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致307”是2001年4月開始在法國及歐洲其他地方相繼投放市場的,當年的總銷量就達到30.8萬輛。現在“標致307”的平均日產量雖然已達2500輛,用戶卻仍要在簽訂合同一個月後才能拿到車。“標致307”成功的原因在於,富於創新精神的優雅外形和設計結構,寬敞的乘坐空間,充足靈活的儲物空間以及在同類車型中前所未有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裝置。

“標致307”發動機動力強勁,瞬間的提速性能極佳。車身結構堅固,懸掛技術精湛,能夠很好地與強勁的發動機相結合。操控穩定性極好,行駛在彎道上方向盤的感覺清晰到位,轉彎無須減速。這得益於方向機配有一個電動泵,可根據行車速度和方向盤的角度進行助力轉向調節,這一技術對駕車的舒適性和準確性十分有用。“標致307”的全新造型設計打破了傳統的結構設計,超前、超寬大的擋風玻璃一直延伸至車頂,簡潔而前衛,流線型車身圓潤豐滿,貓眼式大燈和尾燈充分體現了標致家族獨有的堅實而優雅的特性。“標致307”配備了前安全氣囊、側安全氣囊以及簾式安全氣囊,用以保護前排乘客的胸部和前後排乘客的頭部免受傷害。另有5個帶限力器的三點預緊式安全帶。“標致307”特別加裝了兩套創新的安全係統,即用以防止背部遭受撞擊的“主動型”前座椅靠背;用以防止受撞擊時左腳踝折斷的“主動型”踏板。“標致307”投放市場以來,經過不斷更新,目前已形成四門轎車、兩門敞篷跑車、四門旅行車等多種車型。車型形成係列因而價格跨度很大,可供消費者選購。

“標致406”是作為榮獲“歐洲最佳汽車”稱號的“標致405”車係的取代車型,於1995年10月推出。“標致406”全新設計的底盤極具特色。首次采用了多連杆式懸掛,提高了車輛行駛的穩定性。前輪為改進的麥克佛遜式,內置螺旋彈簧及液壓式減振元件,後輪為多臂式。前輪配有通風盤式刹車製動係統。前座設有雙安全氣袋,後排三個座位都設有三點式安全帶。盡管“標致406”車身加大了,但並沒有影響到它的操控特性,仍然轉向準確流暢。“標致406豪華”轎車融合了雄渾馬力與典雅氣派於一身,滿足了新一代駕駛者的安全穩固、科技先進、豪華舒適、操控自如,駕乘享受無以倫比的嚴格要求。“標致406”處處以駕駛員的舒適性和實用性為著眼點,使車身內部流露出一種幽雅、時尚和實用的氣息,因而成為同級別轎車中的典範。

2002年,標致公司共銷售了200萬輛汽車。能保持這樣的市場業績,一方麵是公認的漂亮外觀,更重要的還在於標致公司對創新技術的不懈追求,這是保持品牌價值的關鍵。標致公司首創了高壓柴油直接噴射發動機(HDI)和粒子過濾器頂級技術。目前粒子過濾器技術仍是PSA集團的“獨門秘笈”,它首先用於“標致607”,後又用於“標致406”、“標致307”及新推出的“標致807”商用車,大大提高了這些車的技術含量。

2.建立產品的國際銷售網絡

有誌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汽車製造企業之一的標致公司,目前其產品65%出口國外銷售,建立了龐大的國際銷售網絡。標致公司立足世界五大洲,生產檔次齊全的車型,以強有力的推銷手段,高效的生產方式提供用戶多種產品,發揮其卓越的創新才能吸引各類顧客,滿足其不同的愛好和需求。

2000年,PSA汽車集團銷售數字為281.77萬輛,比1999年增長了16.9%。標致公司的柴油引擎車款在歐洲市場上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有機會以此來進軍北美市場。

“標致307”開始時隻在法國生產,現已推向世界各地。標致公司投資4500萬美元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帕洛馬爾的汽車廠生產“標致307”,以充分利用該廠的生產能力,充分利用比索貶值帶來的好處,提高該車型的市場競爭力。

2001年,盡管日本汽車對非洲市場的衝擊猛烈,但標致公司在非洲市場的銷售情況仍然良好。標致汽車在馬格裏布的銷售尤其火爆,同期增長28﹪。在阿爾及利亞市場上,標致車更是獨占鼇頭。在摩洛哥,標致PARTER型車在當地組裝後投放市場,同比增長近一倍。在非洲其它地區,雖然汽車市場仍然不甚景氣,但是標致汽車的銷售量同比增長49﹪。

為了使裏約熱內盧州成為南方共同市場重要的汽車生產中心,標致公司在巴西裏約熱內盧州雷亞爾港市設立了第一家汽車生產工廠,總投資額為6億美元,其中裏約熱內盧州政府占33﹪。這家工廠設兩條生產線,將生產“標致206型”和雪鐵龍XSARAPICASSO型轎車,年產量將達10萬輛。標致公司目前在巴西汽車市場所占份額為2.2﹪,汽車年銷量為3.06萬輛。公司的目標是在巴西全國設立290個銷售點,使年銷量增加到4.5萬輛,市場占有率達到3.5﹪。

標致公司將拉丁美洲國家作為未來重點開發的市場,將市場占有率由目前的4.2﹪,到2003年底前後提高到8﹪。這裏主要包括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和巴拉圭等國家。根據市場調查預測,這個地區的經濟複蘇如能持續下去,到2003年底這個地區的汽車市場潛力可望達到300萬輛。標致公司目前在阿根廷和巴西各有一個工廠,這將成為它開拓拉丁美洲地區市場的基地。

標致公司目前正與日本豐田公司進行協商,準備合作在中歐生產小型車。標致公司擬發揮自身在柴油車方麵的技術能力和豐田公司在小型車上的生產能力,雙方合作開發共享底盤,在捷克、波蘭、匈牙利等國家,生產排氣量在800~1000cc的小型車,以成功地打入中歐市場。

3.以優質產品“重返中國”

標致公司在中國大陸的銷售經營經曆過一段彎路。早在1985年,標致公司作為第一批進入我國的西方汽車公司與廣州汽車工業公司合資,標致公司表現出的眼光和勇氣是應該肯定的。然而,廣州汽車廠是一家小型客車廠,不僅缺乏製造轎車的經驗,整個汽車生產的底蘊也不夠深,加之當時廣東省整體製造業基礎相當薄弱,這些都使起步較早的“廣州標致”舉步維艱。特別要指出,“廣州標致”立項審批的並不是轎車項目,而是以生產“標致504”皮卡車的名義立項的,規模僅隻有1.5萬輛。後來轉產“標致505”轎車,是廣州市自行批準的,很長時間都未得到中央政府認可,其生存難度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缺乏長遠發展打算,大家都想“現得利”。當時轎車市場嚴重供不應求,CKD組裝車來錢最快,彼此便心照不宣,把國家對“國產化”的要求置於腦後,企業的技術改造和長遠發展被忽略了,一心隻想裝車賺錢。疏於管理,加之配件質量不好,待汽車市場發生變化時,企業就陷入困境。1993年下半年我國開始宏觀調控導致汽車市場供過於求時,紅極一時的“廣州標致”的銷售量急轉直下,產品大量積壓。從1994年開始,“廣州標致”連年虧損,截至1997年6月,資產為28億元的“廣州標致”負債額高達29億多元,最後標致公司不得已被迫退出中國市場。標致公司的撤資雖然出於無奈,但終究是一種損失,延誤了在中國這個世界公認最大的汽車市場的發展步伐。此後,維護困難服務差的問題,引起中國客戶對“法國標致”的強烈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