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標致(Peugeot)汽車公司從屬於“PSA標致雪鐵龍集團”。標致公司的產銷量占集團總量的60%,雪鐵龍公司占40%,是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同時也是法國最大的汽車集團公司,以生產汽車為主,兼營機械加工、運輸、金融和服務業的跨國工業集團,業務遍及142個國家。在2003年《財富》全球500強排序中,標致公司排在第65位,全年營業收入總額為514.66億美元。標致公司的品牌以其車輛的風格、質量及其性能而著稱,也同樣因其產品創新策略的完善和高效而致勝世界汽車市場。

一、標致之路

標致公司是依據創始人家族的姓氏命名的。19世紀,隨著歐洲工業化的普及,標致家族也迎來了大發展時期。1819年,標致家族成立了公司,建立了生產鍾表、縫紉機等產品的工廠。1850年,標致公司產品的統一標誌“獅”徽誕生。1889年,家族成員阿曼德標致在蒸氣機專家的協助下,自己設計製造了一台以蒸氣機為動力的三輪車,“標致”牌汽車問世了。1年後,他的汽車生產初具規模,當年生產了28輛“型號3”汽車和一輛“型號4”汽車,這些汽車在世界上首先采用了橡膠輪胎。隨著汽車產量的提升,阿曼德標致最終決定脫離傳統工業全身心地投入於汽車事業,1897年阿曼德標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奧丁康特建立了占地500平方米的汽車生產廠,開始生產裝備水平對置的兩缸發動機的“型號14”、“型號15”轎車和“型號18”8人旅行車。

1901年,標致公司推出了具有創新的意義的“型號36”轎車。該車采用了前置發動機,奠定了今天轎車結構的雛形,1903年,裝置四缸發動機的“標致”頂級轎車顯示了汽車性能的很大進步。阿曼德標致年老退休,接班人是他堂兄的兒子羅伯特標致。1910年,標致家族的公司與奧丁康特的公司合並,新成立的公司就是今天的標致汽車公司的前身,公司總裁為羅伯特標致。1912年,標致公司創新開發出裝置了雙頂置凸輪軸、每缸4氣門發動機、具有強大馬力的“標致LT76”汽車。1914年,標致公司的汽車年產量近1萬輛,占法國汽車市場份額的20%。1929年,標致公司采用中間數字為0的3位數字的新的車型命名法,這種獨特的命名法一直沿用至今。第一個采用新命名法的汽車是“標致201”。

進入20世紀30年代,標致公司加快了創新開發的步伐,采用了一係列新概念和新技術。1933年,“標致301”采用了有燈罩的大燈、趨於流線型的車身設計和世界上首創的可折疊硬頂。這種可折疊硬頂的超前設計直到1950年後其它汽車製造商才仿效采用。1935年,“標致402”裝備了電子換擋的半自動變速箱,並成為標致公司生產的第一款全流線型轎車。“標致402”還取得了1938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為標致公司取得了榮譽。1938年開始生產的“標致202”經濟型轎車,年產量達到5萬輛。

二次世界大戰中標致汽車廠被嚴重毀壞。法國解放後,標致公司在缺乏資金和設備的情況下艱難地開始恢複生產。1946年開始生產戰前設計的“標致202”轎車,當年生產了1.4萬輛。1947年建了新的廠房,1948年在新的流水線上開始生產戰後設計的、采用當時最先進的承載式車身結構和四缸發動機的、當時歐洲技術最先進的“標致203”緊湊型轎車。1955年推出車身外形由意大利著名的車身設計師賓尼法瑞納設計,造型完美的“標致403”,體現了20世紀50年代“標致”轎車的最高水平。同年,“標致”汽車的年產量突破了10萬輛。

1960年推出造型典雅大方和技術先進的“標致404”,得到汽車業很高的評價。1965年,標致公司由一個家族企業轉變成一個股份公司。同年,推出有創新技術應用和設計概念、首次采用前輪驅動型式和四輪獨立懸掛的“標致204”緊湊型轎車,這種驅動和懸掛型式在以後的家庭轎車上被廣泛采用。1969年,“標致504”中型轎車問世,此時標致公司年產量接近50萬輛,成為法國第二大轎車製造商。

1971年,標致公司與雷諾公司、沃爾沃公司達成協議,聯合研製了V6發動機,1975年標致公司推出了裝備這種發動機的“標致604”,成為標致公司的頂級產品。從此,“標致”轎車形成了100係列、200係列、300係列、400係列、500係列和600係列轎車共六大係列產品。1976年,標致公司進行了擴充,通過換股取得了雪鐵龍汽車公司股份,使標致汽車公司成為了雪鐵龍汽車公司的新主人。合並後的公司在1979年改稱為標致股份公司(PeugeotSocieteAnonyme),簡稱PSA。

進入80年代,標致公司推出拉力賽版的“標致205T16”和“標致405T16”屢屢在拉力賽中稱雄。1992年“標致905”獲得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90年代初期,歐洲家庭轎車發展出現了一個新的趨勢,標致公司把握良機,滿足了消費者更時尚、更絢麗多彩的希望,領導了轎車新一輪時尚潮流。1998年推出的“標致206”和2001年推出的“標致307”,以充滿激情的活躍的風格演繹了家庭轎車的新概念,成為法國浪漫主義和歐洲時尚完美結合的產物。在“標致206”和“標致307”的帶動下,標致公司的汽車銷售量節節上升,一躍而成長為歐洲第二大轎車生產企業。2002年11月,標致公司的第4000萬輛帶有“獅子”徽記的汽車駛下了生產線。

二、產品創新造就市場輝煌

翻開標致公司的曆史,可以看到眾多的世界首創的領先技術及車型。20世紀初,標致公司率先創新采用了前置發動機,奠定了今天轎車結構的雛形。他們創新開發出裝置了雙頂置凸輪軸、每缸4氣門發動機、具有強大馬力的“標致LT76”汽車。他們率先在汽車上裝備四輪刹車係統,從而提高了汽車行駛性能。20世紀30年代,標致公司采用了有燈罩的大燈、趨於流線型的車身設計和世界上首創的可折疊硬頂。此後又創新了電子換擋的半自動變速箱以及全流線型的轎車。就是在目前世界汽車市場不景氣的形勢下,標致公司的這種從容自信仍源於“標致”汽車的創新、多樣與成熟的獨特魅力。特別是在歐洲同類車型中銷量排名第一的“標致206”與排名第五的“標致307”這兩支並蒂蓮,已成為“標致”品牌的經典。

1.以產品創新占領市場“真空”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產品同質化問題日趨突出。如何在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的市場環境下找到企業致勝的法寶,成為眾多企業麵臨的又一課題。企業如何打破同質化枷鎖,在擁擠的競爭中找出一條路來?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將技術創新與應用創新兩種手段結合起來,實現產品的個性化和市場定位的差異化。

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是密不可分的。所謂技術創新,是指企業使用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質量,開發生產新的產品,提供新的服務,來占據市場並實現市場價值。當前,技術創新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產品創新和參與激烈國際競爭的主要手段。

但是,技術創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它不會從天而降,而必須建立在現實需求的土壤上。了解市場,懂得用戶的應用需求,並通過應用創新來滿足市場,技術創新的價值才可能得到實現。換句話說,隻有將技術創新與應用創新牢牢結合起來,才能使產品抓準市場“真空”。這樣的話,企業自然就不會再為生存空間而發愁了。

可以說,技術創新與應用創新應該是企業產品的生存之道。企業的產品經過兩次創新,最終能夠滿足用戶需求,這才是衡量產品成功的惟一標準。一個產品即使技術也許不夠先進、檔次不夠超前,但隻要很好地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切切實實幫助用戶解決了現存的問題,它同樣是技術創新與應用創新成功結合的產品。標致公司創新產品的最好代表是被評為“歐洲2002年年度車型”的“標致307”轎車。歐洲2002年年度車型由來自歐洲21個國家的55名專業記者組成的評委會進行評選,“標致307”是在38種參選車輛中脫穎而出的。這一殊榮的獲得完全是憑借其創新的風格、傑出的整體表現及合理的性能價格比。此後,“標致307”又在22個國家獲獎。這是標致公司第三次獲得歐洲最佳汽車稱號。前兩次被評為最佳汽車的車型是1969年的“標致504”型和1988年的“標致405”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