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要素。如果你真正建立了自信,那麼你就已經邁入了成功的大門。一個人魅力表現上的差異,背後的本質其實是自信的差異。人的自己命運的舵手,自信就是指引人生小舟的舵。
古希臘有這樣一個故事。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臨終前有一個遺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時間裏沒能給他尋找到一個優秀的閉門弟子。
事情是這樣的:蘇格拉底在風燭殘年之際,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時看來很不錯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說:“我的蠟燭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蠟燭接著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那位助手趕忙說,“您的思想光輝是得很好地傳承下去……”
“可是,”蘇格拉底說:“我需要一位優秀的承傳者,他不但要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你幫我尋找和發掘一位好嗎?”
“好的,好的。”助手很溫順很尊重地說:“我一定竭盡全力地去尋找,以不辜負您的栽培和信任。”
那位忠誠而勤奮的助手,不辭辛勞地通過各種渠道開始四處尋找了。可他領來一位又一位,總被蘇格拉底婉言謝絕了。有一次,當那位助手無功而返地回到蘇格拉底病床前時,病入膏肓的蘇格拉底硬都會撐著坐起來,撫著那位助手的肩膀說:“真是辛苦你了,不過,你找來的那些人,其實還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辭懇切地說,“找遍城鄉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優秀的人選挖掘出來、舉薦給您。”
半年之後,蘇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別人世,優秀的人選還是沒有眉目。助手非常慚愧,淚流滿麵地坐在病床邊,語氣沉重地說:“我真對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蘇格拉底說到這裏,很失意地閉上眼睛,停頓了許久,才又不無哀怨地說:“本來,最優秀的就是你自己,隻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給忽略、給耽誤、給丟失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就在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掘和重用自己……”話沒說完,一代哲人就永遠離開了人世。
那位助手非常後悔,甚至後悔、自責了整個後半生。他四處去尋找最優秀的人才,惟獨沒有肯定和相信自己,所以留下了半生遺憾。
自信是成功者必須的品質。一個人如果建立了頑強的自信,對生活充滿摯愛,而又有一種追求事業的狂熱,勇於麵對任何困難,那麼他必將是人生這場韌性戰鬥的最終勝者。這種優秀的品質會支撐他去奮鬥,激勵他去嚐試生活。沒有知識,他會努力學習;缺乏能力,他會在鍥而不舍的實踐中獲得,這樣的人必須會成為人生的強者。
自信會使你創造奇跡。古往今來,每一個偉大的人物在其生活和事業的旅途中,無不以堅強的自信為其先導。拿破侖就曾宣稱:“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的字眼。”這是何等豪邁的自信!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自信激起了他那無比的智慧和巨大的能力,才使他成為橫掃歐洲的一代名將。
隻有肯定並相信自己,才能激發進取的勇氣,才能感受生活的快樂,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潛力。自信就是自己信得過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美國作家愛默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人們常常把自信比作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閘門,啟動聰明才智的馬達,這是很有道理的。確立自信心,要正確評價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能力。自信不是孤芳自賞,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無根據的自以為是和盲目樂觀。自信是激勵自己奮發進取的一種健康的心理素質,它代表一種高昂的鬥誌、充沛的幹勁、迎接生活挑戰的一種樂觀情緒,是戰勝自己、告別自卑、擺脫煩惱的一種靈丹妙藥。
你自信能夠成功,成功的可能性就大為增加。你如果自己心裏認定會失敗,就永遠不會成功。沒有自信,沒有目標,你就會一事無成。每個人都會確立一些人生的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首先你必須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從優秀到卓越
在美國曆史上,有兩個人——他們兩個人曾經互為對手、互為敵人,但他們都是各自陣營中最優秀的人、最卓越的佼佼者,他們互相因為對方而名垂青史。他們就是格蘭特和羅伯特·李。
格蘭特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北方的將領。羅伯特·李是南方的將領。饒有趣味的是,在這之前,他們都僅僅是極其普通的將官。相比之下,李將軍成名更早。他早年負責南方軍隊對密西西比河的軍務,屢戰屢勝,使北方的將軍們蒙羞。曆史似乎可以這樣假設:假如不是李將軍太過於優秀、以至於林肯對手下的將軍接連失望,那麼格蘭特不可能那麼迅速地從一個伊利諾的21步兵團上校竄升為聯邦軍總司令。另一條假設是:假如沒有格蘭特的出現,李很可能帶領南方的軍隊統一北方。
最後的決戰似乎也驗證了這一點。在攻打南方首都裏士滿的最後總決戰中,格蘭特是北方的總指揮官,李是南方的總指揮官。他們都發揮了自己的最大能量:殫精竭慮,極盡所能。棋逢對手,旗鼓相當。假如格蘭特稍有差錯,李將軍就有可能扭轉乾坤,致格蘭特於死地。
格蘭特一生最敬重的人就是他的對手羅伯特·李。因為李也是一個懂得如何完成任務真義的人。在戰場上,他對格蘭特意圖的判斷總是與格蘭特不謀而合。
完成任何一項任務都像去打一場仗一樣重要。當你接受一項任務時,當你為你自己立下一項任務時,你必須盡全力去完成它。那些隻想做完然後就去休息的人,是可恥的。他們把完成任務僅僅看做是例行公事,就像林肯手下那些華而不實的將軍們。
還有許多人認為任務是別人或者上級分派下來的,他隻需要了解任務的其中一個環節,或者說,他隻想理解到此。他不想再理解下去,他的觀點是:在我的位子上,我是一個合格的人。成為優秀的人是別人的事。
好運為什麼最後總是落到那些有勇氣、魄力和真正有才華的人的頭上?就像格蘭特和李那樣,為什麼南方和北方選擇了他們作決戰的代言人?
因為他們不僅不甘於合格,而且還不甘於優秀。
在他們心中,不僅要做得更優秀、做得比別人更好,還要做到最好。
從另一個角度說,一個人隻有選擇優秀,才能到達卓越。
大部分人都會為自己的碌碌無為找借口:例如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父母沒有給他們提供更好的成長機會、第一次工作搞砸以後老板沒有給第二次機會、當運氣來臨時沒有很好地握住……不一而足。還有人搬來了格蘭特本人的例子:在南北戰爭以前,格蘭特是聲名狼藉的家夥,他被軍隊開除、做生意賠本,要不是爆發戰爭,他可能都活不到37歲。
的確,格蘭特一開始並不是一個優秀的人,甚至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人。這也反過來證明了一點:任何人都可以變得優秀。一個酒鬼、破產的生意人、失敗的農夫,竟然也可以成為最偉大的將軍、人人敬仰的英雄。格蘭特首先學會如何使自己變得優秀:他義無反顧地參加義勇軍、尋找正規軍的軍職、率領子弟兵保衛自己的家鄉。當他升為伊利諾伊21步兵團上校時,他就從一個普通的士兵變成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很少有人認識到這一點。有的人隻認識到格蘭特早年的失敗,有的人隻認識到格蘭特後來的偉大。沒有人去剖析格蘭特究竟是怎樣從一個酒鬼變成上校指揮官的。
從平庸到優秀隻有一步之遙,但這是難以跨越的一步,有的人終其一生也無法跨越。隻有當你選擇了如何優秀,你才能接下來做到如何卓越:那些希望一步登天的、怨天尤人的人,當他們沉淪於“平庸”的生活境遇中,成功離他們十萬八千裏。
在成為優秀之前,你隻能把事情做得很好,隻有成為優秀,你才會把事情做得更好,這是我們一個武斷的結論。我不相信一個正沉浸在失意中的酒鬼,可以指揮一場充滿想象力的戰鬥。一個人不經過優秀的曆練是成不了大才的,這是一條真理。一個平庸的人永遠不會把事情做到最好——那是卓越者才力所能及的。而一個人若隻用平庸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卻又想名垂千古——這不是癡心妄想嗎?
不甘於優秀,超越優秀,成為卓越者,像格蘭特那樣,我們可以把事情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