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3 / 3)

能鎮住油田井噴火龍的液膜,不像肥皂那樣一吹就破,它十分穩定,在正常條件下,存放幾年也不破裂。這種液膜,是一種包有膨潤土的液膜。當這種液膜注入井下,由於井下壓力和溫度比地麵高得多,液膜受熱、受壓而破裂,因而膜內的膨潤土奪膜而出,從而堵住井管通道,把氣體、油液等封閉起來,控製住井噴,鎮住“火龍”。

被譽為滅火“神粉”的幹粉滅火劑是火災的最大克星。我國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碳酸氫納幹粉滅火劑,可以撲滅液態石油化工產品引起的火災和天然氣、煤氣、液化石油氣引起的火災。還有一種叫做三元低共熔氧化物幹粉滅火劑,它可以撲滅鉀、鈉、鎂、鋁等活潑金屬引起的火災。且幹粉滅火劑比泡沫滅火劑具有更大的優點,它的滅火能力大,滅火時間短,為泡沫滅火劑所不及。幹粉滅火劑易於儲存,使用壽命長,適用麵廣,不受水源,電源的限製,不汙染衣物和器具,對人畜無害。因此,目前國際上幹粉滅火劑正向著高效、多用途方向發展,也是今後撲滅火災的重要手段。

往海裏投鐵能改變溫室效應嗎

1990年地球出現創記錄高溫,平均氣溫為15.5℃,是100多年來地球最熱的一年。美國空間氣象研究所認為,1880年以來,地球出現的7個最熱的年頭均發生在1980年以後。80年代平均氣溫比上個世紀同期高0.6℃。美國科學家提出相似的結論:1850年以來,地球上7個最熱的年頭中有6個發生在本世紀80年代。

1989年7月,在巴黎召開的7國首腦會議上,7國首腦呼籲,采取共同努力措施,限製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要放慢全球變暖的過程”。環境專家製定了苛刻的規定並提出增加巨額的新稅收。全球的經濟投入和社會幹預規模將是巨大的,這將有可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這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製訂的1991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氣候變化目前已成為舉世關注的熱門話題。所謂溫室氣體,是指當陽光照暖地球時,大氣低層的水蒸氣、二氧化碳、沼氣和人造氯氟烴等具有溫室玻璃的作用,保留部分熱量使地表變得越來越暖。監測結果表明,100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增高了25%。全世界90%的能源來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每年向空中排放55億噸二氧化碳。僅從1958年以來,二氧化碳就增長了11%。沼氣在溫室氣體中含量僅次於二氧化碳,是沼澤地、水稻田、蟻巢和反芻動物等排放的,總量每年遞增1%。氯氟烴是從電冰箱、空調器、泡沫塑料、噴霧器中釋放出來的,數量雖少,但比二氧化碳的吸熱能力強幾倍,且具有破壞高空臭氧層的作用。聯合國預測,如果人類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限製,到下個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2~5℃,其增暖幅度將是1萬年來所從未有過的。同時,氣候變暖將會導致海平麵升高30—100厘米,許多海拔低的島嶼和大陸沿海地區將會葬人海底。目前,地球平均氣溫上升不到l℃,聽起來似乎沒什麼了不起。然而,當年地球氣溫僅僅上升5℃,就使地球擺脫冰河時代,自然景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為防患於未然,人類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

最近,美國海洋學家提出了抑製溫室氣體、控製全球變暖的新設想,將約30萬噸鐵投人全球18%的海洋中去,鐵作為一種“肥料”,可促使海洋中浮遊植物繁茂生長,通過光合作用每年吸收近20億噸的H氧化碳,增強海洋的固氮能力,是對付溫室氣體使全球變暖的最簡單途徑。

但是,給海洋施鐵肥料的工程十分巨大,選擇適當的施肥地點有較大的困難,還要考慮到生態方麵的問題,這種新設想目前還不能實現。何時實現,能否實現,還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