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課 做創造機遇的強者(一)(3 / 3)

其中有一個學生的想法和其他學生不一樣。他一心想得到老教授的垂青,生怕教授會臨時在星期三以外的日子突然來到。於是,他每天早上都將自己的桌椅收拾整齊。但是往往上午收拾妥當的桌麵,到下午便又淩亂起來。他又擔心教授會在下午來到,於是又在下午收拾一次。盡管這樣,他想想還是覺得不妥,如果教授在一小時以後出現,仍會看到他淩亂的桌麵,便又決心每小時收拾一次。到最後,他想到若教授隨時會到來,仍有可能看到他的桌麵不整潔。終於,這個學生想清楚了,他必須時刻保持自己桌麵的整潔,隨時歡迎教授的光臨。

一個月後的某一天,老教授不期而至,這個學生如願以償地獲得了那個職位。

從上例中我們可以得知,機遇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它總與沒有做好準備的人擦肩而過,而總是被準備好的人所抓住。

有很多人喜歡怨天尤人,總埋怨自己命運不濟,“為什麼我的命這麼不好,而別人的命這麼好啊?”看到別人升職,他們就會說“憑什麼是他不是我”;看到別人加薪,他們就會說“憑什麼他拿那麼多,而我拿那麼少”。其實,他們看到的隻是表麵的東西,而沒有看到別人在工作的付出和努力——別人憑的就是你沒有看到的努力。

古人說:“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收割,先要準備好;想過河,先要準備好船;欲捕魚,你得先結好網;要戰鬥,你得先磨亮你的刀槍。其實命運也好,機遇也罷,對每個人都是相等的,隻是她常常眷顧那些孜孜以求、早有準備的人。

萊斯·布朗和他的雙胞胎兄弟出生在邁阿密一個非常貧困的社區,出生後不久就被幫廚女工梅米·布朗收養了。

由於萊斯非常好動,又含含糊糊地說個不停,所以他小學就被安排進一個專門為學習有障礙的學生開設的特教班,直到高中畢業。畢業以後,他成了邁阿密灘的一名城市環衛工人。但他卻一直夢想成為一名電台音樂節目主持人。

每天晚上,他都要把他的晶體管收音機抱到床上,聽本地電台的音樂節目主持人談論搖擺樂。在他那間狹小的、破損的房間裏,他創建了一個假想的電台——用一把梳子當麥克風,他念經一般喋喋不休地練習用行話向他的“影子”聽眾介紹唱片。

每當他母親和兄弟聽到他的聲音,就會對他大吼大叫,讓他別再耍嘴皮子而去睡覺。但是,萊斯根本就不理睬他們,他已經完全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裏。

一天,萊斯利用在市區割草的午休時間,勇敢地來到了本地電台。他走進經理辦公室,說他想成為一名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

經理打量著眼前這位頭戴草帽、衣衫不整的年輕人,然後問道:“你有廣播方麵的背景嗎?”

萊斯答道:“我沒有,先生。”

“那麼,孩子,恐怕我們這兒沒有適合你的工作。”

於是,萊斯非常有禮貌地向他道了謝,然後就離去了。經理以為再也不會見到這個年輕人了。然而,他低估了萊斯·布朗對自己理想的投入程度。

萊斯連續一周天天都到這家電台去,詢問是否有職位空缺。最後,電台經理終於讓步了,決定雇他跑跑腿,但沒有薪水。

在電台裏,無論人們讓他做什麼,萊斯都會去做——有時候甚至做得更多。在工作之餘,他總是盡量呆在控製室裏,潛心學習,直到他們讓他離開。晚上回到自己的臥室,他就認真投入地進行練習,為他確信一定會到來的機遇做好準備。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萊斯還在電台裏,有一位叫羅克的主持人一邊播著音,一邊喝著酒。而此時,整個大樓裏除了他就隻有萊斯一個人了。萊斯意識到:照這樣下去,羅克一定會喝出問題的。正在這時,電話鈴響了,萊斯立刻衝過去,拿起聽筒。果不出萊斯所料,正是電台經理打來的。

“萊斯,我是克萊恩先生。”

“嗯,我知道,”萊斯答道。

“萊斯,我看羅克是不能把他的節目堅持到底了。”

“是的,先生。”

“你能打電話通知其他主持人,讓他們誰過來接替羅克嗎?”

“好的,先生,我一定會辦好的。”

但是,萊斯一掛斷電話,就自言自語道:“馬上,他就會認為我一定是瘋了!”

萊斯確實打了電話,但卻並沒有打給其他主持人。他先打電話給他媽媽,然後是他女朋友。

“你們快到外麵的前廊去,打開收音機,因為,我就要開始播音了!”他說。

等了大約15分鍾,他給經理打了個電話。“克萊恩先生,我一個主持人也找不到,”他說。

“小夥子,你會操作演播室裏的控製鍵嗎?”克萊恩先生問道。

“我會,先生,”他答道。

萊斯箭一般地衝進演播室,輕輕地把羅克移到一邊,坐在了錄音轉播台前。他準備好了,並早就渴望這個機會來臨。他輕輕打開麥克風開關,說:“注意了!我是萊斯·布朗,人稱唱片播放大叔,我喜歡和大家在一起傾聽音樂,品味生活。我一定能夠帶給你們一檔豐富多彩的節目,讓你們滿意。我就是你們最喜愛的人!”

因為有了精心準備,萊斯贏得了聽眾和總經理的心!從那改變一生的機遇起,萊斯開始了在廣播、政治、演講和電視等方麵的成功的職業生涯。

巴菲特說:“準備和失敗是成反比的,你越輕視準備,失敗就會越重視你。”準備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一個做好準備的人,才能輕鬆麵對生活中的變化和壓力,不致出現一些小差錯;一個做好準備的員工,才能從容麵對工作的挑戰和任務,保證完成工作的完成;一個做好準備的企業,才能避免自己的決策太過盲目、經營缺乏靈活,成為一個前程遠大的公司。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從某種程度上說,每一次失敗或差錯,都是因為準備不足而造成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因為準備充足而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