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原本是用來形容西施的。
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相爭,吳國兵強馬壯,在一次戰爭中大敗越國,並擒獲越王勾踐和宰相範蠡(lǐ),押作人質。勾踐聽從範蠡的建議,決定忍辱偷生,以博得吳王的信任。一次,吳王肚子疼痛難忍,自以為得了重病。勾踐趁機求見,當著眾人的麵親口嚐了吳王的糞便,然後說:“大王並沒有生大病,隻不過是著涼了而已,喝點熱酒暖暖胃就會好的。”吳王喝了些熱酒,肚子果然不疼了。他見勾踐對自己如此忠心,便安心地放勾踐回國了。
勾踐回國後臥薪嚐膽、勵精圖治,並采納了範蠡獻的複國三計。其中一計便是美人計:選拔美女獻給吳王以為內應。
當時越國有一個名叫西施的浣(huàn)紗女子。她非常貌美,在河邊浣紗時,魚兒都被她美麗的倒影陶醉得忘記了遊水,漸漸地沉到了河底。
勾踐聽聞西施的美貌後,便派她和美女鄭旦一起到吳王身邊做內應。很快,她倆就成了吳王最寵愛的妃子。
吳王因沉迷於女色而疏於朝政,致使吳國國力日漸衰敗。此時勾踐乘虛而入,出兵攻打吳國,並最終消滅了吳國。
傳說吳國滅亡後,西施隨範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
“落雁”原本是用來形容王昭君的。
西漢年間,匈奴分裂,五個部落勢同水火。呼韓邪單於被他的哥哥打敗後,決定同漢朝建立邦交。
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派使者來長安朝見漢元帝,提出和親的請求。漢元帝答應了,打算挑選一名宮女,給她公主的名分,把她嫁往匈奴。
宮中有一個名叫王昭君的宮女,自請到匈奴和親,漢元帝欣然準許了她的請求。可是當呼韓邪單於攜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當即被王昭君的美貌傾倒了,頓時產生了私心,想要留下王昭君,最後考慮到自己出爾反爾極有可能會惹怒呼韓邪單於、影響雙方的關係才作罷。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途中,她想到自己背井離鄉,遠嫁他方,心中頗多感慨,便彈奏起了婉轉悠揚的《出塞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動人的琴聲、見到王昭君美麗的容貌都深深地陶醉了,以至於忘記了扇動翅膀,從空中跌落了下來。
王昭君到了匈奴以後,時常勸單於止息幹戈,發展生產,還把中原的文化傳到了匈奴。此後,匈奴與漢朝和睦相處了六十多年。
智慧點燈
美麗的女人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給人帶來賞心悅目的享受,同時也可能埋下災禍的種子,正所謂“紅顏禍水”。曆史上,呂布、董卓、唐明皇、吳王夫差都是因為沉迷於女色而落了個國破家亡、不得善終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