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引
在天庭早已待得煩悶的玉帝聽後連聲稱好,於是兩人便攜青、白二龍兩隨從直奔人間而來。
很久以前,天庭統治著天地間上下三界:仙界、人間和冥界。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天庭的最高統治者。玉皇大帝統領著天庭的男神,王母娘娘統領著天庭的女神。
傳說有一日,閑來無事的王母娘娘突發奇想,對玉帝說:“陛下,如今眾仙各得其所,這天庭的大小事務都不必你我操心了,我們何不同往人間一遊?一來可以遊山玩水,領略人間的湖光山色;二來可以體察人間風土人情。一舉兩得,豈不是美事一樁?”
在天庭早已待得煩悶的玉帝聽後連聲稱好,於是兩人便攜青、白二龍兩隨從直奔人間而來。
一行人先來到人間的統治中心——京城,見京城繁華無比,統治者開明睿智,人民幸福安康,不禁欣慰一笑。
再來到齊魯大地,立於“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泰山之巔,玉帝不由得慨歎了一番這裏的雄奇山景。
又來到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譽的蘇州、杭州,小橋流水人家令他們流連忘返。走在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之濱,原以為天下美景盡在理池的王母娘娘感慨萬千:“人間美景勝我瑤池百倍!”玉帝笑道:“若天庭有此等美景,眾仙還不都得醉倒其中,又如何為我治理三界呀!”
一行人一邊遊玩,一邊體察民情。這一天,他們來到河南地界的王屋山,一眼望去,隻見方圓幾百裏內一片荒涼,毫無人煙。
王母娘娘見此情景,氣憤地說:“這裏沒有半個人煙,管這兒的神仙為何從未上奏?如此神仙,要他何用?”
玉帝見王母娘娘大發雷霆,生怕她的怒火殃及眾仙,急命青、白二龍改造這片荒涼之地。二龍領命後駕雲升空,又是呼風又是喚雨地忙活了一番,漫山遍野頃刻間便綠草如茵、林木蒼翠、鳥語花香,大有人間仙境之勢。
玉帝見此美景喜不自勝,不禁讚歎:“此山美不亞於天庭!”
在美景麵前,王母娘娘心中怒火消去大半,但放眼望去,總感覺少些什麼,便喃喃地說道:“美景雖好,但還缺少點什麼。啊,我知道了,這裏缺少的是水的靈動啊!”
青龍和白龍聽罷,便飛向黃海之濱的嶗山,將滔滔海水喝入肚中,回到王屋山,想要吐出。
玉帝趕忙阻攔:“這是海水,你們這一吐,豈不害苦了這綠草翠樹嗎?”
天色已晚,此時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無計可施了。王母娘娘隻得遙向在紫竹林修行的觀世音菩薩求助。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最見不得人間疾苦,便將淨瓶相贈,告訴王母娘娘隻要在山間挖出一條河道,然後再將淨瓶中的甘露灑入河道中就行了——隻是河道必須在天亮前完工才靈驗。
王母娘娘連聲道謝,忙同玉帝、青龍、白龍一起手持鋤頭,自西向東,沿山巒起伏之勢,奮力挖起河道來。
經過一整夜的辛苦挖掘,一條繞過座座山巒蜿蜒伸向遠方的河道終於大功告成了。這時隻見天邊微白,晨曦初露,隻聽一聲清脆悅耳的雞鳴晌起,天就要亮了!王母急忙將淨瓶中的甘露灑入河道中,頓時河中一片碧波蕩漾,在晨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煞是好看。
一條河流如絲般纏繞於王屋山間。有了水的靈動、山的雄偉,這片土地吸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美得如同天庭一般,令辛苦了一整夜的主仆四人欣慰不已。
但他們馬上又感到還是美中不足:這美景太孤寂了,還應該有人煙才好。決心徹底改造這裏的王母娘娘搖手招來祥雲,駕雲升到空中,尋得一個山頭落下,隨手從頭上拔下一支精美的金釵,用手一指,原本小巧玲瓏的金釵迅速由小變大,從她的手中飛落,直直地鑽向對麵的山崖。由於此地岩石堅硬,金釵隻向裏鑽了幾十米就停滯不前了。金釵迅速膨脹,形成一個圓弧,最後變成了一個寬闊的山洞。
王母娘娘飛落在洞口,吩咐青、白二龍快快到外地去移來人煙。二龍領命而去,隻消得半日工夫,這百裏土地上就遷來了數十產人家。
王母娘娘見遷居來的百姓十分貧寒,於心不忍,就和玉帝一起住在這山洞中煮粥施飯,直到這裏的人們都過上了豐衣足食、幸福美滿的生活後才離去。人們為了感謝她,就將這個洞命名為王母洞,以示不忘她的恩情。
後來,王母洞被道教尊為“天下第一洞天”。
智慧點燈
這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反映的其實是世間百姓的樸素願望:為政者能夠真正關注民生。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人們有理由相信,黨和政府一定能夠勝過神話傳說中的王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