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1952年,有一個叫約瑟夫·馬泰的野營者,在裏弗萊科普山區神秘地失蹤了,隻有他的野營帳篷被遺棄在一片空曠的山穀裏。
1953年5月,在裏弗萊科普山區還發現過另一具屍體和8個已經空空洞洞的藏寶處。
所有這些稀奇古怪的暗殺和失蹤事件明顯地表明,隱藏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的財寶是被一些秘密的突擊隊嚴密控製和守衛著。這肯定是一筆相當巨大的財寶,因為,人們從一個當年被美國人逮住的德國嫌疑犯身上,找到了一份有納粹德國黨衛隊將軍弗羅利奇正式批示和簽名的如下清單:66億瑞士法郎、99億美元、13.5億金條、294.9顆鑽石、9.345萬個郵集和藝術品、54.25億件麻醉品。
也有人認為,“大德意誌之寶”的主要財寶已經多次轉移,其主要藏寶處分散在山區,主要是在奧地利加施泰因、薩爾茨堡、薩爾茨卡梅爾克附近地區。這些藏寶受到非常嚴密的監控,非熟悉內情的人看來是不大可能找到它們的。有人認為,主要藏寶點是在奧斯小城周圍。該城離薩爾茨堡的直線距離約60公裏,處在兩個長10公裏湖的西南盡頭。奧斯在戰爭期間是納粹德國最後頑抗的據點之一,是希特勒在1949年底擬定的一個方案中的主要戰略點。在紐倫堡審訊期間,人們估計有價值2億多馬克的財產被隱藏在奧斯地區。
18、北京猿人化石
1918年春,在北京西南郊50公裏處的周口店瑞典籍地質學家安特生首次發現哺乳動物化石。此後,在周口店陸續發現數枚人牙化石。經解剖學家研究,這些化石屬於古人類的一個新種屬,命名為“北京人”。
北京猿人化石
10年以後,1928年12月2日,北京大學裝文中在周口店發掘出一個完整的猿人頭骨。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是古人類學、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古脊椎動物學和第4紀地質學研究中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它為研究人類的起源及其發展,為再現早期人類的生活麵貌,提供了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1928年12月以後至1937年7月蘆溝橋事變前,在周口店經過11年挖掘,先後發現了代表40多個“北京人”的人骨化石及大量石器。
中國猿人化石是一批無價之寶,當時集中珍藏在北京協和醫院的保險箱裏,由著名的德國籍人類學家魏敦瑞負責保管並研究。
托美保管
1941年初,日美關係趨於緊張。魏敦瑞提出,珍貴的中國猿人化石繼續留在日軍統治下的北平很不安全,建議將化石暫時轉運至美國紐約曆史博物館保存,待戰後再運回中國。
經多次交涉,中美雙方就此事達成協議。11月中旬,美國駐華大使館自重慶來電,指令美國駐北京公使館負責轉運事宜。
11月20日,北京協和醫院奉命將中國猿人化石秘密裝箱。裝箱的化石有:頭蓋骨5枚,頭骨碎片15枚,下頷骨14枚,鎖骨、大腿內、上臂骨、牙齒等147枚。全部化石分裝在兩隻大木箱內,由美國公使館運送至美國海軍陸戰隊總部,指令美軍上校阿舒爾斯特負責押運。
阿舒爾斯特上校命令士兵將兩隻木箱改裝到美軍專用標準化箱裏,等待裝船。按照原定計劃,12月11日有一艘“哈裏遜總統”號輪船將由上海抵達秦皇島,然後由秦皇島駛往美國。美國海軍陸戰隊軍醫福萊受上校之命,將標準化箱連他個人的行李共24箱由北京押運至秦皇島霍爾坎伯美軍兵營,福萊將要護送這批化石安全抵達美國。
事不如意
天有不測風雲,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秦皇島霍爾坎伯軍營被日軍占領。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全部成為俘虜。不久,這批俘虜被押送到天津戰俘營。過了十來天,美軍戰俘的行李由秦皇島轉運至天津,福萊醫生的行李大部分還在,其中包括裝載中國猿人化石的美軍專用標準化箱。
福萊醫生將他的剩餘行李,包括標準化箱在天津就地疏散了:一部分存放在瑞士商人在天津建築的倉庫裏,一部分存放在法租界巴斯德研究所,一部分存放在中國友人家裏。疏散前,福萊醫生沒有打開過標準化箱子。
戰爭結束以後,裝有中國猿人化石的標準化箱子下落不明。中國的無價之寶經美國海軍陸戰隊之手,由北京至秦皇島,由秦皇島至天津,最後在天津失蹤。
化石的下落
中國猿人化石究竟落在何處?
一種說法是,標準化箱在秦皇島被裝上了“哈裏遜總統”號輪船,但該船不幸在赴美途中沉沒。中國猿人化石沉入了海底。有人說,輪船沒有沉沒,而是中途為日軍所截獲,化石落入日軍之手,後來下落不明。
一種說法是,中國猿人化石根本就未出北平城,它被埋在美國駐京公使館的後院裏。一個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總部門口擔任過守衛之職的衛兵回憶說,珍珠港事件爆發前夕,他看到有兩人將一箱東西偷偷地埋在院子裏,他估計有可能是中國猿人化石。當年埋寶的地方,現在造有建築物,因而無法挖掘。真假如何,尚是未知數。
一種說法是,標準化箱被福萊醫生在天津疏散後,最終落入了日本之手。1942年8月,有兩個日本考古學家到北京協和醫院尋找中國猿人化石。得知化石被轉移的消息,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部指派專人進行跟蹤搜尋,關押、拷問了許多人。兩個多月後,有消息說在天津找到了中國猿人化石。但後來又有消息說,在天津找到的東西與猿人化石無關。孰真孰假,不得而知,日軍搜索化石的行動就此中止。有關人員被釋放。從跡象看,日軍不見真寶豈能善罷甘休?抗日戰爭勝利後,有關通訊社報道,中國猿人化石在日本東京發現,東京帝國大學已清點交盟軍總部保管,即將由盟軍總部轉交中國雲雲。然而中國政府日後從盟軍總部接收的物品清單中卻沒有為世人所矚目的中國猿人化石。為此,當時中國駐日本代表團顧問李濟曾多次在東京尋找化石下落,盟軍總部應中國政府之請亦動員駐日盟軍廣泛搜尋均未果。
19、敦煌石窟的寶物
數百年來,敦煌名揚中外,令人神往,因為那兒曾是遐邇聞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載運中國絲綢及奇貨穿越沙漠的商隊,都是從這裏開始迢迢西行。雖然這條貿易古道早已廢置不用,成群訪客依然跑來,因為敦煌城東南嗚沙山東麓斷崖上,可以看到全中國最神奇壯麗的景色之一:千佛洞的一大片蜂窩樣石窟廟宇。
石窟洞壁布滿千百幅神態生動、內容豐富的壁畫,刻畫出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和思想的絢麗多彩。除這些經變、佛傳、佛本生故事的壁畫,洞窟裏還有上千尊彩塑佛像,千佛洞的舊稱即由此而來。此外,還有據說藏書達30萬卷的藏經閣,收藏十一世紀或更早有關農事、醫藥、法律、佛學、天文、曆史、文學和地理的經籍,更有一批精美絲絹及彩繪圖卷。但經籍和藝術藏品大都遭劫奪而散失不全。經籍和藝術藏品當然不會不翼而飛,所以稱“文物盜竊案”的故事一定要談。
重現古藉
19世紀末,敦煌石窟早已一片荒蕪,沒有佛教徒前去朝拜,日積月累的流沙也將洞口堵塞。當時一個名叫王圓的道士,看到這一片破落凋零景象,頗為吃驚,就雇了一些工人,決心修繕寺院,重現佛門聖地往昔的壯觀。工人清理其中一窟時,弄開了畫上一道裂縫,發現一間密室,從地到頂堆滿古籍以及其他物件。因為王道士並非飽學之士,所以選了一些樣本呈給地方官。地方官看到樣本,令王道士將密室重新封堵,聽候處置,於是王道士便成了敦煌寶藏的唯一保管人。
套取信任
敦煌發現寶物的消息不脛而走,傳到考古學家史坦因耳中。史坦因生於奧地利,後來入了英國籍,在印度替英國政府做事,對於中國文化並沒有什麼認識。然而他有冒險家追尋“寶藏”的本能,一聽到這個消息便匆忙趕到中國,帶著一個姓蔣的助手直奔敦煌,想辦法結識王道士。但是當時王道士好像對史坦因不大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