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感應篇(2 / 3)

楊壽長潛水功夫了得,一口氣能跑出江水二三裏地。楊江氏有了

兒子,家景一天天地好了起來。瞧著兒子長大成人,楊江氏開始

要替兒子的婚事操心了。可惜這小山村屈指可數,誰家裏是兒是

女就那麼幾個。有女子的人家,不是年齡太小便是模樣兒相不

中。楊江氏老年得子,兒子又對她百依百順。可想而知,選擇不好

兒媳婦她說什麼也不樂意。偏是這小山村裏地處偏僻,差不多與

世隔絕。真要選一位好媳婦,的確是讓人難上難。

這一天,農村正值收秋季節。楊壽長從地裏將收割下的玉米

挑回家中,等不得吃過午飯。天氣炙熱他受不了,對楊江氏說:

“媽!我去江水裏泡一下涼。”

楊江氏自然是清楚兒子的習慣:一到熱天總喜歡去江水裏

泡泡。楊江氏知道兒子的水性好,隻好點頭同意:“兒啊,想去就

去唄,媽這就燒午飯,最好你快去快回噢。”

楊壽長笑著說:“媽,您就放心吧!兒子隻泡一小會誤不了吃

飯大事。”說罷,快步出門去江邊了。

最熱不過三伏天,太陽像一團火,熊熊烈烈地燒烤著大地。

大地裏的蟲給熱得不斷嘶鳴,蟬躲在樹枝上高聲鼓噪。長一聲

短一聲地“熱——熱——”,讓人刺耳。

楊壽長剛小跑著到了江邊,脫掉上身的馬褂,下身的短褲,

腰間隻留下一尺布的三角褲。正待要跳人江中,倏然間江麵上

駛過一條小船。楊壽長不意間發現那小船遭受到一個巨浪打來,

駛船的艄公來不及避讓,眼睜睜地便讓那巨浪兜底兒掀翻了。楊

壽長顧不及多想,救人要緊,躍身一跳,一個猛子紮入水中遊至

那落水船邊。

楊壽長水性極好,鑽出水麵便見著了一女子在水中掙紮。他

甩開胳膊,一伸手抓住那落水女子。一隻手往江邊劃拽,眨眼兒

功夫便將那女子救上了岸。楊壽長將女子倒放在河堤上,讓她不

斷地往出吐著水。放停之後,轉身見那艄公也救著一人上了岸。

楊壽長問艄公:“船上還有人嗎?”艄公說:“就此二人,讓你救下

一位,實在感激不盡。”艄公救的那人也是位婦女,她跟艄公是同

鄉,此行要去黃岡會她丈夫。她丈夫在黃岡多年,兩年沒回家了,

包下了艄公的船。但艄公說:“這年輕女子我不認識,據她講她要

去武昌,央求我捎她一段路。我想此行不去武昌,不打算捎她,是

我這同鄉婦女瞧她可憐,讓我帶她一程。誰想到船行不久便遇上

這事,我真要好好地感謝你見義勇為呀。”

楊壽長沒往這上邊想,他在擔心這事如何收場。忍不住憂慮

地問艄公:“謝謝就不必提了,如今你打算怎麼辦?”

艄公一臉苦相地說:“我也不知道該咋辦好了。我所救起的

是我的同鄉,又是我的東家,隻好另想辦法送她去黃岡。至於這

位落水的姑娘。一是不知道她來自何處,我也沒收她的船費,全

是因我東家心生憐憫。如今船沒了,我也沒法捎帶她了。再說她

家住哪,人又去哪,我都一點也不了解啊!”

楊壽長聽完艄公一番話,覺得這話合情合理,看來這件事真

讓人棘手難辦。他看著兩個昏迷不醒的落水者,曝曬在陽光下總

不是辦法。轉念一想,做好事要做到底,於是笑著對艄公說:“你

看這樣行不,先將落水之人搬至我家裏,我家離這不遠,待她們

醒過來之後再作打算,行嗎?”

艄公連連說好:“這辦法好,謝謝你,我聽你的安排。”

楊壽長穿好衣服,倆人一人背著一個落水者,相跟著回到了

家裏。

楊江氏候著兒子回家吃午飯,等了又等總不見兒子的身影,

平常時,兒子總有習慣去江邊泡一會澡。說是去一會便是去一

會,今兒個這長時間了不見兒子回家吃飯。楊江氏心情發急胡思

亂想:他會不會出什麼事啊?究竟出了什麼事,自個卻說不上來。

楊江氏心裏清楚,兒子一定不會在水裏有事,憑兒子三年來在浪

裏的功夫,村子裏水性好的人也對兒子刮目相看。兒子遲遲不見

回家,那一定是讓事給耽誤了。

楊江氏門裏門外地翹首以待,正在胡思亂想之際,瞧見兒子

回來了。不出楊江氏所料,兒子真的是讓事耽誤回家了。楊江氏

遠遠地瞧見兒子背上背著一個人,緊跟後邊一位陌生男子同樣

地背著一個人。兒子走前,陌生人跟後,兩人沿著小徑衝著家裏

跑來了。楊江氏心裏暗叫一聲:“不好!”躥出門去朝著兒子回家

的路上奔過去了。

楊壽長背著落水姑娘領頭正朝著家裏跑,快到家門口了,見

他母親奔了過來,他高聲嚷道:“媽!快去燒薑湯,落水人……我

背回來了。”

楊江氏聽兒子道明了原因,不用說救人要緊,她馬上折轉身

一路小跑著奔回家裏,立刻去廚房燒薑湯,豎著耳朵聽見院子裏

有腳步聲。又跑出來對兒子嚷道:“兒子,快將落水人放床上,媽

這就送薑湯過去。”

楊壽長一邊應了一聲:“媽,我知道該怎麼做。”回頭又對艄

公說:“你將她送東廂房,我送姑娘去西廂房。”

東廂房與西廂房,中間隔著一間大客堂。楊壽長與艄公背著

落水人走進客堂後,倆人分開東西廂房將落水人放在床上。楊江

氏急匆匆端來了兩碗薑湯,一進客堂便嚷:“薑湯來了!”楊壽長

與艄公一同聽見嚷聲,先後奔出廂房接過薑湯進屋了。

楊壽長又對媽說:“媽!你去東邊照顧一下吧,西邊這落水人

我會照看好的。”

楊江氏見兒子做好事,打心裏邊特別高興。她一邊應著:“娘

知道了。”一邊匆匆忙忙地奔進東廂房裏去了。

楊壽長一直不見落水人清醒過來,正愁如何才能給她灌下

薑湯,楊江氏叉從東廂房過來,一進門就說:“你愣著幹嗎?撬開

她的嘴慢慢往嘴裏喂嘛。”她邊說邊跑上前,用勺子撬開溺水者

的嘴,再用另一隻手用勺子往嘴裏邊送著薑湯。

楊江氏一邊喂著一邊說:“你們倆都不開竅。東廂房我給落

水人喝過薑湯,料定你這邊也是束手無策,果然不出我所料。”楊

江氏將碗裏的薑湯讓昏迷者服下後,這才鬆下心情來喘了一口

氣,唉歎著:“倆人命大,搶救得及時,不會有事的。”她正在自我

安慰地嘀咕著,艄公跑到門口驚呼著:“我東家睜開眼了,問我這

是昨回事呢。”

楊江氏正想回答什麼,落水的姑娘也醒過來了。她自語著:

“我這是在哪兒呀?”楊壽長發現她醒過來,驚喜萬分地回答著:

“你沒事了,這是我的家呀。”

女孩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吃驚地瞪著大眼,皺著秀眉

不解地問:“為什麼呀?我為什麼在你家呀?”

門外的艄公見女孩能講話了,興奮地跑進房裏直奔床前說

道:“你不是坐我的船嗎?船翻了,我不能一下子救倆人,是這小

兄弟救了你。”

女孩明白了,這家是救命恩人的家,原本應該感到高興才是

倏然間卻淚流滿麵地哭了起來。

楊江氏不知道女孩為什麼哭,錯以為這環境不好讓她吃驚。

一見女孩淚流滿麵,心疼地說:“孩子,你別哭呀,你這一哭讓人

心裏怪難受的。孩子啊!你不用怕,進了這家就當是你自己的

家。有什麼不開心的話你告訴大媽吧,大媽我決不會袖手旁觀。”

楊壽長見女孩哭開了,不明白她為什麼哭。是不是她餓得難

受呀,他對楊江氏說:“媽!你給她們煮點吃的吧,晌午都過了,一

定是餓壞了。”

·楊江氏一聽這話有道理,恍然大悟地說:“哎呀呀你瞧我這

人,中午的飯早已煮好了。我再去添兩樣菜,一大家子都夠用

了。”她正準備起身出屋,東廂房落水的婦女已經起床了。聽見

西廂房裏有人說話,慢慢地走到了門口,一對深疑的目光衝著屋

子裏問:“這是誰的家呀?我怎麼會在這兒呢?”

躺在床上的女孩一見同船的婦女,高興地坐了起來……

真個是——

天災人禍難料定,危難之中有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死裏逃生總是情。

上回書說到,楊壽長從江中救回落水女子,她死裏逃生從昏

迷中醒過來,知道自己坐船落水,但撿回了性命。按理說從災難

中逃過一劫,應該感到慶幸才是。殊不知姑娘情緒反常,反而大

哭起來。

楊壽長不明白她為什麼哭泣,難道自己救她做錯了?楊壽長

的母親同樣地心生詫異,想必這女子餘悸來消一時半會難已適

從。還有那撐船落水的艄公,包船的主婦。一屋子人都不明白女

孩為什麼不說感謝的話相反痛哭失聲呢。

落水姑娘哭過一陣之後,坐起身來淚水未幹,一下床便跪在

楊壽長麵前說:“謝謝你們搭救之恩,小女子活著與死去都沒兩

樣。”

楊壽長猝不及防這女孩衝他下跪,更想不到這女孩說出這

讓人納悶的話。他無所適從,正不知道如何應付。楊江氏跨前一

步,慌忙從地上扶起女孩好言相勸:“我說閨女呀,心裏有什麼不

快就講出來吧。這屋子就當是你的家,我們都是你的親人。”

落水女子站定身後,感激涕零地衝著楊江氏叫了一聲“娘”,

哽咽著又是一陣抽泣。過了好一陣,努力控製住悲傷情緒自我介

紹:

“小女子姓傅,名叫秀蓮。打小時便失去了母親,父親為了我

沒有再續弦。五年前,父親去武昌做生意,從此便很少回家,將我

寄養在舅父家中。一年前,舅父舅母相繼過世,我爹兩年多來音

信皆無。我表兄不是好人,見我父親不管我,從舅父舅母過世之

後,對我百般虐待不說,三天前將我賣進了青樓裏。就在從家去

青樓的路上,有一片蘆葦塘,我借解手之機逃離了虎口。一直不

敢回家,順著江邊逃生。

“我知道我的父親在武昌城,在武昌什麼地方全然不知道。

想著我的命這麼苦,真想投江自盡了卻殘生。今兒早上我在江

邊碼頭徘徊,發現艄公帶著一位大媽乘船,我便想到了我爹,想

去武昌城找找。殊不知船家不去武昌,我身上又沒錢。乘船的大

媽心地慈悲,讓艄公捎上我一段路再作打算。並且對艄公說,行

程費用她負責。

“上船之後,一路上我心裏快活極了。兩眼陌生的我,逃生在

外便遇上了好人。我正在盤算著到了黃岡我又該咋辦,那裏離武

昌還有多遠我也不知道。好心的大媽見我愁容滿麵,就像看透了

我的心思一樣問我:乖娃呀你去武昌幹嘛呀?我見大媽對我好,

實話告訴大媽去找我爹。大媽疑惑地問我:你爹怎麼不接你去

呀?我隻好實話實說:兩年多了沒信息。大媽替我擔心,問我知道

我爹的住址嗎?我搖頭說不知道。大媽心裏著急,說:你知道武昌

多大呀,不知道地址怎麼找人啦!我和大媽正聊著,一個大浪撲

來,便啥也不知道了。”

傅秀蓮姑娘邊哭邊說,把經過陳述了一遍,屋子裏的人聽完

她的遭遇都氣憤不平。首先楊江氏表態了,她氣憤地勸說秀蓮:

“好閨女呀!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閨女真要是沒有去處,暫時

居住在我家。穿衣吃飯你不用愁,找你爹的事咱們慢慢地從長計

議。”

第二個說話的是楊壽長,同病相憐的他迫不及待地吐出了

心裏的話:“我媽心地善良,一定不會虧待你。”他說完這話,差點

把自己與母親的來龍去脈都說出來,一想到義母對自己的好.忍

不住繼續補充了一句:“好妹妹留下吧,我會對你比親妹妹還親。

妹妹想打聽你爹,等農忙過去我陪妹妹去武昌好不好?”

艄公第三個表態,他極力支持楊壽長母子倆的看法。打從聽

完了女子不幸遭遇之後,真替她孤身一人大海撈針去找父親捏

著一把汗。他直率地說:“你就留下吧,你遇上了好人家。”

包船的主婦第四個說話,她到這會兒也抖開了自己的身世:

“你們大概不會知道我是誰,當著大家的麵我就自我介紹。我姓

丁,娘家姓任,人們都叫我丁任氏。我的兒子在黃岡縣衙做事,兒

子媳婦有孕在身快臨月了。船家是我的同鄉,我看女子行跡可

憐,於是便願意捎她一程。今兒個明白了傅姑娘的遭遇,我看還

是留下的好。這是一處好人家,母子倆都講得對。暫時棲身下來,

尋找父親的事隻好從長計議了。”

艄公見丁任氏道出了心意,接著補充說:“好主意,我看這方

法最好。那武昌城人生地疏,你一個女子人海茫茫身單勢薄如何

去尋人。有這樣一位好青年願意出手幫助,真是難得的好機會。

我們能夠從死裏逃生,有幸認識這也是前世修結菩薩顯靈。好女

子就認命吧,如今我船也沒了。收人錢財替人消災,我隻好帶東

家另想辦法去黃岡。”

楊江氏最後又說:“這事就這麼定了,丁家姐有事在身不作

強留。既然來到家了,今兒個湊湊合合地住上一宿。盡我地主之

誼,明兒個吃過早飯再送你們倆上路。”楊江氏言盡於此,恍然大

悟地又接著說:“瞧我這人咋地了,光顧了說話,吃飯這大事也給

忘了。請吧,去客堂入席就坐,先湊合一頓午餐,到了晚上再好好

地招待你們。”

一行人走出廂房,到堂屋裏邊餐桌前坐定。楊江氏從廚房裏

搬出來已經燒好了的午餐,再從家裏邊搬出來自己做的鹹菜,午

餐就這麼湊合地吃了。這一頓飯大概是大家都餓了,一個個吃得

香,喝得甜,互道寒暄心情都很好。

楊江氏一言既出,講好了晚上好好地招待來客。午飯用過之

後,已到了未牌時分。她拾掇完灶具餐具,又忙不迭地為豐盛的

晚餐準備開了。

丁任氏家庭主婦,原本就是烹飪好手。一見楊江氏盛情待

客,自個兒也主動幫著楊江氏忙裏忙外。傅秀蓮也是農家女子,

從小失去了娘,在舅父家中也不是吃閑飯的。見兩位大媽有說有

笑地為晚宴忙碌著,自然也主動地幫助做廚摘菜,洗菜,三個人

忙得不亦樂乎。艄公也不是閑耍的料,他陪著楊壽長一塊兒去江

邊打回來鮮魚,兩人同樣加入了晚餐的奏鳴曲。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話說得恰如其分。你瞧這一家子總

動員為晚餐出策出力,還未進餐那做廚、幫廚的快活心情就讓人

樂不可支。一屋子的歡聲笑語。活躍的氣氛便讓人心情舒暢,

歡樂無邊。

時光總是悄悄地流逝,一眨眼功夫天黑了。掌燈時分,滿桌

子的菜肴花樣百出,味香撲鼻。這一頓豐盛的晚餐,真個是吃得

美、喝得甜,歡聲笑語不斷。相互禮讓,互訴衷腸。這一頓晚餐用

畢.吃吃喝喝的月上枝頭,說說笑笑的星鬥滿天。

是夜人寢無話。天色微明,第一個醒來的是楊江氏。她睜開

眼,首先想到下廚做早飯。為客人餞行,她又籌劃開了做一頓好

吃的早餐。她不想驚動客人,輕輕地溜身下床。殊不知這無聲的

行動,同樣地驚醒了同床的另外兩人。丁任氏和傅秀蓮姑娘都是

好勤之人,同樣沒有睡懶覺的習慣。身為女人,燒茶做飯是頭等

大事,起早睡晚,日久天長養成了習慣。

主人楊江氏起床後前腳一走,後邊丁任氏、傅秀蓮也先後起

身下床。三人前後相繼去了廚房,幫助楊江氏做廚燒飯。人要是

心無雜念,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互相幫助其樂融融。

東廂房裏的楊壽長更沒有睡懶覺的習慣,早已下床來為灶

房裏邊的水缸裏挑滿了水。客人艄公自然也不願閑著,楊壽長一

下床他便跟著下床了。艄公一見當院放著一堆劈柴,一聲不吭地

便開始幹起來。

不是一家人,親如一家人。雖說短暫相聚,給人留下的是美

好的記憶。吃早飯了,分別在即,又是一番別具風味地互相道別

的關懷語言。用罷了早餐之後,艄公和丁任氏急著趕路,如今船

沒了,倆人結伴改從陸路前行。楊江氏母子倆還有那留下來的傅

秀蓮,三人一直將二人送出村子,十裏相送至官道上才依依惜

別。

送走了丁任氏和艄公,楊江氏隨同兒子將傅秀蓮接回家中。

到家坐定之後,楊江氏主動地與秀蓮姑娘套開了家常:

“閨女啊!大媽身邊又沒兒女,隻要閨女不嫌棄大媽,大媽一

定會對你像親生女兒那樣地好。”

秀蓮聽了心裏一愣,聽起來這話怪怪的:楊壽長不是她兒子

嗎?怎麼會說她沒兒女呢?她鬧不明白大娘何出此言,不明白也

不便去問。

楊江氏也認為自己說得不清楚,為了讓秀蓮明白,她說:“你

不知道,大媽這命不好,也可能是上輩子沒做下好事,這輩子大

媽倒黴透了。我從嫁為人婦二十多年,從來就沒育下一子半女。

命運不濟呀!我隻好修來生,做好事,爭取下輩子有個好活法。誰

料想禍不單行,五年前我那當家的也葬身江心。這一下我變成了

孤老婆子了.三年前我去江邊打魚撿回了這個兒子,就是壽長,

是給江水衝來的。”楊江氏說到這裏,眼裏噙滿了熱淚.滾滾而

下。

傅秀蓮一見楊江氏哭開了,深表同情地勸說:“大媽你別哭

啊,楊大哥挺好的人。我要不是楊大哥相救,也許我早已置身魚

瘦了。”

楊江氏用手抹去淚水,欣喜地自語著:“我兒子心腸好.對人

忠誠厚道。如今都二十歲了,要給我兒子娶個媳婦,卻一直找不

到。當媽的心裏有愧呀,啥時候才能了卻我的心願呢!”

傅秀蓮目睹著楊江氏悲喜交集的模樣,恨自己沒辦法去勸

說她。這下她明白了,大媽無兒無女,而且大媽愛子心切……可

自己除了愛莫能助,沒有好辦法呀。沉默少許後,她勸楊江氏說:

“好媽媽,你老人家不嫌棄我,這家我就住定了。”

楊江氏聽傅秀蓮這一表白,怔了一下收住淚水,歡喜不盡地

說:“乖女子呢,大媽心疼還疼不過來呢,你要真認這個家呀,我

一定當你親閨女對待。”

一言為定,傅秀蓮住下了。一家三口三姓人,三姓人組成了

一個家。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私心雜念。有的是患難相識倍感親

切,歡樂的笑容與和睦的氣氛。

鬥轉星移,一轉眼一年過去。和睦團結的家庭日子過得真

快,楊壽長二十出頭了,傅秀蓮也年滿十八歲了。人常說:日久生

情。一家子朝夕相處,患難與共。楊壽長與傅秀蓮從認識中走來,

在患難裏相交。大男少女天天相互磨合,自然流露出互相傾慕地

產生了愛意。

楊江氏這一位當媽的,過來之人自然清楚青春男女那回子

事。兒子與女子眉來眼去,日趨情濃的卿卿我我豈能逃過她的眼

睛?一年多來,楊江氏對兩個孩子的表現時常瞄在眼裏,記在心

中。一天一天,日積月累的心思變成了一塊心病。一年過去,楊江

氏有心成全倆異姓兄妹組成百年。這一天.正好是傅秀蓮年滿十

八歲的生日。楊江氏別出心裁地備下了酒席,請來至親好友到家

赴宴。楊江氏事前給族長透了信兒,希望族長代勞在酒宴上主媒

這段姻緣。

傅秀蓮十八歲生日這天,楊江氏設宴祝賀。族長受邀在先,

同樣如約出現在慶賀宴席上。一通好言美意地向當事人祝酒之

後,酒至半酣,族長起身講話了:“在座的鄰裏鄉親,今天老朽有

一事相商。借此大家向秀蓮姑娘祝福生日快樂之時,我想向大

家宣布一件喜事。這件喜事由我主媒,成就一對有情人修成百年

之好。秀蓮到咱們村上生根開花一年多了,一年多來有目共睹她

與壽長兩人情投意合。不難看出,這一對有情人是老天的組合,

老天有心成全二人才讓二人走到了一塊。人的意誌不能夠違背

天意,看在二人恩恩愛愛的麵子上,我做了這樁媒。希望在座的

親朋好友大家一條心,讓這一對有情人早日開花結果。”

族長主媒話音落地,滿座皆驚,沒一個不讚成這門親事好。

眾口一詞二人情投意合,一致認為這喜酒越快越好,讓全村人再

熱熱鬧鬧地樂上一樂。族長歸納眾人的見解,審時度勢地宣布:

“再過幾天便是中秋節了,萬家團圓之時玉成這一對鴛鴦勢在必

行。楊家媳婦,你最好提前做好思想準備。”

族長表完態,好一位秀蓮姑娘一直沉默不語,羞得紅著臉、

垂著頭。當族長問她話:“對這門親事有何意見?”秀蓮隻道了一

句:“我聽你們的。”最後由族長拍板舉婚在八月十五,秀蓮羞紅

滿麵,喜在心頭再也坐不住回臥房藏起來了。連日來,秀蓮的心

裏一直無法平靜。想不到相處一年多的救命恩人,~瞬間變成了

未來的丈夫,你讓她如何能平靜得下來?

楊壽長這小夥子,與秀蓮生活一年多來逐漸地對她產生了

好感。早有此心幻想著能娶秀蓮做媳婦該有多美好,痛苦的思

念一旦變成現實,又真讓他喜出望外。當他明白了八月十五舉行

婚禮,傅秀蓮即將成為自己的妻子,喜得他日夜裏心神不安。不

知道有了老婆該如何去對待,甚至連如何地去稱呼也讓他犯難。

人這一生,從小長大。男婚女嫁,贍老養小,一成不變地沿襲

至今,誰也無法改變。

年年有個中秋節,八月十五月最圓,楊壽長娶新娘子,新娘

便是傅秀蓮。兩個不同命運的人走到一起真不容易。但兩個人

都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老天有意組合,讓一對年輕人玉成百

年。不能說沒有神的幫助,才會出現那良緣巧遇來。

結婚是人生大喜,八月十五這天,慶祝是空前盛大的,場麵

是熱烈的。你看,那人來人往喝喜酒之人,誰不是煥然一新,穿紅

著綠,麵帶笑容歡天喜地。你聽那鼓樂喧天,鞭炮聲震耳欲聾,門

前屋後到處貼滿了大紅雙喜。那場麵喜人,笑聲不斷,一對新人

拜天、拜地、拜爹娘,送人洞房,從此改寫著人的一生。

有道是——

良緣美配天注定,陰差陽錯不由人;

今生姻緣前世修,悲歡離合總是情。

話說李德章收留落魄之人傅有才共同營生。相處數年倒也

相安無事。李德章打從落水逃生之後,一直對神明一說深有感

觸。他每每念及事隔多年,一想著那落水一幕便餘悸未消。想當

初拒絕出資刊印《感應篇》,得罪了神明出行上船便落水。令人費

解的晴朗的天,倏然旋風大浪,這不是惹惱了神明是什麼?

翻船事過多年,自己唯一的兒子從此覓無音信,一直讓李德

章耿耿於懷。打從他幡然醒悟,捐資發行了《感應篇》,這些年來,

行船驅車,沿路上有廟宇的地方他都會去燒一炷香,還一番願。

別說,這一招還真靈,他是經商之人,長年奔波在外,從他出資刊

印發行《感應篇》之後,誠心向佛,多做善事,再也沒有發生過驚

險和意外。行事做事,總是心想事成一帆風順。

李德章吃一塹長一智,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出資捐印《感

應篇》,不就是花去了幾個錢嗎?殊不知花去了幾個錢之後,無形

中經商順暢,讓他大發其財。

時間過得真快,李德章招留傅有才共同營生一晃三年了,三

年裏相處融洽,合作愉快,就像親兄弟一樣。經商一憑信息,二憑

機會,發財的機會總是有限的。況且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誰

家生意紅火,便會惹人眼熱,這便是紅眼病的由來,再說這商人

無商不奸,發現了發財的路便會無孔不入去打探信息。信息原本

摸不著,肉眼卻能看見。一旦瞅見了發財的契機,瞎子也會眼開。

為了發財,便會絞盡腦汁,不惜一切花費心思尋覓生財之道。

李德章經商在大都市,有目共睹火紅的生意誰不眼熱?一旦

商家盯上眼了,發財的契機便不攻自破。認準了賺錢快,躍躍欲

試地就會全麵開花。李德章立足武昌的生意,原本一個饅頭由他

一個人享受。全麵開花的一個人饅頭十人享受,同行是冤家,從

此以後,他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了。

這一日打烊之後,李德章與傅有才品茶聊天。李德章無意中

歎息說:“好兄弟,近些日子這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如今這武昌城

同行不下千百家,看來不挪窩另辟門路是不行了。”

傅有才也有同感,感慨萬端地說:“兄長講得不錯,連日來的

進項入不敷出,是該慎重對待這事了。小弟早有此想法,卻又不

知道該不該向兄長說起。實不瞞兄長說,前些年我去過襄陽、樊

城一帶,那地方倒是個生財的好去處。誰知我剛瞄準了市場,哪

料到船翻物毀,毀了個淨光。”

李德章聽出話中有因,問道:“兄弟啊!那事已隔多年,如今

怎麼樣誰能知道呢。”

傅有才來了興趣:“這些日子裏,我也一直在捉摸這事.事隔

多年的確讓人拿不準主意。今天話說到這份兒上了,我倒有一個

兩全其美的辦法,不知兄長願不願采納呢?”

李德章一聽這話便來了精神,忙不迭地懇求道:“你兄弟是

性情中人,不管有什麼好主意請你指點好了,愚兄一切聽你的還

不行嗎。”

傅有才呷過一口茶,胸有成竹地說:“其實也不是什麼好辦

法,不過求生的辦法總是靠人去尋求才知道。我是在想,眼前這

形勢大家夥一塊困著,倒不如二一添作五去那邊成立一處分店。

如能成功便站穩了腳跟,如不遂心願去留還不是由自己決定

嗎?”

李德章等不及傅有才話音落地,喜不自禁地拍掌稱善:“好

主意,兄弟你是人中豪傑也。不愧你我兄弟一場,你這奇招一出

便解了我心頭大患。愚兄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傅有才輕描淡寫地說:“兄長不過將我想到的講出來,比起

兄長收留我這份情一輩子也還不清。如果兄長認為這辦法行,咱

們不妨試試。如果這辦法錯了,想回頭還不是全由自己嗎?”

李德章見傅有才謙讓再三,當即吩咐下去,讓家人將庫存貨

物分出一半裝船待運,他要隨同傅有才出外打天下。至於去向何

方,李、傅二人守口如瓶,生怕這信息泄漏出去。

不幾天,李德章偕同傅有才,帶上兩個家人乘船逆江而上。

一上船便告知船家,隻管行駛,到了地方另聽通知。武昌城這店

鋪交給他內弟掌管,有大本營存在便少去了後顧之憂。

船逆江而上行了數日,行駛到荊州碼頭。李德章早有耳聞荊

州地帶富庶之地,打小時便喜歡閱讀古典《三國演義》,情有獨鍾

地對關雲長大意失荊州一說,恨不得親臨荊州城領略一番。今兒

個來到了荊州城,這大好時機豈能錯過?當下李德章吩咐船家稍

作停留,他要上岸去觀察一番市井行情再作決定。

傅有才也對荊州這塊風水寶地早有所聞,也想趁此時機領

略一下水土人文。李德章話一出口,他便極力讚成。倆人思路想

到一塊兒了,結伴上岸看看再說。李德章留下家人船家停泊港口

歇息,當天與傅有才結伴上岸去了。

荊州名不虛傳,地肥水美,又是水陸通衢的經商繁榮集市。

倆人在城市中心繁華地帶閑逛了起來,經商人明銳的目光和頗

有心計的思維,倆人共同感覺不約而同地一致認為,這才是發財

的好地方。好地方機會難得,難得的機會到來無異於天賜良機。

李德章與傅有才當下決定在此地落葉生根。

商人獨有的目光、敏捷的思維及其辦事能力從不含糊,一經

決定便會當機立斷地撈上一把。李德章下定決心棲身下來,帶上

傅有才便去客貨棧要下房間,當晚便將船上的貨物囤居客棧之

內。是夜無話,第二天用過早餐,李德章留下家人看守貨物,他與

傅有才再一次結伴去市井,兩人走進鬧市區捕捉著地理位置。

人常說時來運到,你想逃避那好運也困難。再又言道,無巧

不成書。機會來了的李德章,心裏急著的、想著的選擇立足之地,

說來就那麼巧,市井中大十字當街一間鋪麵,門前貼出了廣告

稱:店鋪轉讓出租,來人進店當麵商議。李德章一見這信息高興

得就差沒抓狂,傅有才同樣興奮得心都快蹦出來了。

兩人走進店堂裏邊,室內布置得金碧輝煌。四麵牆壁整潔有

序的貨架空空的,零零星星的裝飾商品都寫著“賠本甩賣!歡迎

選購!”倆人剛走進店堂,裏邊店小二認為來了顧客,滿麵堆笑地

上前迎客,親切禮貌地招呼:“歡迎光臨,為您服務。”

李德章受此熱情接待,不得不實言相告:“我們是來租賃店

鋪的,你們的掌櫃在嗎?”

店小二一聽來客是來租賃店鋪,心裏一喜忙點著頭說:“在

呢,請跟我來吧。”說著禮貌地一個請式,轉過身去頭前領路去後

堂。一行三人穿過店堂,邁進一道小門裏邊又是另外一片天地。

後院是雕梁畫棟的四合院,寬敞又明亮。正向一座客廳?四

麵是廂房。店小二一進當院便嚷:“大老板,家來客人了。”話聲

落,從後邊廂房裏邁出來一位中年人。大腹便便,一副派頭十足

的大商人。一照麵他便吃驚地問:“你們是?——”

李德章趕忙上前去,雙手抱拳說道:“鄙人遠道而來,適才間

見店鋪外貼著租賃廣告,前來與大老板商榷事宜。”

大老板明白了來人意圖,滿麵堆笑地一聲“有請”,請兩位客

人到客堂敘茶說話。又吩咐帶路的店小二:“快去呀!給客人上茶

來。”店小二曉事地應了一聲:“知道了主人,我這就泡茶去。”言

畢轉身去廚房泡茶了。

大老板請李德章二人客堂坐定,店小二已將熱茶泡好,用木

托盤端著三隻蓋碗茶放在桌上,然後呆立在客堂外邊,隨時聽主

人吩咐。

熱茶飄香,主客三人品過一陣之後,大老板問道:“請問二位

先生,你們是出租呢還是想轉讓啊?”

李德為了慎重起見,略一思忖問道:“請問東家,這轉讓與租

賃有分別嗎?”

大老板微笑著說:“那是當然。租賃嘛是有年限的,轉讓嘛是

將整個宅院一次性歸屬明白。說實話,這宅院我苦心經營了十多

年。風風雨雨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瞞二位先生說,我是江

浙人,家裏二位雙親年事已高,為了回家盡一份孝心,我隻好忍

痛割愛。二位有心租賃也行,轉讓也罷,我都答應。”

李德章事前沒想到這一層,畢竟自己初來乍到,市值行情一

概不知。經商之人思考問題全麵,處理問題圓滑。權衡利弊,李

德章多了個心眼:既然有租賃一說,不妨先試試水之深淺。想到

這裏,他馬上回答:“那就租賃吧,生意好再續約不是可以嗎?”

大老板爽快地決定:“可以呀,就照你講的辦,一年期起限,

兩年三年你自己定。”

李德章向來辦事不含糊,斬釘截鐵地說:“就一年吧,咱們這

就立約。”

大老板也是爽快人,滿口應承地說:“痛快!我聽你的。”說罷

叫了一聲:“小二!”小二從客堂外邊應聲進屋問道:“主人有何吩

咐?”大老板快人快語:“快去邀請地保,讓他帶上師爺,然後去館

子吩咐廚師.撿好菜好酒送上一桌過來。”店小二滿心喜悅地應

聲:“主人放心,我這就去。”說罷,眨眼功夫就不見人影了。

主客三人租賃之事談妥,就候著地保、師爺前來立約為憑。

店小二叫人去了之後,這三個人邊喝茶邊閑聊開了。

大老板問:“先生,昕你口音也不是當地人吧?我要是沒猜錯

你們是蘇皖一帶的貴客是吧?”

李德章心裏一驚,十分佩服地說:“高!先生真不愧江湖中人

呢。”

傅有才一直沒言語,這會也加入了閑談,他說:“這可能是一

種緣分吧。要不然這大幹世界,人海茫茫誰認識誰呢。”

大老板讚許地說:“實屬高見,不然我怎麼認識你們呢。打往

後,咱們都是朋友了,彼此也再不會陌生了。”

三個人正聊得上興,地保和師爺已經走進客堂。一進門就

嚷:“大老板是你邀請我倆的嗎?”

大老板慌忙起身離座,熱情地迎上前去招呼二人坐下,然後

說:“我請二位公人到此,有一事相請,我這店鋪租賃立約,少不

得二位光臨指導啊。”

地保嗬嗬一笑言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這事包在我倆身

上,讓你們雙方都覺得滿意為止。”

客堂裏熱鬧了,說笑聲不斷,店小二這時走進客堂回話:“宴

席已經安排好,靜候主人吩咐,隨時排宴上席。”

大老板發話了:“去讓廚子候著,這廂契約搞定了然後上

菜。”

師爺從隨身的公文包裏邊取出文房四寶來,將租賃甲乙雙

方的議題一一記錄備案。征得一致同意之後,租賃雙方簽押蓋

章即日生效。大老板言出既行,明幾個移交房宅他便返程歸鄉。

諸事敲定,契約成立。大老板放出話去:“讓廚子上酒上菜.

開懷暢飲,不醉不散。”

第二天,大老板不失承諾,將餘下物資打包裝船,房屋門鎖

移交之後乘船返鄉去了。

李德章辦事雷厲風行,臨時聘請了大老板解散的店員,著手

布置店麵營業。傅有才是經商的行家裏手,指揮得當。不出三日,

裝飾一新的鋪麵開張了。開張之日,李德章還是用老辦法攬客:

買一送一,大造聲勢。開業這一天,就差一點沒把店鋪擠爆了。

人們常說這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李德章一到荊州便瞄準行

情立下足來,荊州這地麵同行競爭少,李德章真個地抓住了商機

大撈了一把。不到一個月便把貨物銷售一空。他想在荊州將生意

做大,決定將荊州賣款所得的一千兩銀票讓傅有才帶去武昌換

回銀子。又讓傅有才順便將武昌積壓的物資全部裝船運來.賣掉

武昌的店鋪,帶妻弟和店堂人馬到荊州。

傅有才受命之後,行船來至武昌,一到店鋪便將李德章舉家

西遷荊州的意圖告訴了李德章的妻弟,李德章妻弟聽說荊州生

意好做,自然是高興聽從,不幾天便將店鋪轉讓出手,將店鋪裏

的貨物裝船起航。

傅有才告訴李德章妻弟隨貨物船先行一步,並將荊州店鋪

地址一並告訴了他。謊稱他要滯留數日,然後回荊州與大家會

合。傅有才送走了李德章妻弟一行,心裏一陣狂喜過去便將銀票

兌換成了銀子。

人們不是常說見錢眼開這句話嗎?這句話對傅有才真個地

對上號了。從荊州李德章托付他武昌一行,接過李德章交給他一

千兩銀票的時候,心裏邊便狂跳不止。從荊州到武昌,這一路上

他思想便沒有安靜過,一直苦心積累地想將這一千兩竊為己有。

見錢眼開這說,對傅有才千真萬確。一千兩銀票揣迸懷裏,

他豈有對金錢不動心嗎?傅有才產生了邪念,明知這錢財不屬於

自己,但偏偏要挖空心思去占有。到手的錢財不知道享用,我會

後悔一輩子的。自己過去不是同樣地有錢嗎?有錢的日子真好啊

……如今財神送上門來了,一千兩啊乖乖,我傅有才又可以東山

再起了。

人心的貪欲一旦出現,什麼道德呀、信義呀、親情友情全他

媽拋到腦後。眼珠子是黑的,銀子是亮的,有錢才能使鬼挑擔呢,

沒錢的日子是人過得嗎?傅有才將銀票換成了銀子,包了一條快

船順江而下,他要去尋覓途徑重闖天下。

真個地——

瞎子見錢眼也開,睜眼豈能不愛錢;

有錢誰花都一樣,神鬼難辨昧心財。

話說傅秀蓮與楊壽長結為夫婦之後,小兩口親親熱熱的日

子過得很美滿。再加上楊壽長的義母對秀蓮更是親如己出,一

家子由三人組成相處得和睦美滿,幸福無邊。

人的生存環境一旦相安無事,思想裏對生活境界要求得就

越是要全麵。傅秀蓮原本一位落難的女子,遇上了好人家這才

轉危為安。正是這日子越過越美滿,美中不足之處總有對親人的

牽掛。傅秀蓮從小爹在外做生意就很少見過,但每一次她爹到舅

父家中看她,不是捎來穿戴的,便是帶回家很多的好吃的。長大

之後,她爹說去武昌做生意,武昌離家遙遠,她爹看望女兒就更

少了。一年半載也難得見上一麵不說,到後來兩年了沒有她父親

的信息。

人在苦難之中,偏偏又命運不濟。傅秀蓮兩年多沒有父親的

消息,更想不到她最親近的舅父舅母先後去世。這真是屋漏偏逢

連日雨。傅秀蓮失去了父親音信已經痛苦不堪,一下子又失去了

舅父舅母,無異於雪上加霜。舅父舅母這一去世,唯一的表兄嫌

她白吃飯礙眼。自己卻又是賭博成性,輸光了家當,狠下心來將

她賣進了青樓。若不是她自己尋機逃脫了魔掌,想著去尋爹又遇

上了好心人捎她上船。誰知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行船也遇上了

打頭風。

傅秀蓮落水之際,隻想著這下子葬身魚腹。想不到遇上了好

人搭救了她,好人一家又讓她同吃同住。如今與好人結婚了,真

正地變成了一家人了,命不該絕。真正地過上了人的舒心日子。

傅秀蓮萬萬沒想到,生活越幸福,思親情節越嚴重,不知道為什

麼,平靜安逸的生活總是忘不了她爹。

今兒夜,小夫妻倒在床上,一番卿卿我我雲雨巫山恩愛之

後,傅秀蓮心裏邊又想起了她爹,不由得長籲短歎。楊壽長不知

愛妻感歎何事,關心地問:“你這是咋了?”

傅秀蓮見丈夫問他,信口回答道:“沒咋。”

楊壽長瞧在眼裏,明白在心裏,一心要問個明白,一把摟住

傅秀蓮,低聲問:“我求你了,你悶我會愉快嗎?瞧著你痛苦,你道

我心裏好受啊。有什麼不愉快的你隻管講出來,我是你的丈夫,

我不替你分憂你去指望誰呀?”

傅秀蓮聽了丈夫這番話,知道這是他的肺腑之言。細想丈夫

說的對著呢,自個兒悶在心裏也總不是個辦法。心裏有苦不訴給

丈夫聽,這世上再沒有第二位她要傾訴的對象了。

傅秀蓮沉吟少許,不願丈夫跟著她生悶氣,長歎一聲之後

說:“其實也不是什麼事,從我跟上相公以後,這日子越過越好

了,生活越來越幸福了。不知為什麼,我心裏總惦記著我爹,想

忘記這件事總是辦不到。”

楊壽長一昕這說,不由自責說:“哎呀我這人真混,找爹的大

事全讓我給忘記了。愛妻這一提及,你想著了你爹,我也想著了

我的爹。這真是不說不知道,講出來嚇一跳。我聽你的,咱們一

塊兒找爹去。先找到你爹,然後再去找我爹。”

傅秀蓮昕丈夫許下承諾,心裏一時高興過去,但隨即又皺起

眉頭,止不住擔心地問:“找爹需要時間啦,媽呢,留下她一人在

家行嗎?”

楊壽長一聽,心裏也不由愣怔了一下。轉動著腦子一想,說

道:“這好辦,幹脆把媽帶上。媽活了這一把年紀也夠辛苦了。一

塊去尋咱們的爹,借此機會讓母親大人去看看外邊的大世界。再

說了有媽在身邊,免去了我們的擔憂和思念。有媽在一塊,出門

在外相互也好有個照應,你說是不是?”

第二天,一家人和和氣氣地吃過早飯。楊壽長微笑著對楊江

氏說:“媽!兒子有一個心願未了,不知道你老人家想不想知道

啊?”

楊江氏心裏一愣:我兒今天昨啦,跟媽打起啞謎來了。疑惑

在心,笑著問道:“啥心願啦?瞧你不想讓媽知道啊?”

楊壽長聽母親誤會了,一本正經地對楊江氏說:“媽呀!你老

人家待兒不薄,兒子有什麼心事能夠隱瞞好媽媽嗎?不瞞你老人

家說,夜兒個我與媳婦商量好了。現在不是農閑了嗎,我和媳婦

想利用閑暇時間出門尋爹去。”

楊江氏明白了是這麼回事,用讚許的口吻說:“好,媽支持你

們。媽沒有看錯,你倆都是有孝心的人。想去就快快去吧,越快找

見你們的爹我的心思也放下了。”

楊壽長想不到義母如此通情達理,心裏激動,接著說:“媽

呀!兒子的意思還沒說完呢。我和媳婦商量好了,此行帶上母親

您同行。一是有母親在身邊相互有個照應;二是一塊同行又免去

了相思之苦。我們就這麼個心願,隻等媽媽成全了。”

楊江氏沒想到義子想問題周到,有這麼一位孝順的義子讓

她心裏無比欣慰。她萬萬沒想到,撿回來的兒子、兒媳對她百般

地尊敬和關懷,高興的是自己因禍得福,不知道自己哪輩子燒過

高香得到這麼孝順的兒女。

楊江氏深受感動之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兒啊!你倆去找

親爹,媽支持,帶上媽礙手礙腳的反而不美了。”

傅秀蓮拾掇完餐具從灶房裏走出來,接著楊江氏的話說:

“媽,這件事我和壽長商量好的,媽要是不一同前往我們就不去

了。媽呀媽!你一個人留在家裏我們會安心嗎?兒子兒媳出門在

外你老人家同樣有牽掛。咱們一家子形影不離相互有照應,遇事

好商量。再說了,外麵的世界多大啊,有你老人家在身邊同甘共

苦也情願啦。”

楊江氏見兒子兒媳一致主張自己一塊出行,想想這方法沒

什麼不好。再想想自己活了一把年紀,因禍得福遇上了好兒子、

好兒媳,真有點難分難舍。出門走走也好,就像他倆說的,外邊的

世界什麼模樣也好去開開眼界。楊江氏點頭應允:“行啦.娘聽你

們的,咱們一家子明兒個啟程。聽人說去武昌最好先去九江,九

江港口大有大輪船。大輪船行動安全,出事故少。明兒咱們步行

去九江,在九江呆上一天再瞧瞧熱鬧。”

先放下楊江氏一家子不說,回過頭來敘述見錢眼開的傅有

才。

傅有才將不屬於自己的一千兩銀子竊為已有。從武昌乘船

順江而下,去向何方心裏卻是沒有底。這一日,船行至九江江麵,

傅有才倏然間念及到一件事來。

這便是李德章皈依佛門之事,每一次李德章提及這事總是

神采奕奕、津津樂道。李德章不下千百次地說,自己背叛佛祖意

思不願出資刊印《感應篇》,說不奇怪真令人費解,好端端地便翻

了船,這不是神的懲罰是什麼?李德章耿耿於懷的事,自己唯一

的愛子一同落水至今音信皆無。

更讓李德章捉摸不透的是,當他想到了是自己褻瀆了神靈。

從落水到給人救起上岸之後,絕望之中巧不巧一上岸便見著了

自己妻弟商船到來。絕處逢生的李德章轉憂為喜從此便想著了

佛事。他逢人便說從他捐資刊印《感應篇》之後,走路是怎麼地順

暢,做生意又是怎樣地心想事成。

今番傅有才船至九江,倏然間心生好奇,決定到此一遊。他

要親身去體驗一下佛法無邊,順便證實一下李德章所言虛實。

暫不說傅有才鬼迷心竅地中途下船在九江暫作停留,回頭

敘述楊江氏一家子的行動情況。

楊江氏從同意兒子媳婦一同出遊,一道去尋找他們失去的

父親,當天夜裏,一家人便將啟程旅行用品打成行囊。第二天吃

過早飯,一家子歡歡喜喜地鎖上家門上路了。

深秋季節,藍天湛藍湛藍的,太陽暖和和的,雲絲兒飄飄渺

渺變化多端。遠山墨綠,近水潺潺。野菊花滿山遍野,和風兒溫柔

拂麵。

楊江氏一行三人行走在鄉間的官道上。有說有笑地好不快

活。路上來往行人,誰不對這一家三口和睦氣氛發出感歎。楊江

氏居住的山村,離九江旱路不到六十裏,三人一天緊走緊趕,來

到九江碼頭天色已近黃昏。

九江碼頭,那真是熱鬧繁華。江麵上千帆織錦,大小船隻來

回穿梭。碼頭上另有一番熱火場麵,市井街道布滿了江邊,來回

行人穿梭如雲,市井裏邊商鋪毗鄰,店鋪中千貨奇居。從早到晚,

嚷買聲和叫賣聲不絕於耳。車馬喧天,人頭攢動,讓你感受著大

都市裏的繁華,久久地神往遐思不願離去。

楊江氏一行三人來到九江碼頭,眼前的熱鬧場麵讓她心裏

一陣激動。想不到自己深居荒林,一旦接觸了繁華都市便讓她

退想連篇。人這一生啊,如果不到世界上走走,豈不冤枉地白活

了一場。楊江氏慶幸有一位好兒子,好兒子心地善良想問題周

到。楊江氏又自幸娶了一位好兒媳,好兒媳人賢淑懂禮義體貼

人。

一家人一邊瀏覽城市風貌,一邊打聽著去武昌的輪渡在什

麼地方。尋尋覓覓,一家三口終於來到了輪渡碼頭。離碼頭旁邊

不遠,有一處迎賓客棧。楊江氏對兒子兒媳兩人說:“天色已經晚

了,我們走了一天也該歇歇了。兒啊,那邊像是一家客棧,咱們三

個今晚就在這住下來,晚上好好地睡上一覺,明幾個再打聽坐船

的事。”

楊壽長也正有此意,一見母親說出來,馬上點頭讚成說:“好

哇兒聽娘的。母親難得出外,不如多住上兩天。一是好好地歇歇

腿,二是明兒個領著母親一塊去市裏邊看看,市裏邊比這碼頭熱

鬧多了。”

傅秀蓮也接過話說:“娘啊!壽長他說得對,咱們好不容易出

一次門,我也有心看看這世界。娘啊!你老不會反對吧。”

楊江氏心裏樂著呢,眼前這花花世界就讓她樂不可支。最歡

樂的是撿回的兒子如此地孝道,又有溫柔體貼的兒媳。心裏邊總

覺得比喝過了蜜還要甜,楊江氏喜上眉梢地回答:“好孩子,你們

想咋就咋唄,娘這一輩子都聽你們的。”

一行三人說說笑笑,來到客棧裏邊,一進店堂,店小二一見

來客,風一般地迎上前來笑著言道:“客官裏邊請,諸位客官是用

餐還是歇腳呀?”楊壽長笑著回答:“用餐歇腳兩者兼顧,先給安

排晚餐,再給準備一間大上房。”

店小二滿心喜悅地說:“三位客官先請坐。晚餐是小炒還是

麵食啊?”

楊壽長頭也不抬地說:“三菜一湯吧,我有老人,飯菜最好軟

一些。”

店小二馬上回答:“請客官放心,一定讓你們滿意。”言畢又

補充說:“諸位稍等,我這就去先上宴。”回頭大喝一聲:“快給這

廂上茶。”話聲落,又一位店小二出現,旋風般地給桌麵上斟了三

碗茶。一聲“請諸位先喝茶”,又去招待其他客人了。

楊江氏一家三口正品茶閑聊,先前離去的店小二回來了。相

跟著另一位店小二,兩人手端托盤,一眨眼桌麵上便出現了三菜

一湯。楊壽長一見這三個菜,一道菜紅燒鯉魚;二道菜梅菜扣肉;

三道菜辣子雞丁。再瞧那一湯,西紅柿雞蛋湯。楊壽長滿意地點

頭說:“店家這三菜一湯不錯,給我們仨再來三大碗米飯。”

店小二應了一聲“好嘞”,接著問道:“客官不篩酒嗎?”

楊壽長直言:“我們一家子不喝酒,免了吧。”

店小二又一聲“好嘞”,飛身而去,眨眼功夫三大碗白米飯呈

現在仨人麵前。店小二又道了一聲:“客官請慢慢受用,有事請呼

一聲。”說著一閃身又不見了。

楊江氏一家三人認真地用餐了。

鄰桌上從外邊走過來一人坐下,高叫一聲:“小二!”話聲落

地.一位店小二熱情地上前問道:“客官用餐還是歇腳呀?”來人

高聲回道:“兩者兼顧。客店已經住下,隻等好酒好菜上。”

傅秀蓮一邊吃飯,一邊又關心著婆婆吃好喝好。猝然間,鄰

桌用餐之人這聲音好熟悉啊!驚疑不定的秀蓮猛地抬起頭來一

瞥。不由讓她大吃一驚,炸呼開了:“那不是爹嗎!”叫聲過去,她

忍不住思親心切,一見她爹再也無法控製自己,身不由己地跳起

身來,連撲帶奔地跑向鄰桌大叫一聲:“爹呀!”接著雙目垂淚地

泣不成聲了。

傅有才做夢都想不到,一時心血來潮停留九江會遇上他親

生女兒。傅有才煞費苦心地也不相信,在這九江碼頭他的女兒

會出現。

人這一生,想不到的事情經常會出現。不由人的事情同樣地

不斷地發生。恩恩怨怨,總會有個了斷。有的了斷難盡人意,有的

了斷卻又是出乎人意。喜也罷,怨也罷,悲歡離合總是‘隋。

傅有才沒想到的事讓他遇上了,女兒!自己唯一的女兒出現

在麵前,是夢吧?傅有才疑神疑鬼地一咬手指,媽呀一聲叫道好

疼。這不是夢,傅有才清醒了過來,一把抱住傅秀蓮,悲痛欲絕地

大叫一聲:“是你嗎好女兒!……”

有道是——

善惡分明冤有頭,神使鬼差債有主;

天理難容人欺心,陰差陽錯不留情。

傅秀蓮沒想到,自己日夜裏苦苦思念的人出現在麵前。傅有

才同樣想不到,分別多年的唯一的女兒竟然在九江相會,父女倆

久別重逢,難免心情激動。人這心情一激動,便會控製不住,難得

父女相會,能讓人不激動嗎?父女二人情不自禁地抱頭一通大

哭。

楊壽長也萬萬沒想到,愛妻的父親陰差陽錯地會給碰上了,

他真替愛妻慶幸,同時,難免心情同時酸楚:我的親爹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