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捏麵人的來曆(1 / 1)

閱讀指引

現如今北京地區還保留著一種民間工藝——捏麵人。一塊塊彩色的麵團在民間藝人的手裏揉一揉,捏一捏,就能塑造出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形象。那捏麵人這種工藝是怎麼來的呢?民間傳說與清朝宰相劉墉有關。

山東人每到過年的時候,不但要蒸很多大饅頭,而且喜歡將剩下的麵揉成長條,製作出各種動物造型的麵點。比如先把麵揉出小鳥的輪廓,在粗的一端捏上嘴巴,再將另一端壓平,用刀背在上麵壓幾道印,做成尾巴,這樣一隻活靈活現的小麵鳥就做成了。孩子們都很喜歡吃這些麵點。後來,人們又做出了桃狀、魚狀和花狀等許多造型的麵食。

劉墉是山東諸城人,他中了狀元後留在京城為官,很多山東老鄉都來投奔他。一天,一位走投無路的老鄉來到劉墉府上,想謀份差事。老管家念他是同鄉,人又憨厚,就讓他留在廚房幫忙。這位老鄉姓王,大家都稱他“老王”。過年做饅頭的時候,老王就按照老家的風俗捏了幾個形狀各異的麵人。饅頭端上桌以後,家眷們都十分驚喜。大家拿起麵人看了又看,都舍不得吃。孩子們也在猶豫,不知該從哪裏下口。劉墉覺得麵人很有趣,就問管家是誰做的。老管家便把新來的老王向劉墉介紹了一番,劉墉就隨口誇讚了老王幾句。

老王受到誇讚,興致大增,經常捏些小麵人送給府裏的家眷們把玩。日子久了,老王的手藝有了很大的長進,一塊塊麵團在他手裏揉捏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小麵人,有頑皮的猴子、憨厚的小豬等等,可愛極了!可是這些麵團不能久存,放置幾天就會出現裂縫,顏色也會變得灰暗,還會發出一種餿臭的氣味。於是老王便想了一個辦法:他將一些江米麵和精米麵和好後蒸熟,再用這些熟麵捏成麵人,保存的時間就能稍長些。後來,他還想到了用染料給小麵人上色,這樣做出的小麵人看上去就像是彩瓷做成的珍貴工藝品,讓人愛不釋手。

一天,劉墉看到了這些彩色的小麵人,十分驚訝,就叫來老王,問道:“你這門手藝是從哪裏學來的?”

老王憨厚地回答:“這不是特意跟人學的,我是覺得好玩,自己琢磨著捏的。咱們老家過年的時候都要蒸很多大饅頭,而剩下來的小麵團就做成小麵人充數。後來大家覺得這些麵人又好看又好玩,就在串門的時候當成禮物送人。”

聽到這裏,劉墉猛然想起再過幾天便是皇上的壽辰了,而自己還沒有準備禮物,於是靈機一動,跟老王說:“你還會捏什麼?這畫上的八仙你能捏出來嗎?”

老王想了想,答道:“老爺,您先容我試試,手熟了才能捏得像。”

三天後,老王用茶盤端著八個小仙人來到了劉墉麵前。劉墉看後相當滿意,便提議道:“為什麼不把染料和在麵裏,那樣顏料浸透在裏麵,豈不是更逼真嗎?”

老王聽後深受啟發,便按照劉墉說的將染料和在麵裏,捏完麵人後,又在做好的麵人身上塗上一層蜂蜜,這樣煮熟後麵人就更加晶瑩剔透了。新做好的八個小仙人神情自然,栩栩如生,如冰雕玉砌的一般。劉墉看了,非常高興。

劉墉把要將麵人送給皇上做壽禮的想法告訴了老王,讓他重捏這八仙,高度在一尺左右。老王沒想到自己捏的麵人居然能獻給皇上,感到受寵若驚。他一回去便連夜捏製起來,還特意捏了一個老壽星放在八仙之中。七天後,九個高約一尺的麵人就完成了,個個通體透亮,色彩豔麗,栩栩如生。

乾隆皇帝壽辰這天,劉墉將這九個麵人放在一個紅色的大禮盒裏,讓人抬進了宮。在壽宴上,他把這些麵人一一取出放在桌上,把個乾隆皇帝給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文武百官也都十分驚訝,心想:劉墉從哪裏弄來的寶貝?想必是價值連城啊!誰知,劉墉卻伸出五個手指頭說隻用了五兩銀子。等劉墉說出這都是用麵捏製的麵人時,大家更是驚歎技藝的高超,紛紛向劉墉索要麵人來收藏。

劉墉回府後就跟老王說:“你可以靠這門手藝吃飯了,以後你就到前門大街上捏麵人賣去吧!”

老王聽了劉墉的建議,準備了幾件工具,就到前門大街上捏麵人去了,果然生意火暴,供不應求。後來,他將這門手藝傳給了徒弟們,捏麵人的技藝從此便一代代地傳了下來。智慧點燈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人類憑借智慧和勤勞的雙手,根據生活和生產的需求,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製造出了無數實用而美觀的傳統工藝品,同時也形成了一批特色產業。如今,珍貴的傳統手工藝品已成為國家和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