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感應篇(1 / 3)

第一部 感應篇

小引

世上最悲痛的莫過於生離死別。骨肉之問不幸的遭遇雖說

是天意,何嚐不可以用人事來挽回?人行虔誠奉行《感應篇》,專心致誌多行善事化險為夷。

人生天地間,天地無私人行其奸必得報應。一生多行善事,

以善為樂自有神明保佑平安度日……

二0一二年元月十五日立序西安

清朝年間,江淮有一戶人家。戶主姓李名德章,李德章年近

四旬,長年經商在外,一份農業自然交給內室李陳氏掌管。

李陳氏生性溫柔,賢淑明理。李德章家中薄田數畝,李陳氏

打理得井井有條年年豐收。這李陳氏出生農戶之家,深知稼穡艱

辛。這樣一來,李陳氏對待雇工佃戶從來就以禮相待。正是這李

陳氏用人有方,深得人心。凡是到李家打工的雇工,沒一個不是

盡心盡力地為主子效勞。

李陳氏治田有方,對堂上公婆同樣地孝敬贍養。方圓十裏之

內,誰不知道這李陳氏孝敬公婆視如尊重爹娘。李陳氏大舉孝

行,同樣地變成了民間的美談。李陳氏自從生產一個兒子之後,

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好在這唯一的兒子活潑可愛,聰明伶俐,

多少能撫平李陳氏傷痛的心。說起李陳氏生產之時,想不到的難

產讓她九死一生地從閻王爺手裏撿回了生命。打這以後,李陳氏

更加堅信神明保佑,每逢初一、十五從不間隔地去廟裏燒香還

願。

李陳氏一人獨撐門戶,多年過去公婆先後仙逝,孩子又一天

天地長大成人。李陳氏唯一的兒子乳名壽長,壽長的名字自然是

生父李德章取的。李德章目睹愛妻生產九死一生,便想著了以壽

長為兒子命名。

話說這李壽長年滿七歲,李德章便與愛妻商量培養兒子前

程事宜。小夫妻倆幾經合謀,最後決定李壽長隨父親進城上學

堂念書。李德章經商在城裏,城裏邊物質條件、教學質量當然為

上乘。為了兒子的前途,不惜重金培養也是情理中事。這樣一來,

從此家業就由李陳氏打理。李德章考慮得周到,生怕愛妻寂寞。

招聘下使女丫環之外,還特意將唯一的丈母娘安排與愛妻共同

生活,日子過得倒也相安無事。

人們常叨話中有一句俗話:好人命不長,禍害一千年。這話

有無道理,留待事物見證。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

一晃又是多年過去,人事春秋在不斷地變化。

這一年,李德章的兒子一晃年滿十五歲了。孩子到了十五歲

年齡,形象也變成了大半人了。這一年,江淮發大水。李陳氏經營

的莊園毀於一旦,李陳氏在洪水中再也不知下落了。

在城裏經商的李德章,得知家鄉災情之後,連夜丟下城裏的

營生,套上快馬直奔老家而去。李德章返回家鄉,滿目瘡痍,那

洪水逝去的痕跡一片荒涼。再也不見了昔日裏那生氣勃勃的莊

園,還有那富饒美麗的田園。最讓李德章痛心疾首的是,被洪水

卷走的愛妻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人怕中年喪妻,不惑之年的李

德章品嚼著人生最苦的苦果,讓他淒淒惶惶地整日裏以淚洗麵,

痛不欲生地度過了好長一段日子。

愛妻沒了,唯一的兒子幸好在城裏念書逃過了這一劫。打這

以後,萬念俱灰的李德章全部心思都用在兒子身上。原本洪水受

災之後生意越來越不景氣,李德章喪妻之後萬念俱灰又無心打

理生意,日子一天天地蕭條了下來。

這日子渾渾噩噩地過去了一年多。有一天,從店外來了一位

老行道。老行道叫傅有才,前幾年和李德章在一條街上做過生

意,這些年再也沒見過傅有才。傅有才一走進店鋪,抬頭一見李

德章垂頭喪氣地坐在櫃台裏邊打盹。又見這偌大的經營櫃台顧

客寥寥,甚作驚訝地招呼:“李老板受福啊!”

李德章一昕有人問訊,從迷糊中睜開眼一看,一看便認出了

傅有才,不禁大吃一驚地問:“傅老板稀客呀!這麼多年不見去啥

地方發財了?”

傅有才微微一笑說道:“發什麼財呀浪蕩了幾天江湖而已,

見了不少的大世麵。”

李德章喚家人替傅有才泡上茶,又請傅有才進客廳人坐。饒

有興趣地和傅有才天南地北地閑話開了。李德章呷過一口茶問:

“傅老板,這幾年變化真大,瞧你紅光滿麵定是發福的相。你我兄

弟不是外人,何不如傳授一下你那發財經呢。”

傅有才同樣地呷過了香茗,連聲讚道:“好茶呀!我要是沒猜

錯這茶一定是一品龍井。”傅有才一邊用心地品茗,一邊也來了

興趣地說:“李老板你是不知道,前幾年我在這兒實在混不下去

了才另辟蹊徑。實不瞞你李老板講,我去過上海,到過蘇杭,最後

落腳在武昌。上海那地方藏龍臥虎,我等九流之輩根本就沒法立

足。後來去過蘇杭,當地一個比一個精,自然輪不到我去出風頭

了。呆過一段時間之後,我不得不逆水順江而上去了武昌。武昌

這地麵大,漢口、漢陽三鎮要塞彙集成大都市。大都市人來車往,

七十二行都有立足之所。武漢人特喜好玩樂吃喝,有錢的人比比

皆是。過去我常聽人講:夭上九頭鳥,半不過湖北佬。這些年我呆

在武漢大財沒發,小打小鬧的日子過得蠻不錯的。”

李德章津津有味地聽完了傅有才繪聲繪色的講述,心裏在

捉摸傅有才這話中的分量。商人為奸,道聽途說之事一般是不

會往心裏放的。過去李德章與傅有才一條街麵上經商,經商之人

總是不願意互相來往。不是經商人不重友情,不善交情。商道商

道門門道道多,誰不是藏著掖著的生意門道生怕外人知道。這便

是無奸不商的一種習性,自然而然地同門同道最好的辦法是少

來往,不來往最好。

今兒個不比尋常,傅有才遠道而來登門看望,一是念及舊

情,二是尋親訪故。不存在商業欺詐,爾虞我詐。李德章念及這

傅有才大老遠來看望他,能看望他便是瞧得起自己。不然他傅有

才吃飽了撐的,頗費神色地就為了喝你一口茶水呀。李德章念及

同道情誼,客上家門自然要盡地主之誼。李德章看著天色已將近

午,主動熱情地對傅有才言道:“傅老板看得起我李德章,今兒個

你就屈居寒舍,咱弟兄倆好好地敘敘,意下如何?”

傅有才一聽李德章請客,笑著辭謝道:“兄弟盛情我心領了。

不瞞你兄弟說,愚兄此次返鄉是來收荒貨的。我已安排人工裝載

行船,這會兒可能就要起航了。時間緊迫,今後有機會一定安下

心來拜望尊兄。”

李德章一見傅有才謝絕了自己的盛情,又聽這傅有才急著

要辭行。這下子,不相信道聽途說的李德章對傅有才言行舉止

不得不信。一聽傅有才回鄉收荒貨,便知道這荒貨一定能發財。

究竟什麼樣的荒貨對他傅有才如此興趣,不遠千裏親自地倒騰。

可見這荒貨之荒一定是一本萬利,要不然他下這麼大的功夫沒

事做了不是?李德章聞聽說荒貨之謎,到手的商業信息豈容放

過。李德章不願送上門的財神擦肩而過,有意試探著問開了傅

有才:“哎呀我說兄弟,發財何必急在一時,小住一個晚上又能損

失你什麼呢?”

傅有才大概是明白李德章的用意,或者真是十萬火急讓他

一再辭謝:“不瞞兄長說,若論平常日子呆個一日兩日的又算得

了什麼。隻不過這一批荒貨收過定金,準時貨款兩清不得有誤。

為了不誤期程,我這是迫不得已呀。”

李德章一見傅有才執意辭行,卻又不願意讓財神擦肩而過。

李德章一邊故意地一再留客,一邊又佯裝不知地故意打聽:“哎

呀兄弟,啥荒貨把你急成這樣啊?愚兄不管你如何地忙,用一餐

便飯行麼?”

傅有才堅持辭行,站起身急著要走。一見李德章苦苦勸留,

忍不住心裏一急實話告訴李德章:“尊兄的盛情我記在心上.今

兒個瞧你櫃上的生意不是那麼景氣。你我兄弟又不是外人,武漢

那地方大得很呢,湖北佬又特別喜歡江淮絲綢。就此謝過,尊兄

何不如也前去一試。”

李德章終於打探出商業秘密,心裏一陣狂喜過去,再也不願

意做作了。他撒開傅有才的雙手,假惺惺地慚愧說道:“既然兄弟

事務繁忙,愚兄也不強留。臨別送兄弟一句話:祝兄弟旅途平安,

一帆風順發大財。”

李德章一直送傅有才到江邊碼頭,親自目睹著隨行船工正

焦急地候著主人到來開船。李德章多了個心眼,去船艙裏邊一

看,果然堆積著絲綢麵料。這下子讓李德章眼見為實,鐵定了心

思去闖蕩天涯。

李德章送走了傅有才之後,止不住高興了好幾天。連日來,

李德章走路在算,吃飯睡覺都在算如何發家致富。李德章經過數

日的突發奇想,終於打定主意南遷。他將店鋪的貨物,一律打折

出售。立下主意另謀高就的李德章,不出一月便將店鋪、貨物、居

家用具全部倒騰出讓了。李德章留下數名得力助手,這數名得力

助手跟隨他多年,又都是沾親帶故的舊交。李德章變賣所有家產

之後,傾其所有從市上購回了大量荒貨。然後安排家人將貨物裝

船啟運,舉家南遷武昌而去。

李德章唯一的愛子李壽長,如今已年滿十七歲了。個頭長得

與他爸一般高,文縐縐的模樣兒英俊又瀟灑。李德章經商行家裏

手,唯一的希望也寄托在愛子身上去發揚光大。借此南遷機會,

他要帶上愛子闖蕩江湖去開闊眼界。貨物船行當日,李德章訂下

了一條輕便快船父子倆先行一步。

這一日,船行至九江地段。此處三省通衙要塞之地,得天獨

厚地繁榮昌盛。李德章一時心血來潮,二是遊興大發。再加上身

邊跟著長大成人的兒子,父子倆正好在此繁華地段消遣數日。一

是貨物行船上水緩慢,二是候著貨物船隻到達時再行前往也不

為遲。

李德章決定暫作停留,吩咐船家小住數日再行趕路。船家連

日來曉行夜宿,也有稍作休整的心願。聽主人如此吩咐,滿心喜

悅地客隨主便去聽從調遣。

九江水陸通衙,三省交彙之處。李德章父子玩了兩天也遊興

未減,第三天聽說有一座廟要舉行廟會。廟會意指燒香還願,又

是集市交易,再加上民間娛樂薈萃加在一起,那真是五花八門熱

鬧非常的好去處。廟會上鼓樂聲聲,遊人如織,各種好玩好看的

讓人樂不思蜀。如此大好開闊眼界的機遇豈能錯過?當下李德章

做出決定再作停留一日上路。

這一日,李德章帶著愛子經人指點,尋尋覓覓地來到廟會

上。廟會這集市大得讓人瞠目結舌,人山人海自不必說,那繚人

眼花的江湖行藝項目多多。廟會裏有舞刀動槍賣藝的,有敲鑼打

鼓雜耍的,有懷抱絲竹賣唱的。還有那饞嘴食品,衣飾配戴更是

五花八門,要有盡有讓你忍不住隻顧著往外邊掏錢。

李德章帶著兒子在廟會裏邊轉了一圈下來,人山人海之中

你推我攘地擠出來一身熱汗。廟會廟會,無廟無會。逢廟集會之

人,不進廟裏上香這廟會便不遂心願。大凡去廟裏湊熱鬧之人,

大多數人自覺自願地去廟裏邊上一炷香,菩薩麵前去許一番願。

李德章逛廟會,同樣地有感而發去廟裏邊上香許願。經商之人,

誰不希望發一筆大財,求發大財總少不了向財神爺頂禮膜拜。

李德章領著愛子走進廟裏,買下香燭紙錢,逐個地給廟裏的

菩薩上香還願,叩首膜拜這才盡興離去。父子倆離開廟堂往山門

外出走,山門處一偏殿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地好不熱鬧。李德章

既然進廟遊玩,決不會放棄好玩之處。前邊聚集人群一定有熱鬧

可瞧,何不如前去湊湊熱鬧娛樂一番。李德章想著高興,領著愛

子朝人堆處走過去了。父子倆擠進人堆一看,這才發現信男善女

們各自出資為廟上出一部什麼書。廟裏一住持正在聚精會神地

登記造冊,將出資之人姓名籍貫一一備案封存。另一位廟裏住

持,手裏擎著一部《太上感應篇·白話版》,正在津津有味地向人

們宣講:“此書為宋代李昌齡所著。太上感應篇一書雖然出自於

《道藏》但在《彙編》注解之中大都引用儒書和佛經,所以熟讀此

書便會領悟三教的精義所在。廟上住持彙編,是彙集古今各種

注解。一旦《太上感應篇》問世於眾,深盼世人讀了此書都能深信

因果,斷惡修善。興禮義之邦,讓災難幹戈永息,人民安樂而居天

下太平。”

詮釋《太上感應篇》的住持見李德章擠身上前,認為來人大

舉捐善而來。於是取出賬本請李德章簽名出資刊刻《感應篇》一

書。

李德章猶豫未決之際.船工不知何時到得跟前,對李德章

說:“我找東家找得好苦,今日風順正是行船的好機會,請東家上

船啟航。”李德章一聽這說,將廟上住持募捐刊書的賬本扔在一

邊,帶領著兒子緊隨船工撥開人群而去。

李德章一行一路上急匆匆地來到江邊,然後起錨開船順風

而行。船行至江心走出不多遠,倏然間暴風驟起,中流風浪大作,

刹那間便將這條快船吹翻。李德章父子和船工一瞬間全部掉進

了江心裏。人落江水之中,誰也顧不了誰。好在李德章被一位漁

民將他救上了岸,自己的愛子卻蹤影全無,不知給大浪帶去了何

方。死裏逃生的李德章好一陣子悲痛過去,進退不得隻好在碼頭

上棲身下來候著貨船到來。

李德章居住在江邊救下他性命的漁船上,船家一家人對他

以禮相待,讓他感激不盡地記在心裏。自己落進江水之後,身上

的銀票給江水一泡全部變成了一鍋粥。李德章清楚地記得,落水

之前身上揣著千兩銀票。那是準備到武漢之後租賃店鋪、安排生

活的所需款。如今轉瞬間煙飛火滅地一無所有,李德章一想起來

痛若剜心。更讓他捶胸頓足的是,那落水的兒子杳無音信。好在

李德章臨行前讓掌櫃的身上也揣著千兩銀票,掌櫃的是他的妻

弟,如今也是他最親近的人。

人財兩空的李德章,住在恩人漁民家裏整日裏以淚洗麵,好

在這漁民一家子對他視若上賓,崩潰邊緣的李德章好不容易地

挺過了災難。第三日,由妻第率領的貨船抵達了九江碼頭,郎舅

二人一見麵少不了抱頭一陣大哭。倆人言談之中,李德章猛不丁

地想起來一件事。他將廟會上募捐刊印《太上感應篇》的事講給

了妻弟。神誌完全清醒了過來,李德章心有餘悸地告訴他妻弟:

“行船那天,天晴氣朗,和風陣陣,我才同意了起錨兼程。打死我

也不會相信,好端端的天氣船至江心狂風大作會翻船。錢財失去

了事小,你那外甥一同落水蹤影全無。這些天來,我一直在捉摸

是不是我得罪了神明,才有這般的災難報應。”

李德章妻弟聽完了講述,前後一想他姐夫所言不無道理。當

時便決定下來再停留一日,他要與他姐夫一同前往廟上問個明

白。李德章也同意妻弟的看法,隨同妻弟去廟上了。

有道是——

太上感應藏玄機,因果報應分分明;

菩薩有靈你不信,事到頭來不由人。

李德章自思己過,想著那翻船落水一事,是不是自己得罪了

神明才有如此的報應。這想法告訴了他妻弟同樣地覺得這事蹺

蹊,鼓動他姐夫一同去廟裏問個聰白。兩人一拍即合,一同走進

了上香的寺廟裏。一進山門,李德章徑自來到偏殿募捐處。

事過數日,李德章記憶猶新,一眼便認出了上次那寺廟住持

來。李德章上前去叩首言道:“請問貴寺住持,此處便是募捐處

麼?”

住持一聽來人問訊,馬上端正態度。禮貌熱情地回話:“正是

啊,不知施主所問何事?”

李德章急於想知道因果報應,如實向住持述說原由:“不瞞

住持你說,我是過路客商。那日恰逢廟會一遊,聽住持募捐刊刻

《太上感應篇》一事。當時事出突然,心理未作準備。船家叉催著

上路,不知是否得罪了神明。船行至江心便翻了,我雖遇救生還

至今我那愛子下落不明。連日來自思己過,前來聆聽大師教誨。”

住持聽完了李德章敘述,用心一尋思,馬上便想起前段日子

來。他麵部表情凝熏地說:“施主你這一說,貧道便想起了原由。

貧道不曾記錯,廟會那日我曾經勸說施主多做善事,希望能點明

施主因果報應一說,前時你不高興出錢刊印此書,那《感應篇》無

疑是濟世靈文。由此你得罪下神靈怪罪下來,所以才出現那翻

船一事的報應。”

李德章聽此說,深悔自己的過錯。今番自己能夠死裏逃生,

恨不得一下子負荊請罪。他焦急萬分地問住持:“如果太上感應

真有靈驗,能讓我父子重逢。我情願將所需刊印此書經費全部負

擔,用不著由別人零星助錢。”

住持明白了李德章的心意,為了慎重起見,頗費口舌地對李

德章勸道:“施主有此誠意甚好,行善積德,普渡眾生不是不可以

化險為夷的。刊印《太上感應篇》經費不是小數,還望施主三思而

行為好。”

李德章心意已決,贖罪心切地著急地問:“請問住持,刊印究

竟需資幾何?”

住持見李德章誠意篤實,不再推諉地直言道:“施主篤信神

明,神明一定會助你,但《感應篇》刊印的確不是小數,一應經費

算下來要紋銀二百兩呢。”

李德章明白了刊印經費,興奮地果斷的說道:“不就是二百

兩嗎,我吝惜銀錢何用。但願菩薩顯靈,早日讓我父子團聚。”李

德章言畢,讓妻弟從身上取出二百兩銀票來,當麵雙手奉上。然

後認真地在功圓簿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姓,注明了所捐款項。

李德章了卻了心願,一瞬間驚動了寺廟僧眾。寺廟長老親自

接見了李德章,傳命下去設素宴為李德章餞行。

李德章隨妻弟辭別寺廟重新回到江邊,又以一百兩銀票饋

贈救命漁民一家。諸事辦畢後,李德章如釋重負,重新開船上路

了。這一路行駛下來,真可謂一帆風順,不幾日便到達了目的地

武昌城。

船到武昌城碼頭泊定,李德章一上岸首先尋覓客棧棲下身

來,然後著人將船上的貨物搬人客棧內。李德章立足之後,連續

幾日在城裏尋找商鋪,甲乙雙方租賃合同生效之日,李德章請來

工匠將店鋪粉刷裝飾一番,這才選擇了個黃道吉日開門營業。

李德章開張營業,事前便打出了廣告試營業三日,商品一律

折半價銷售。武昌城地處長江邊,得天獨厚的江漢大平原水陸通

衙的商貿集散之地,人來人往車馬喧天日盛一日繁榮昌盛。武昌

城是湖北省的大都市,犬都市裏聚居的人群一個比一個富得流

油。正是人們身上有錢,有錢的人除了吃喝便是喜歡穿戴。

李德章稱不上經商之道的行家裏手,如何經商腦瓜子還算

靈光。先說他大張旗鼓地試營業三日,這折半價銷售的商品迎

合了顧客的胃口。再加上江淮一帶盛產絲綢,麵精質地柔軟,花

色品種鮮豔。李德章略施小計打折銷售,不出三日,商鋪裏人山

人海生意火爆。事實上這打折銷售贏利不多,樹立了德章綢緞莊

名聲在外,已經籠絡了顧客的心。這為李德章往後的經商之道打

下了堅實的基礎。

事實證明,接下來的生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兩年以

後,李德章的生意越做越大,越來越紅火。李德章的名氣,也在武

昌城裏邊越來越大了。這一天接近打烊時分,李德章照樣坐在收

銀台內清理著當日進項。從店堂外邊走進來一個人,聲音洪亮地

直接走近收銀台大聲問訊:“李大老板壽福壽福!”

李德章昕聲音好熟悉,抬起頭來一見,竟然是傅有才,驚喜

中帶著熱情急忙回應:“哦呀是傅老板哪!幸會幸會,兩年來愚兄

一直惦記著你好兄弟呢。一是這事務纏身,二是這武昌城實在太

大。想與傅老板敘敘舊情也找不著北。今日一見出乎所料,正合

我意,咱兄弟倆敘敘衷腸。”

傅有才一見李德章對他熱情備致,心裏一激動也敞開了情

懷:“哎呀瞧你個李大老板,士別三日真讓人刮目相看。實不瞞

李大老板,早有耳聞您在武昌的名號。久有登門之心,正如李大

老板所雲,這人海茫茫確實不知您貴室何處。今日路過此地,一

見外邊寶號果然有幸拜謁您了。”

李德章一聽傅有才言語謙虛,止不住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想

當初,自己在老家人不敷出,生意蕭條即將破產,要不是傅有才

雪中送炭,給自己透露商機點明了發財之路,他李德章哪來這蒸

蒸日上的發財機會。人常道:飲水思源,知恩圖報。他傅有才光

臨,定要好好地招待一番。當下他喚來妻弟整理賬目,自己要對

貴客臨門親自接待。

李德章吩咐完櫃台瑣事,回頭對傅有才言道:“好兄弟,你到

寒舍正合我意,不妨就此住下來我陪兄弟好好地敘舊,意下如

何?”李德章不等傅有才回答可否,早已按捺不住感激之情,一把

手拉著傅有才往內堂走去。一邊走,一邊熱情滿懷地說:我這是

盼星星,望月亮終於盼來了好兄弟。家裏沒有內室,使女照樣不

敢慢待你這貴客。這內宅後院住處寬敞。說不上瑤池仙境,倒也

是人居福地。

李備章一路上絮絮叨叨地將傅有才領進後院客廳坐定,放

出高聲:“來人!”嚷聲過去,立刻出現兩名花容月貌的使女來到

跟前唱喏:“主人有何吩咐。”李德章安排好傅有才坐定,回頭對

兩個使女吩咐:“小月,你去廚房吩咐趙媽,今晚多備幾樣可口的

菜,就說家裏來客人了。做廚之事,你也下廚去做幫手,千萬別怠

慢了我的客人。”

使女小月嗯了一聲,然後言道:“我明白了。”點頭轉身,輕盈

的步履閃身離去。

李德章接著對另一位使女說:“菊花!你去泡壺茶來,選上等

的龍井用心泡茶。然後選擇武昌食品,挑選最好的一塊獻上。”

使女菊花嫣然一笑,頷首回應:“知道了主人,決不會讓主人失望

的。”

菊花言畢,同樣轉身離去。客廳裏留下來主客二人,傅有才

到這會兒才有機會問話:“哎呀老兄啊,我若沒記錯,尊夫人洪災

之後,您至今還沒有續弦啊?”

李德章唉歎一聲:“舊情難忘,自從愛妻離我而去,我也無心

更張易弦。再想到自己一把年紀,紅塵看破此心已涼。”

傅有才無意間覺察出李德章心情不快,無獨有偶地又關心

道:“那……愚弟要是沒記錯,您膝下貴公子早已長大成人了?”

李德章聽傅有才問及愛子,心裏一陣悲涼,臉色一陣煞白。

痛苦不堪地歎息言道:“報應啊報應,是我得罪了神明,遭受到神

明的懲罰。船行九江江麵上,好端端的天晴氣朗地倏然狂風大

作。我和愛子一同落水,至今下落不明,真是報應哦。”

傅有才有口無心的問話,想不到弄巧成拙牽出來李德章的

隱私。傅有才深悔自己太冒失,苦著臉轉換話題言道:“尊兄不必

過於悲傷,說不定貴公子早已有人相救,隻是時間問題難得相見

而已。說不定哪一天,菩薩保佑你父子二人重新團圓呢。”

菊花獻上茶來,李德章唉歎一聲言道:“但願吧。不說這了,

咱兄弟倆難得相見,請快用茶。不知這武昌名吃,對不對你兄弟

的口味呢。”

傅有才見風使舵轉換話題,滿心喜悅地笑言道:“不瞞李大

老板說,愚弟在武漢三鎮多年,別的嗜好沒有,最饞不過的是武

漢小食品。武漢小食品甜而不膩,甜中微鹹,香酥內脆,由不得人

嘴不去饞。”

李德章對武漢的小食品也有獨到見解:“兄弟你講得不錯,

這武漢三鎮的小食品品類繁多,各具特色,麻辣香酥脆甜酸風味

別具一格。江南人好吃,不是嘴饞,而是食品出爐技高一籌,誘惑

著人饞涎欲滴。”

倆人久別重逢,各自有許多衷腸要訴。言談笑語之間,李德

章免不了對傅有才近況關心一二。二人品茶一陣之後,李德章尋

找著機會打探傅有才:“兄弟啊!分別兩年多來,相必兄弟一定發

大財了。若是兄弟你有發財的門道,不如再分一勺羹行麼?”

傅有才沒想到李德章會問出這話,沒想到的事自然不會有

心理準備。李德章問及經商一事來,這一問不免讓他悲從中來。

麵部表情黯然失色,一副憂愁困苦的模樣,哽咽著歎息言道:“兄

長提問這事讓人痛斷肝腸。實不瞞李大老板,迄今我傅有才一無

所有。流落街頭,全憑別人施舍苟延殘喘。”

李德章聽了半天,不明白傅有才悲愴言語。倒是傅有才欲哭

無淚的表情,引起了李德章莫大的關心和問候。李德章急於想知

道傅有才底細,忍不住追問:“傅兄啊!你我深交已久,心裏有什

麼不快請講出來。我李德章別的本事沒有,見死不救不是我李德

章的個性。再說了,我李德章能有今天,也是你傅有才的功勞。想

當年若不是傅兄出手相助,哪有我李德章在武昌的立足之地。傅

兄有恩於我在先,你有什麼難事就別掖著藏著。我決不是過河拆

橋之人,能幫助你的地方決不會袖手旁觀。”

傅有才是明白人,明白李德章對他並無惡意。仔細想來與李

德章交往甚少,今日一敘言來語去之中已洞察李德章為人寬厚。

傅有才悲涼自己無路可走,世上還有比這走投無路更慘的嗎?傅

有才幾番思索,幾番掂量之後。自己慘遭不幸不得不說,不說出

那處境自危往後日子怎麼過。看來我傅有才今身命不該絕,才有

這好機會碰上了李德章。

傅有才想著了傷心事,雙目垂淚地言道:“李兄啊,我的大老

板,我傅有才聰明一世糊塗了一時。今天這裏又沒外人,不妨我

將不幸的遭遇全向你李兄述說個痛快。”

傅有才哽咽著叉呷了一口茶,然後斷斷續續地將他的不幸

遭遇全部講了出來:

“去年春上,聽人說荊襄之地富庶無比。荊襄人注重穿戴重

視打扮。我自個突發奇想不妨一博,大著膽子前去一試,果然不

虛此行。小試牛刀便發了一筆財,從此就欲罷不能了。幾番生意

做下來,利令智昏的我變賣了武昌產業舉家遷往荊襄駐地。

“人常說:人不可貪心。夜路走多了要闖鬼。上個月,自己心

生邪念,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為了發財快,我將全部家私下了

一次大賭注。從故鄉販回兩艘貨船物資,一路上曉行夜宿船行至

荊襄水域。活該我傅有才倒黴,好端端的天氣倏然狂風大作。浪

高千尺,將我兩船貨物,頃刻間船毀物亡。所幸我自個兒乘坐的

快船早日到達,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李德章聽完了傅有才不幸的遭遇,深表同情地惋惜了一陣,

之後言道:“傅兄啊!想不到你我之間同樣出現了不測遭遇。天災

人禍誰能料定,誰遇上了該誰倒黴。有道是天無絕人之路,活著

的人總有生機的一麵。吃一塹才能長一智,不跌倒如何爬起來。

我李德章幾經生死之後,總算明白了一個道理。活著的人要正視

自己,要麵對生活。隻要有一息尚存,便會有生的出路。”

李德章一番言辭之後,接著說:“傅兄與我李德章今生有緣,

才有如此的不同遭遇走到一起來了。傅兄若不介意,你我二人認

作兄弟,從此再不分開,共同打造營生。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一

切從頭再來。咱倆鐵定心腸,風雨同舟你看如何?”

有道是——

多酒多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不是真情無覓處,知恩圖報總有人。

話說李德章聽完傅有才不幸遭遇,心生憐憫地挽留他留下

來共同創業。傅有才身處逆境之中,自然是求之不得地感激涕

零。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李德章與傅有才原本一個

縣上的人,又曾經在故鄉的一條街上做過生意。雖說是同行“冤

家”,那是指經商之道上的勾心鬥角。一人有難眾人幫,詮釋的道

義是人心向善,扶貧救危乃是中華民族的古樸美德。再說這李德

章今天生意越做越大,多虧傅有才給他指引這發財之路。知遇之

恩不可忘,飲水思源不忘舊情。各方麵他李德章都有不可推卸的

責任,心裏邊早有了報恩之意,正愁無處感恩之時,正好送來了

一個報答的機會。

傅有才沒想這麼多,落難之人有一碗飯吃便是最大的企盼

了。一聽李德章心誠意篤地要挽留他共同發展,這無異於一劑

濟世良藥讓人起死回生。又像那久旱幹渴的土地,度日如年地盼

來了甘霖。李德章一言為定,要傅有才共同求財,這讓傅有才喜

獲了第二次生命。失魂落魄的傅有才,幸運之神又一次向他敞開

了大門,他從內心裏邊感激不盡李德章的大恩大德,情不自禁地

雙膝跪倒在李德章麵前,淚水橫飛。

李德章難解其意,心下雖然明白傅有才的感恩之情,但對他

這種怪異之舉還是不解。李德章心裏並不在於報答,其原因是傅

有才有恩於先,他隻不過舉手之勞做點回報。他慌忙起身用雙手

攙扶傅有才言道:“快請起快請起,你我弟兄誰跟誰呀,何況我身

邊正需要兄弟這樣的行家裏手。從今往後,你我兄弟相稱,有哥

的便有兄弟的份,我倆便是一家人了。”

這廂稍作停留,留下待後再敘。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回頭敘述江水衝走的李壽長。

那一天,船行至江中倏然一股旋風刮來,船兜底兒翻了個底

朝天。李壽長落水之後,一截子木頭正好漂至身前。李壽長好似

撈住了救命稻草,求生的欲望讓他雙手死死地緊抱著浮木,順水

漂流。

他在江水中湍流了幾個時辰,也不知道自己漂到了什麼地

方。李壽長正在絕望之際,又一陣狂風掀浪而來,硬生生地將他

推到了江邊。李壽長心裏一陣狂喜,死裏逃生中鼓足了勇氣,爬

上岸躺在高處便啥也不知道了。

活該他命不該絕,李壽長上岸離江邊不遠處有一座村莊。這

村莊三五十戶人家,大多數搞農業,兼作打魚撈蝦為生。村莊坐

落在大山腳下,村前莊後是一層層的梯土良田。此時正是五月

天,田裏的穀禾揚花吐穗,地裏的玉黍含苞待放。紅高粱就像那

出嫁的姑娘紅羅蓋頭,羞答答地左搖右擺。

村上有一戶人家,丈夫年前打魚葬身在江水中。家中就剩下

寡婦一人,她娘家姓江。嫁給她老公姓楊,於是便稱作楊江氏。說

起這楊江氏來,結婚二十多年一直不見身孕。如今年過四十了,

說什麼也沒有孩子。村裏的人閑來無事總愛瞎猜,有人猜這女人

命硬克夫,自己生不出娃連老公也不放過。也有人瞎想這女人是

白虎星,故意要讓這楊氏一門斷絕香火。

人這一張嘴,好處也有,壞處也有。好處是給人吃飯、喝水,

讓人生存在世上;壞處就是喜歡道聽途說,搬弄是非顛倒黑白。

楊寡婦失去了唯一的親人丈夫之後,這日子過得沒有滋味。

自己一個女人家,除了針工鞋腳、燒茶煮飯之外。地裏活、水裏活

對她來說一竅不通。好在友鄰鄉親對她不薄,幫助她家春種秋收

從來管飯不收工錢。楊寡婦除了內心裏感激之外,自個兒也學著

男人們一樣種田植桑,打魚曬網。

這一天,楊寡婦想著去江邊撒上魚網,撈上幾條魚兒明兒個

去集鎮上賣出錢來買油鹽。快到江邊了,忽然發現岸邊的土丘上

躺著一個人。楊寡婦觀察了半天,原以為那人躺著曬太陽。瞧了

半天不見動靜,好奇地走上前去一看,這才明白了那是落水之

人.昏迷不醒。再仔細一看是一個男孩子。

這是誰家的孩子啊?楊寡婦心裏納悶。誰家的孩子?她猜了

半天也沒有個眉目,心裏一激靈便罵開自己了:我這是犯什麼傻

呀!救人要緊管他是誰家的娃呢。楊寡婦想到這裏,俯下身去首

先用手試探著李壽長的鼻息,感覺出呼吸還有,她才放下心來。

她將李壽長背在背上,再將魚網一塊兒扛上肩,邁開步子往家裏

奔。

楊寡婦年近四十,正值壯年。人生稱之為壯,一是身體健康,

二是精力旺盛。試想這楊寡婦從無生育之苦,身材本質就壯實得

鐵塔一般,李壽長十多歲的少年,重不過百十斤。楊寡婦背著他

就像挎包一樣,行走如飛說不上,一陣風似的回到家裏竟然氣不

喘.汗不淌。

楊寡婦住家在村子的頭一家,離江邊隻不過二裏地。她家獨

門小院,正向房三間。正中是客廳,兩邊是廂房。正向兩側還有兩

環房,環房比正房稍低,左邊是灶房,右邊是牲口圈。當院四周綠

蔭掩蓋,花紅柳綠鬆柏成行。

楊寡婦將李壽長背著進了西廂房,西廂房是閑置房。房間陳

設應有盡有,留待著逢年過節,生日喜慶時家中來客住宿。楊寡

婦先將李壽長平放在床上,用他老公生前的衣服換掉了李壽長

濕漉漉的衣服。不見李壽長醒過來,又去灶房裏燒下一碗薑湯給

李壽長服下去,順便還煮了一碗撈糟雞蛋花,小心翼翼地撬開李

壽長的嘴讓他服下。

過了半個時辰,李壽長“哎呀”一聲呻吟,醒過來了。睜著眼

一看,半點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楊寡婦樂壞了,驚喜地告訴他:

“好嚇人哪,你總算醒過來了,我去江邊發現你昏迷不醒,將你背

進家裏來了。”李壽長聽完她述說了一切,心裏一激靈便想起了

翻船落水的事。記得自己在江水裏抱住了一截木頭,漂呀漂呀,

最後一個大浪打來,把他推到了江邊,然後就啥也不知道了。

楊寡婦等李壽長完全清醒之後,她就問:“孩子啊!你能告訴

大媽多大了啊?”

李壽長此時心情複雜,一想到好心的大娘救了自己,恨不得

認下這大娘為娘親。李壽長聽她問話,眼裏滾動著淚花說:“孩兒

快十七歲了。”

楊寡婦一聽,緊接著追問:“你知道自己的家嗎,孩子?”

李壽長悲傷地回答:“老家發洪水家給淹沒了,母親也給大

水吞沒了,我和爹在縣城經商逃過一劫。爹帶著我去武昌城做

生意,行船至九江翻船了,落水後我抱著一截木頭給浪衝到這裏

來了。”

楊寡婦聽到此處,對李壽長一家的遭遇深表同情。自己的老

公不也是葬身洪水中嗎?不由得同病相憐,看來這孩子他爹生還

的希望渺茫。再聽到這孩子媽也讓洪水卷走了,一股酸楚的心情

讓她忍不住滾落眼淚,說道:“苦命的孩子啊!你要是沒別的去

處,就留下來吧。正好我家沒有孩子,你大叔也是讓江水卷走的。

如果孩子不嫌棄這家,你我母子相依為命吧。”

李壽長死裏逃生,舉目無親正愁無路可走。一昕好心的大娘

要收養他,這好事豈能錯過。李壽長早已念過不少的書,人情冷

暖他雖然經曆不多,但總能看得出來。自從他失去母愛這些年

來,缺少母愛的神經正需要母愛愈合。從天上掉下來一位母親,

救下了他的命,這就是再生的父母。況且自己的爹同時落水.爹

的死活就讓他接受不了。如今真要是爹娘都沒了,自己該如何生

存下去啊!

楊寡婦動了惻隱之心,同病相連讓她生出了挽留李壽長共

度日月,相依為命。這想法對一位守寡之人來說,孤寂的心理是

多麼地渴望著身邊有一位親人啊!結婚二十多年來,她哪一天哪

一刻不想著自己有個孩子啊!偏偏這想法事與願違,苦等苦盼了

二十多年結果落了空。到頭來連做伴的丈夫也失去了。她一想到

這些,淌下了多少眼淚不說,心裏邊一直在自責。人說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她時常捉摸,是不是自己生不出娃遭受到神的懲罰,

讓她早早地失去了丈夫?

暫時放下楊寡婦救人一事不說。小小的村莊誰家裏有個什

麼動靜,不消片刻功夫便會沸沸揚揚地傳遍。人常說:缸口能封

住,這人口是封不住的。楊寡婦從江邊救人時說起,匆匆忙忙地

跑回家以為別人不知道。但是早已讓一個小孩子看到了。孩子

小,好奇心特別強,當他瞧見楊寡婦背著一個大男孩往家跑,人

小鬼大地便覺得這事太奇怪。奇怪的是寡婦家原本就沒孩子,大

男孩竟讓她背回了家裏。小孩子無異於發現了新大陸,神色慌張

地跑回家去告訴了他娘。

這小孩子不是別人,正是楊寡婦家鄰居的孩子。楊寡婦背著

李壽長隻顧著往家跑,身邊發生了什麼事一概不去過問。也不會

顧及到是不是有人發現了她。心裏裝著救人要緊,誰也不會分出

心思來去考慮那別的問題。

偏偏這小孩子的媽是出了名的消息靈,嘴快腿腳也快。一聽

說這件新鮮事,哪裏還閑得住,消息靈這媳婦丟下家務事便跑出

門,腳不沾地挨家挨戶地傳遞消息:“老天爺!楊寡婦背了個兒子

回家呢!”

楊寡婦背兒子!寡婦哪來兒子?一連串的問掀起了大波瀾。

小小山村裏的人,誰家裏出了什麼事,誰也撂不下,是真是假?一

看就明白了。

人們不約而同地去楊寡婦家,村子裏的族長也揣著疑惑的

心情來了。楊寡婦家從結婚到現在,二十多年過去,空前地熱鬧

這還是頭一次。頭一次全村的人懷著好奇心,前前後後地湧進了

她家。前院後院、屋前屋後,到處站滿了好奇的人。

族長是一個村的權力的象征。人們一見族長也來了,一個個

主動地給他讓出了道來。族長自己也氣派十足地挺胸闊步徑自

跨進了楊寡婦家。

楊寡婦一見族長親自上門,又瞧見院裏院外地站滿了人。心

裏竟然不知道外邊發生了什麼事。族長跨進家門,明理的人都知

道是來了解事兒的。楊寡婦心明眼亮,一見族長走進家門,熱情

地招呼著:“族長稀客呀,快請坐,我給你泡茶。”她一邊給族長讓

座,一邊忙不迭地給族長泡茶。

李壽長原本躺在床上,一見門外邊來了那麼多的人。又見族

長也走進房來,慌忙從床上坐起身來。

楊寡婦給族長遞過了茶,抬頭一見李壽長欲下床來,關心地

跑上前勸道:“孩子啊,你躺著吧,等到你身體恢複了想蹦想跳有

時間。”

族長是否聽明白了什麼,又是否覺得這件事一定有隱情。族

長呷過一口茶,故作咳嗽數聲,開口問道:“楊家媳婦,你這是怎

麼回事啊?不妨將細節說說吧,讓大家心裏也有個底啊。”

楊寡婦見族長過問此事,況且這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於是她坦誠地將事發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了一遍。而且她說話

時聲音很高,響徹全院,院裏院外的人都昕清楚了原來是這麼一

回事。那她這是助人為樂,一瞬間無不對楊寡婦肅然起敬。

人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不由得紛紛議論開了。

有人說:“這孩子命苦,沒有媽連爹也沒了。”

也有人說:“這娃命大,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還有人說:“楊寡婦心腸好,老天給她賜了個兒子。”

更有人建議:“一個是寡婦,一個是孤兒。既然走到一起了,

一個沒娘親,一個沒孩子,多麼難得的巧合啊!夭遂人願,組成一

家親該多好呢。”

人這張嘴生來便是用著表達語言的,發表出來的語言又是

由心裏邊支配的。人心各異,支配出來的看法自然不盡相同。正

是這不盡苟同的看法才會產生出各持己見,正因為各持己見自

然而然出現這七嘴八舌。

族長不愧是族長,不然如何地去取信於人而又去製服於人。

族長聽完了楊寡婦實情彙報,一不急著表態,二不道出看法。他

在尋思,在思索,在參考,在斟酌,如何對這件事去獨到見解。族

長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樣,足以令人唯首是瞻。族長一邊喝茶,一

邊閉目晃腦,矜持了好一會兒,這才問:“我說楊家媳婦,你對這

事怎麼想過呢?”

楊寡婦猛不丁聽見族長問話,又不知這問話裏邊意欲何指。

她沉默了少許,小心地回答:“還沒想到這一層呢,族長你是一村

之主,正想著要去請教你老呢。”

族長何等人物,一村之長。張王李趙誰家的門朝什麼地方

開,誰家裏的主事人心底怎麼想如何能騙過他的目光。一聽楊

寡婦回答得話模棱兩可,嘴上沒講出來“你哄鬼呀”,瞧你楊寡婦

屁股一翹,我就知道你想拉屎撒尿。你蒙別人不知道,你心裏邊

那小九九我還不清楚你呀。族長暗裏怨著楊寡婦圓滑,明裏又清

楚這楊寡婦是在給他留麵子,別有用心地往他臉上貼金。這不是

正好能在大眾麵前讓他出一次風頭,露上一次臉的好機會嗎?

族長故作謙虛地幹笑了兩聲,然後采用相商的話問道:“楊

家媳婦,你要是真覺得這孩子可憐,何不如收作義子好好地對

待?”

楊寡婦一聽族長道出這話,又聽他這忘乎所以有意成全一

樁好事。這機會難得,二十多年來不就是盼著有人叫一聲媽嗎?

楊寡婦心裏樂開了花是一回事,畢竟這回事隻不過是她一廂情

願。真正的主事的是孩子本人,孩子的心思誰知道他是如何想

的?楊寡婦正礙於情麵不好直接開口認義子,有族長這一牽線

不正是有機可乘嗎?楊寡婦又想:欲速則不達,借用族長出麵說

話,或許能溝通母子的情誼。於是她回話道:

“族長啊,你老說到晚輩的心上了。何嚐我不想身邊有一個

兒子呢,到老那一天連一個出殯的孝子都沒有誰願意啊。隻要孩

子他願認我做幹娘,我發誓對孩子視如親生,任勞任怨地好好對

待他。”

族長候的就是這句話,也明白這楊寡婦惦著的也是這句話。

這話已經當眾挑明了,族長便可促成一樁好事,他問李壽長:“哎

哎,我說你這可憐的孩子,家沒了,爹娘也沒了。楊家媳婦能救你

回到家,這也是上天的意思。不然哪有那麼湊巧是她發現了你,

又救活了你,你說是不是緣分呢?你大老遠讓江水衝到這裏來,

這也是神的旨意安排你母子倆見麵。乖娃啊,你已經是大娃了,

沒爹沒媽的日子總不是人過的。楊家媳婦救了你,正是她身邊缺

兒少女老天才同情她救了你。我問你,不知你願不願意認下她做

幹娘?”

李壽長聽完了族長深明大義的一番話,再也躺不住了,從床

上翻身躍起,跳下床來,走到楊寡婦身前雙膝跪地,哭著大喊了

一聲:“媽——”

楊寡婦淚飛泉湧,她歡喜不盡地驚呼:“快起來吧兒子!”

真個是——

無私奉獻動天地,坦誠待人神鬼靈;

非親非故何足懼,用心換心情最真。

話說楊寡婦盼了二十多年,苦等苦盼總想著有一個兒子。二

十多年來,她希望落空,人到中年又失去了丈夫。

人們不是常說;天無絕人之路。不知這楊寡婦哪輩子燒過高

香,命不該絕從江水裏給他送來了一個兒子。兒子李壽長幸遇楊

寡婦得救。李壽長媽沒了爹也沒了,傷痛至極的心靈,老天爺給

他安排了一位母親,恰到好處地解了他災難之危。

李壽長一聽有人收他作為義子,這無異於雪中送炭,讓孤寂

的心靈得到了溫暖。楊寡婦從背回李壽長,一直心情沒有平靜過

想做媽。李壽長心誠無瑕地大叫她一聲媽,幾十年的夢想一旦變

成了現實,讓她嚎啕大哭起來。人們都知道這楊寡婦老來得子應

該高興才是,不明白她這哭什麼。大家正百思不得其解之際,楊

寡婦聲淚俱下地告訴眾人說:“謝謝大家關心,謝謝老天爺成全。

打往後,兒子也是村裏的人了。大家夥友鄰鄉親的,我的兒子有

不對的地方希望眾位鄉親多多關照啊!還有尊敬的族長,兒子願

認我這個娘,我這當娘的一定不會虧待兒子。話說到此,既然我

有兒子了,該不該給兒子取個名呢?”

族長手捋胡須,轉動著老眼沉吟少許。神情肅穆地表態說:

“楊家媳婦,你這想法對著呢。有娃自然要安上名姓,不然如何稱

呼啊?”族長講到此處,轉過頭去問李壽長:“好孩子,你有名字

嗎?叫什麼?”

李壽長聽族長問話,自己認真地回答:“先生,我有名字呢,

我爹姓李,我叫李壽長。”

族長撫額欣慰地讚道:“李壽長,好名字,大難不死必有後

福。好孩子,如今你認下了娘了,你就是你娘的頂天柱了。既然

你認了這個家,家有家規,族有族規,暫時委屈你改一姓吧,不改

姓怎麼立香火啊!我看這樣最好,你在李家的時候就是李壽長,

過繼到楊家來了就叫楊壽長吧。你願意嗎孩子?表個態吧。”

李壽長落難之人,親情的企盼比什麼都重要。不就是改個姓

嗎?自己的爹沒了,媽也沒有了,有個娘親多幸福啊。李壽長一聽

族長所說,心悅誠服地滿口應諾:“我聽先生的,就叫楊壽長吧。”

族長見楊壽長同意了,滿心歡喜地告訴楊寡婦:“聽見沒,過

繼為子已經成立。鄉親們都打心裏替你高興。楊家媳婦,這是天

大的喜呀!你也該給鄉親們表示表示呀!”

楊寡婦心裏甜著呢,不用思考便回答說:“眾位鄉親父老,明

兒個家設小宴,屆時請大家一醉方休,大家說好不好?”

歡樂與喜慶是分不開的,人們為楊寡婦收下義子沒一個不

替她高興。特大的喜事自然少不了慶祝一番,這也是表達眾人

的一番誠意。楊寡婦設宴請客,天經地義。全村人熱烈捧場,人之

常情。當時便有村子裏的主廚王四走出來對楊寡婦言道:“楊嬸

如果用得著我王四,我王四願盡全力為楊嬸免酬主廚喜宴。”

王四這人,眾所周知是村子裏唯一的烹飪高手。村子裏誰家

裏紅白喜事,總是離不了王四去主廚。今日王四帶頭主動請纓,

平常日子裏做他下手的搭檔賴三、黃七兩廚師也一同挺身而出

願為楊嬸免費服務。

楊寡婦如今有兒子了,一瞬間再沒人稱她寡婦了。不是人們

改口太快,人生這場戲變化太快了。快得讓人捉摸不透,變化無

常。

親幫親,鄰幫鄰,這話不假。楊江氏受到村人們的關懷心情

無比激動,人們聽說楊江氏接收義子設宴待客,村子裏又同來三

個小夥,一個麻五,一個盤七,還有一位叫丁頭的青年,三個青年

正在高興頭上,異口同聲地向楊江氏請命:“楊嬸嬸,設宴請客要

幫工嗎?跑腿打雜的算我們的。”

人形光彩的楊江氏,樂不可支地一邊滿口應承著:“好啊我

正需要人手呢,你們去鎮上一趟,代勞給我買回家米、麵、油、鹽、

醬、醋、糖、茶酒來。家裏邊雞鴨鵝魚樣樣有,少不了你們跑腿打

雜的。豬圈裏豬肥羊壯,殺豬宰羊也全靠你們了。明兒個,全村

的父老鄉親一四六九請到寒舍飲酒敘茶。”

楊江氏興高采烈地講完了一番話,喜衝衝地去東廂房裏取

出來一遝子錢。當著眾人的麵交給族長說道:“他叔,這錢你給

我管著,怎麼安排怎麼花你是行家,你叔念在我孤兒寡母成家的

份,請叔給我家操一份心吧。”

族長見楊江氏將錢托他管理,心裏感到很榮幸。雙手接過錢

來高興地對眾人言道:“楊家媳婦瞧得起我,這事當仁不讓我管

定了,管好管徹底,讓楊家媳婦滿意。”轉身又對楊江氏說:“家裏

有紙筆墨硯嗎?搬出來我要立個賬戶,詳詳細細地要將收支情況

記錄在案。”

楊江氏一邊回答著:“有呢。”一邊重新跑回東廂房取來紙筆

墨硯。族長正襟危坐,首先將管理的錢款數目記錄在賬上。然後

發號施令,誰去買油,誰去打酒一一備案可查。族長坐鎮指揮,村

裏人誰敢不從。殺豬的、宰羊的、跑腿的、打雜的數著誰誰去.沒

點著名兒也爭著去做。

眾誌成城,蓬柴火焰高。楊江氏舉行招子慶祝宴,真個是人

人動手,喜氣衝天。到了第二天,全村人男女老少全部上陣來道

賀,不過百十人的村子,酒席擺了十多桌。楊江氏當院安排不下,

就安排到了街上,沿街兒飄散著酒菜清香。慶祝宴別具風味,人

們歡聲笑語,開懷暢飲。鞭炮聲震耳欲聾,熱熱鬧鬧了一整天。

打這以後,楊壽長對楊江氏盡心孝敬,媽前媽後的侍候周

到。楊江氏對義子真個是愛子心切勝過自己親生。這楊壽長原

本不是懶惰之人,見啥都想學啥。農田稼穡,水中打魚總喜歡向

人討教。村子裏的年輕人,都願意和他交朋友。見楊壽長聰明好

學,誰都願意幫助他。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間三年過去了。楊壽長二十歲了,二十

歲的小夥子長得一表人材。他這三年在農村裏學到了不少的東

西:春種秋收,楊壽長成了一位種地的好手。撒網捉魚,他也竅門

特多。最可喜的是,三年來在江水裏浸泡,在波浪中生活。如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