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草與大豆是近親,屬豆科植物,由三片葉子組成複葉,隻是中間的葉片特別大,長圓形。兩側的小葉特別小,像兩隻兔子耳朵,能經常自發地進行轉動。一般約1分鍾轉動一次。中間的大葉上下成一定角度擺動。奇妙的是,這種搖擺運動完全是在沒有任何觸動和刺激下自動產生的。跳舞草在荒蕪寂寥的野外自尋其樂,不斷地舞動著自己的葉片。到了晚上,跳舞就自動停止了。跳舞草的運動,有人認為是由植物內部的生理變化引起的。
早在18世紀,科學家第一次在電鰻身上發現了生物電。經進一步研究發現,在動植物體內都有一種生物電流,隻是很微弱罷了。基於此,有些科學家認為,捕蟲草受到昆蟲的觸動,首先產生生物電流,來傳遞信號,以引起捕蟲動作。在不同的植物中,生物電傳導的速度是不同的,如在葡萄中,傳導速度大約是每秒種1厘米,而在含羞草中,每秒鍾可達30厘米左右。因此,一觸動含羞草的葉子,它的葉枕很快就能感覺到了。
但是,植物葉片運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這還有待於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植物欣賞音樂之謎
在植物世界裏,真是無奇不有。比如,有吃動物的豬籠草,有劇毒的箭毒木,有羞羞答答的含羞草,有不停擺動的跳舞草……最近,植物學家們又發現了會欣賞音樂的植物。
法國農業科學院聲樂實驗室的第一位科學家,讓一個正在生長的蕃茄每天“欣賞”3個小時的音樂,結果這隻蕃茄由於“心情舒暢”,竟然長到了2千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蕃茄。英國科學家用音樂刺激法培育出了5.5千克的甜瓜和25千克的卷心菜。日本山形縣先鋒音響器材公司下屬的蔬菜種植場種植的“音樂蔬菜”,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味道也有改善。
科學家們在研究中還發現,植物不僅能“欣賞”優美的樂曲,而且也討厭那些讓人心煩意亂的噪音。
我國清代詩人侯嵩高寫了一本書,名叫《秋坪新語》,其中記述了一則“彈琴菊花動”的故事。書中說,他十分喜歡彈琴種花,有一天夜裏,他點蠟燭彈琴,當他彈得十分起勁的時候,書房裏的菊花也隨著悠揚的琴聲“簌簌搖擺起舞”。
1981年,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猛臘縣尚勇鄉附近的原始森林裏,發現了一棵會“欣賞”音樂的小樹,當地群眾管它叫“風流樹”。人們發現,在風流樹旁播放音樂,樹身便會隨著音樂的節奏搖曳擺動,翩翩起舞。令人驚奇的是,如果播放的是輕音樂或抒情歌曲,小樹的舞蹈動作就顯得婀娜多姿;如果播放的是進行曲或嘈雜的音樂,小樹就不舞動了。
音樂對植物究竟有什麼影響?這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花開時節,那一枝枝,這一叢叢,如雲似霞。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白的像雪,千姿百態,萬紫千紅,滿園春色。
為什麼花兒能盛開得這樣璀璨奪目、絢麗多彩呢?原來,花瓣的細胞液中含有葉綠素、胡蘿卜素等有機色素,它們像魔術大師把花變得五顏六色。遇到酸性時,細胞就成紅色;遇到堿性時,細胞變為藍色;遇到中性時,細胞又變為紫色。你可以摘一朵牽牛花做試驗:把紅色的牽牛花泡在肥皂水裏,因為遇到堿性,它便由紅色搖身一變變為藍色;再把這朵花放在醋裏,由於遇到酸性,它又恢複原色。花青素的“變魔術”本領更為驚人,它不僅能使許多鮮花色彩斑斕,而且還能使花色變化多端。如棉花的花朵初綻時為黃白色,後變紅色,最後呈紫紅色,完全是受花青素影響的結果。當不同比例、不同濃度的花青素、胡蘿卜素、葉黃素等色素相互配合後,就會使花呈現出千差萬別的色調。大部分黃花本身不含花青素,而完全是胡蘿卜素在起作用;有些黃花當含有極淡的花青素時,就變成橙色。由此可見,萬紫千紅的花完全是由於花青素和其他各種色素相互配合的結果。
一般來說,有機色素以葉綠素為主體時,花可顯青色和綠色,如綠月季等;以花青素為主體時,可呈紅色、藍色和紫色,如玫瑰等;以胡蘿卜素、類胡蘿卜素為主體時,則呈黃色、橙色和茶色,如菊花等。
世界上開花植物多達4000餘種,其花異彩紛呈,常見的有白、黃、紅、藍、紫、綠、橙、褐、黑等9種顏色。大多數花在紅、紫、藍之間變化著,這是花青素所起的作用;其次是在黃、橙、橙紅之間變化著,這是胡蘿卜素施展的本領。據統計,世界上各種植物的花色中,最多的是白色,約占28%,白色的花瓣不含任何色素,隻是由於花瓣內充斥著無數的小氣泡才使它看起來像白色;其次是黃色;紅色列為第三;再其次是藍色、紫色;較少的是綠色,如菊花中的“綠菊”,其花瓣就是令人賞心悅目的綠色;最為罕見的是黑色,花瓣為黑色,如“墨菊”,為菊中之珍品,“黑牡丹”、“黑鬱金香”也被列為花之名貴品種。
花色萬紫千紅,還有其生理上的需要。由於光波長短不同,所含熱量不同,各種花對光波的反射能力也不同,隻有適者才能,得以生存。在自然界中昆蟲對植物的生存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花隻有呈現豔麗多彩或散發芳香的,才能請來昆蟲做“紅娘”,得以繁殖後代。目前人們普遍通過人工選擇培育不同顏色的花,萬紫千紅的百花園因此更添幾分嫵媚。
花兒有香味之謎
眾多植物中,除少數外,多數植物的花是都芳香的。但你知道,花為什麼會有香味,這香味又是怎麼產生的嗎?
原來,在花卉的葉子裏含有葉綠素。葉綠素在陽光照射下,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產生了一種芳香油,它貯藏在花朵裏邊。這種芳香油極易揮發,當花開的時候,芳香油就隨著水分揮發而散發出香味來,這就是人們聞到的花香。由於各種花卉所含的芳香油不同,所散發出來的香味就不一樣:有的濃鬱,有的淡雅。一般來說,花香的濃淡和開花的地點有著密切的關係。生長在熱帶的花卉,香氣大都濃而烈;而生長在寒帶的花卉,香氣多是淡而雅。另外,通常花的顏色越淺,香味越濃烈;顏色越深,香味越清淡。白色和淡黃色花的香味最濃,其次是紫色和黃色的花,淺藍色花的香味最淡。一天當中,陽光強烈、溫度高時,花香較濃,香飄得也較遠,而在陰雨天或陽光弱、溫度低的情況下,花香就較淡。然而,也有一些花例外,如薔薇、丁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