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命的臨終時刻(1 / 1)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激烈地進行,伊萬斯是一名防空戰士。他在一天夜裏值班,負責守護一座變電所。敵人轟炸城區時,一枚大炸彈尖叫著落在離變電所不遠的地方,但沒有立即爆炸。過了一會兒,伊萬斯小心地接近這枚炸彈,觀察後他才明白,這是一枚定時炸彈。他立刻把這一切向上級作了報告。

上級命令說:“盡快把圍觀的人趕走,把附近住宅裏的人撤光,讓行人不要靠近!”

伊萬斯遵照命令行事,迅速疏散圍觀的人,幫助附近的住戶轉移,然後自己堅守在值班崗位上,以防止不知情的行人靠近炸彈而發生不幸的傷亡。附近聖公會教堂的神甫回憶當時的情況時說:“他幾乎完全沒有必要用手指明炸彈在哪裏,炸彈就在他身後的草坪上。很明顯,他完全了解自己的處境有多麼危險。”

“我要他用繩子把周圍攔起來,然後抓緊撤離。但是,他卻對我說:‘我的任務是留在這裏,請走開吧,不要給別人樹立壞榜樣!’於是,我隻得走開,到電話間打電話向有關方麵求助。”

“就在我撤離不久,晚上9點10分,定時炸彈爆炸了,地麵被炸了一個大坑,伊萬斯連屍骨也沒有留下。”

戰爭結束之後,人們在伊萬斯犧牲處建立了紀念碑,永遠緬懷這位忠於職守的普通士兵。

和平年代與戰爭年代一樣,也有許許多多忠於職守的普通人。前不久,遼寧省大連市公汽聯營公司702路422號雙層巴士司機黃誌全,在行車途中心髒病突然發作,以身殉職。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裏,他咬緊牙關堅持做完了三件事:

——把汽車緩緩地停在路邊,用生命的最後力氣放好了手動刹車閘。

——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

——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輛和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這三件事,伏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黃誌全隻是一名平凡的公車司機,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分鍾所做的一切也許並不驚天動地,然而乘客卻牢牢地記住了他的名字。

我雖然不能為黃誌全建座紀念碑,但是可以宣傳他在生命最後一分鍾裏所做的事情,讓更多的人知道並記住這位平凡而高尚的公車司機。多宣傳一些平凡而高尚的普通人,一定是所有正直和善良的人們的共同心願。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荊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精神使他們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