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探險家在森林裏發現,一隻野象受傷了,它就在岩石上來回磨蹭,直到傷口蓋上一層厚厚的灰土和細砂,像是塗了一層藥。有些得病的大象找不到治病的野生植物,就吞下幾千克的泥灰石。原來這種泥灰石中含氧化鎂、鈉、矽酸鹽等礦物質,有治病的作用。

在烏茲別克,獵人們常常遇到一種怪事兒:受了傷的野獸總是朝一個山洞跑。有一個獵人決定弄個水落石出。有一天,一隻受傷的黃羊朝山洞方向跑去,獵人就跟蹤到隱蔽的地方觀察,隻見那隻黃羊跑到峭壁跟前,把受傷的身子緊緊貼在上麵。沒過多久,這隻流血過多、十分虛弱的黃羊,很快恢複了體力,離開峭壁,奔向陡峭的山崖。獵人在峭壁上發現了一種黏稠的液體,像是黑色的野蜂蜜,當地人管它叫“山淚”,野獸就是用它來治療自己的傷口的。科學家們對“山淚”進行了研究,發現裏麵含有30種微量元素。這是一種含多種微量元素的山岩,受到陽光強烈照射而產生出來的物質,可以使傷口愈合,使折斷的骨頭複原。用它來治療骨折,比一般的治療方法快得多。在我國的新疆、西藏等地區,也發現了多處“山淚”的蘊藏地。

溫敷是醫學上的一種消炎方法,猩猩也知道用它來治病。猩猩得了牙髓炎以後,就把濕泥塗到臉上或嘴裏,等消了炎,再把病牙拔掉,你看猩猩還是個牙醫呢。

溫泉浴是一種物理療法。有趣的是,熊和獾也會用這種方法治病。美洲熊有個習慣,一到老年,就喜歡跑到含有硫磺的溫泉裏洗澡,往裏麵一泡,好像是在治療它的老年性關節炎;獾媽媽也常把小獾帶到溫泉中沐浴,一直到把小獾身上的瘡治好為止。

野牛如果長了皮膚癬,就長途跋涉來到一個湖邊,在泥漿裏泡上一陣,然後爬上岸,把泥漿晾幹,洗過幾次泥漿浴以後,它的癬就治好了。

更讓人驚奇的是,動物自己還會做截肢手術呢。

1961年,日本一家動物園裏的一頭小雄豹左“胳膊”被一頭大豹咬傷,骨頭也折了。獸醫給它做了骨折部位的複位,上了石膏繃帶。沒想到,手術後的第二天,小豹就把石膏繃帶咬碎,把受傷的“胳膊”從關節的地方咬斷了。鮮血馬上流了出來,小豹接著又用舌頭舔傷口,不一會兒,血就凝固了。截肢以後。傷口漸漸地長好了,小豹給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外科截肢手術”。小豹好像知道,骨折以後傷口會化膿,後果是很危險的。經過自我治療,就會保住自己的生命。

人們發現,一隻山鷸的腿被獵人開槍打斷後,它會忍著劇痛走到小河邊,用它的尖嘴啄些河泥抹在那隻斷腿上,再找些柔軟的草混在河泥裏,敷在斷腿上。像外科醫生實施“石膏固定法”一樣,把斷腿固定好以後,山鷸又安然地飛走了。它相信,自己的腿會長好的。

昆蟲學家曾經仔細觀察了一場螞蟻激戰:一隻螞蟻向對方猛烈襲擊,另一隻螞蟻隻是實行自衛防禦,結果它的一條腿被折斷了。原來這不是一場真正的格鬥,而是螞蟻在給受傷的同伴做截肢手術呢。

除此以外,不少動物還能給自己做“複位治療”呢。

黑熊的肚子被對手抓破了,內髒漏了出來,它能把內髒塞進去,然後再躲到一個安靜的角落裏,“療養”幾天,等待傷口愈合。

如果青蛙被石塊擊傷了,內髒從口腔裏露了出來,它就始終待在原地不動,慢慢吞進內髒,3天以後就身體複原,能跳到池塘裏捉蟲子啦。

動物自我醫療的本領,引起了科學家很大的興趣。

它們是怎麼知道這些療法的呢?現在還沒有一個圓滿的解釋。

動物“氣功師”之謎

我們人類有些“氣功大師”,有著非凡的功夫。他們要是發起功來,好像刀槍不入;就是幾噸重的汽車從身上壓過去,也毫無損傷。這讓參觀的人驚奇不已。

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動物世界裏的動物,也有會“氣功”的,而且是無師自通,根本不用拜師學藝。這些動物“氣功大師”,生來就有這種“特異功能”。

在非洲的讚比亞,有一種會“硬氣功”的老鼠,當地的土著居民管它叫拱橋鼠。這種鼠大的500多克重,如果有人用腳踩它,它就用鎖骨抵在地上,拱起脊背,全身“運氣”,施展出它奇特的“硬氣功”。一個60千克重的人踩在它身上,等於是它體重的100多倍,但拱橋鼠卻一聲不吭,像沒事兒一樣。就是使勁兒用腳跺它,它也絕不叫喚一聲(這可能是它正在“運”功的緣故),等到人把腳抬起來,壓力消除的時候,拱橋鼠就立刻溜之夭夭了。貓雖然是老鼠的天敵,但如果遇到這些會氣功的老鼠,也是無可奈何,甘拜下風的。

在西班牙的馬德裏地區,更是“藏龍臥虎”。這裏生活著一種綠色的‘氣功蛇”,它的“氣功功夫”可以說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這種蛇類“氣功大師”藝高蛇膽大,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喜歡從草叢裏爬到光滑的馬路上,大模大樣地乘涼。當載重汽車開過來的時候,它雖然預先感覺到地在顫動,但它絕不會爬走逃命,而是鼓起肚子裏的貯氣囊,並且快速把氣體輸送到全身,等汽車輪子從它身上軋過去之後,這位“氣功大師”才得意洋洋地爬走。它搖頭擺尾的樣子,好像是在顯示自己的非凡功夫呢。

除了陸地上的動物以外,有些海洋動物也是了不起的“氣功大師”。在浩瀚的大西洋裏,有一種叫海刺蝟的海洋動物。它渾身長滿了長刺,平時這些針刺都順貼在身上,可一旦遇到危急情況,它全身的刺就會根根倒豎,特別鋒利。在當地海域,還生活著一種斜齒鯊,十分凶猛,常常把海刺蝟當做美食吞下去,有時候能一次吞下10隻海刺蝟。但災難也跟著來臨,海刺猾被吞進鯊魚肚子以後,就會運“氣”發“功”,把身上的長刺倒豎起來,就像一根根鋒利的鋼針,在鯊魚胃裏猛攻猛刺,直到把鯊魚的肚子刺破,死去的斜齒鯊,反倒成了海刺蝟的美味佳肴了。

看起來,氣功並不是我們人類的專利,在動物世界裏也有不少天生的“氣功大師”呢。它們的奧秘在哪裏呢?生物學家們正在研究探討這個不解之謎。

動物“電子戰”之謎

蝙幅是一種能飛的野獸。它的前肢和後腿之間,長著薄薄的、沒有毛的翼膜,好像鳥兒的翅膀。所以,它能像鳥兒那樣在空中飛行,成為哺乳動物中的飛將軍。

一到傍晚,蝙幅就在空中盤旋,一邊飛,一邊捕捉蚊子、蛾子什麼的。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蝙蝠能在夜間捕食,難道它有一雙明察秋毫的夜視眼嗎?

早在270多年前,意大利科學家潘蘭察尼就進行過這樣的實驗:

他把一隻蝙蝠的眼睛弄瞎後,放到一間拉了許多鐵絲的玻璃房子裏。令人驚奇的是,這隻失明的蝙蝠仍然能夠繞過鐵絲,準確地捉到昆蟲。

“看起來,蝙蝠並不是靠眼睛捕食的。也許是它的嗅覺在起作用。”潘蘭察尼這樣考慮著。

接著,他又破壞了蝙蝠的嗅覺器官。但這隻蝙蝠照樣準確地捕捉食物,像什麼事情也沒發生一樣。他又在蝙蝠身上塗了厚厚的一層油漆,蝙蝠還是照飛不誤,一邊飛,一邊捉蟲子。

難道是蝙蝠的聽覺在起作用嗎?

潘蘭察尼又把一隻蝙蝠的耳朵塞住,再把它放進玻璃房子的時候,“飛將軍”終於沒有辦法了,隻見它東飛西竄,不是碰壁,就是撞到鐵絲上,就再也捉不到小蟲了。

看起來,是聲音幫助蝙蝠辨方向和尋找食物的。但到底是什麼聲音,這位意大利科學家一直沒有研究出來。

後來的科學家揭開了這個奧秘。原來蝙蝠的喉嚨能發出很強的超聲波,通過它的嘴巴和鼻孔向外發射。當遇到物體的時候,超聲波便被反射回來,蝙幅的耳朵聽到回聲,就能判明物體的距離和大小。

科學家把蝙蝠這種根據回聲探測物體的方式,叫做“回聲定位”。

蝙蝠飛將軍的回聲定位器就像一部活雷達。它的分辨本領特別高,能把昆蟲反射回來的聲信號與地表、樹木的聲信號區分開,準確地辨別出是食物還是障礙物。

更讓蝙蝠自豪的是,它這部活雷達的抗幹擾能力還特別強。即使幹擾噪聲比它發出的超聲波強二倍,但它仍然能有效地工作,引導蝙蝠在黑夜中準確地捕食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