13.1%

7.第622中隊:屬於第3大隊,裝備機型是斯特林,戰損率為12.0%

8.第199中隊:屬於第3大隊,裝備機型是斯特林,戰損率為12.0%

9.第77中隊:屬於第4大隊,裝備機型是哈利法克斯,戰損率為11.9%

10.第158中隊:屬於第4大隊,裝備機型是哈利法克斯,戰損率為11.8%

還需要指出的是,裝備斯特林轟炸機的中隊參加行動次數最多不過3次,就由於居高不下的戰損率而被迫退出一線,休整並改裝別的機型。在蘭開斯特中隊中,戰損率最高的兩個是第576和115中隊,分別為9.1%和8.1%

戰損率最低的10個中隊:

1.第50中隊:屬於第5大隊,裝備機型是蘭開斯特,戰損率是3.2%

2.第49中隊:屬於第5大隊,裝備機型是蘭開斯特,戰損率是3.3%

3.第467中隊:屬於第5大隊,裝備機型是蘭開斯特,戰損率是3.3%

4.第514中隊:屬於第3大隊,裝備機型是蘭開斯特,戰損率是3.4%

5.第106中隊:屬於第5大隊,裝備機型是蘭開斯特,戰損率是3.6%

6.第9中隊:屬於第5大隊,裝備機型是蘭開斯特,戰損率是3.9%

7.第61中隊:屬於第5大隊,裝備機型是蘭開斯特,戰損率是4.1%

8.第76中隊:屬於第4大隊,裝備機型是哈利法克斯,戰損率是4.1%

9.第408中隊:屬於第6大隊,裝備機型是蘭開斯特,戰損率是4.4%

10.第428中隊:屬於第6大隊,裝備機型是哈利法克斯,戰損率是4.7%

如果把同期所有對德國境內目標的行動損失彙總起來算的話,第8大隊的兩個探路者中隊則是損失架數最多的,第156中隊-48架,第7中隊-44架,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探路者們的危險性之高。

(2)第1大隊和第5大隊的比較

對在柏林戰役期間損失最低的那些中隊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60%都是隸屬第5大隊,而一個沒有是第1大隊的,而且第5大隊的戰損率一直低於第1大隊,在整個戰役期間,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第5大隊在此間轟炸別的目標的損失,也都低於第1大隊。

第1大隊出動2598架次,損失架數(戰損率)為143(5.5%)

第5大隊出動3002架次,損失架數(戰損率)為128(4.3%)

對於兩個使用同樣機型(蘭開斯特I和III型)、同樣兵源及轟炸同樣目標的大隊來說,相差約1/3的損失數是很大的。

第一點區別就是第5大隊在1942年初就開始裝備蘭開斯特,比第1大隊早了約10個月。戰役期間,第5大隊隻補充了兩個新的中隊,而第1大隊則補充了4個新的蘭開斯特中隊,1個從惠靈頓改裝的中隊。相對而言,前者操作蘭開斯特的經驗更豐富,也更熟練。

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指揮官的戰術選擇。第1大隊指揮官E·A·B·賴斯少將的信條是在行動中盡可能攜帶更多的炸彈。因此他多番試驗,在滿足航程要求的前提下,能裝載多少炸彈。從單機載彈記錄來看,第1大隊比第5大隊都要高。例如第1大隊的第103中隊,對比第5大隊的第57中隊,6次行動中的每架轟炸機平均載彈量比是9317磅:8986磅。因此第1大隊的轟炸機機組們飛的沒有第5大隊的高,機動性相對也要更差一些,耗油也會更多一些。換而言之,他們被夜間戰鬥機發現擊中和擊傷後的生存率都要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