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寶藏奇跡(4)
9、古印加寶藏
近年來,史學家也肯定地說:印加人的習俗和傳統一定會驅使他們隱藏其祖先的金銀財寶。這些被隱藏的財富,相當於秘魯金礦從16世紀到1803年開采的黃金的價值總和,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黃金之國的寶藏
古印加帝國是14~16世紀出現的印第安文明,它的地域包括了今天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秘魯和阿根廷大部分地區,是一個組織嚴密、管理有方、繁榮和平的國家。印加人崇拜太陽神,因此,在生活中大量使用黃金,用它裝飾神廟和宮殿,也用它作飾物和日常用品。印加人認為黃金象征著太陽。
據史料記載,印加人從公元2世紀就開始收藏黃金,南美又是重要的黃金產地,人們考證:當16世紀西班牙人摧毀印加帝國時,如果把印加全國的黃金加到一起,其價值相當於當時除印加之外,全世界的金銀財寶的總和。而印加帝國是在相當強大的時候,在很意外的情況下,被不到200名的西班牙殖民者毀滅了。
1532年,佛朗西斯科·皮薩羅率領的西班牙殖民軍侵入了印加帝國的卡哈馬卡城。雖然他們不足200人,可是,卻用欺騙的手段抓到了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這使強大的印加帝國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數以千計的印加人遭到屠殺。後來,皇帝得到了皮薩羅的許諾:“如果用黃金填滿關押他的牢房,他可以獲得自由。”這是一間115立方米的房間,填滿它要用40萬千克黃金。昏庸怕死的阿塔瓦爾帕竟然答應了這個條件,他的奴仆很快就送來了5萬千克黃金,可是,皮薩羅怕皇帝自由後會組織印加人反抗他的侵略,就違背諾言,殘酷地絞死了阿塔瓦爾帕皇帝。正奔馳在為皇帝贖身而運送黃金的路上的奴仆們聽到這個消息後,迅速地把黃金藏匿起來,連預先交來的也被轉移了。
最後的線索
此後,皮薩羅的殖民軍一路燒殺掠奪進入了印加帝國的首都庫斯科城。皮薩羅的兄弟在日記中描述了他們的見聞:“盡管印第安人已經把大量出色的金銀器皿都帶走了。可是,呈現在我們麵前的金銀器皿仍然使人目瞪口呆。我們還發現了一尊金塑像。印第安人痛心地對我們說,那就是印加人的始祖像。在城郊某處還發現了一些金螃蟹和一些裝飾著鳥、蛇、蜘蛛、蜥蜴和其他昆蟲的金器皿。一個印第安人還向我們提供了一個情況,說是在維拉貢鎮的一個洞穴裏藏著大量金板。可惜,這個印第安人幾天後就失蹤了。”這表明皮薩羅他們沒有空手而歸,但是,大部分印加財寶都被隱藏起來了。
希望與失望
這些線索和消息,刺激了歐洲各國的探寶者,他們沒有間斷地尋找這使人垂涎萬分的印加寶藏,可是經過幾百年的時間也沒有什麼收獲,這筆巨大的財富好像突然間消失了。
最初有人說:金銀財富被沉沒在麵積達8290平方千米的的的喀喀湖。它位於現今秘魯和玻利維亞交界處的安第斯山脈中。這裏是印加人崇拜的太陽神和月亮神之子下凡的“聖地”,可是,西班牙人在這裏搜尋了近10年,一無所獲。
後來,又有人提出:庫斯科北麵的薩克薩伊瓦曼要塞有神秘的地道,財寶就藏在那兒。在這個石料壘就的堅固無比的著名的軍事建築中,尋寶人連地道口也沒有找到,無功而返。
最後,人們寄希望於印加帝國大後方的馬丘比丘古城,認為它最有可能成為印加人的藏寶之地。可是,它也太神秘了,西班牙殖民者和歐洲各國的探險家們找了約300年,也不見這座古城的蹤影。
1911年,英國曆史學家海勒姆·亞·賓厄姆意外地在烏魯班巴河上的兩座山峰之間發現了這座美麗的古城。可是,它除了向世人展示了燦爛的印加古文明外,沒有給尋寶者帶來什麼福音。
盡管這些印加金寶藏屢尋不獲,但是,又不斷有證據表明它確實存在,所以,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還在堅持不懈地搜尋著。可能會有那麼一天,這些金寶藏將被發現,從而使世人更加了解印加古文明。
10、太陽神巨像
太陽神巨像座落於愛琴海上的羅得島。羅得島屬西臘,北距土耳其大陸19公裏,西距希臘大陸450公裏,麵積1400平方公裏,人口7萬多。
太陽神的林地
羅得島是古希臘文明發源地之一。神話傳說中,遠古時代,希臘諸神爭奪神位的戰爭結束後,宙斯成為眾神之王。宙斯給諸神分封了領地,唯獨忘了出巡天宮的太陽神阿波羅。
待阿波羅歸來,宙斯指著隱沒於愛琴海深處的一塊巨石,把它封給了阿波羅。阿波羅對這塊領地頗為滿意,用他的妻子愛神阿芙羅狄蒂之女羅得斯的名字,命名為羅得島。島上繁榮富庶,文明興起。至公元前408年,幾個城邦聯合,組成統一的羅得國,從此國家更為強盛。公元前227年,一場毀滅性的大地震毀掉了島上的所有城市。
羅得城以後又幾度重建擴建,雖已見不到當年毀城的痕跡,但是從該市曆史博物館眾多的出土文物中,仍然可以窺見昔日的繁華。其中大理石雕像最為豐富,公元前2世紀雕刻的阿波羅頭像和公元1世紀雕刻的愛神阿芙羅狄蒂的裸體全身像,都保存在這裏。隻是那座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阿波羅銅像不知哪裏去了。
太陽神巨像
阿波羅巨像原來屹立在羅得城碼頭上,是羅得島的象征。巨像高約31米,頭戴太陽放射光芒狀的冠冕,左手執神鞭,右手高擎火炬,兩腳站在港口兩岸的石座上,船隻從其胯下進進出出。
這座太陽神巨像的鑄造時間,大約在公元前490年。當時,波斯人入侵羅得島,全島居民撤守島東端海岬上的林住斯城堡,並終於打退敵人的進攻,將敵人驅逐出島。勝利之後,人們收集敵人遺棄的武器,統統熔化,由雕刻大師哈利塔斯監鑄成阿波羅銅像,立於港口,雄鎮海疆。
消失的巨像
太陽神巨像在2200多年前的那場大地震中被震坍倒地。關於太陽神巨像的下落,有人說由於銅像沒法重新豎起,在公元7世紀被分解熔化製作成其他器械;據說,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即以太陽神巨像為藍本,那手擎火炬、頭戴光冕的姿勢就帶有太陽神巨像的影子。
11、聖杯
耶穌在與12位門徒舉行最後的晚宴時,劈開逾越節無酵餅給門徒分享,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晚餐後,門徒傳飲一杯酒,耶穌又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基督教的聖餐儀式由此奠定。餅代表耶穌的身體,酒代表他的血。耶穌和門徒共用的酒杯,近2000年來一直是兩個疑團的焦點。
聖杯
四福音書中沒有提及最後晚餐所用酒杯的下落,基督教其他早期文獻則記載,此杯落入亞利馬太的約瑟手中。這位富裕的猶太人可能是耶穌的叔父,曾埋葬耶穌。也許是在約瑟準備將耶穌的屍體放入墳墓時,也許是在耶穌被釘於十字架時,耶穌的鮮血滴進了那個酒杯中,酒杯因而成了聖物,如今稱為聖杯。
隨後,耶穌的屍體從墳墓中消失了,憤怒的猶太長老一口咬定是約瑟偷走了聖杯,把他關進監獄,讓他餓死。耶穌向約瑟顯現,正式命他保管聖杯。此後約瑟在獄中期間,每天都有鴿子銜一塊聖餅飛到牢房,投進杯子內,結果他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