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史坦因小心翼翼地在王道士身上做工夫,告訴王道士說隻想拍攝些壁畫的照片。過了些時候,才提到那間藏滿古籍的密室。史坦因問王道士能不能拿出幾個樣本欣賞一下?一看到王道士惴惴不安,史坦因隨即撇開話題,不再提這件事。
過後史坦因舊話重提,說盡了甜言蜜語,用盡了阿諛奉承手段,並說可以捐助王道士修繕寺院所需費用,以博取歡心,因為王道士的生平之願就是修繕寺院。於是王道士終於逐漸上了史坦因的圈套,首先拿出一些手抄本給史坦因閱覽,最後又在其言引誘下,允許史坦因和助手進入密室。
史坦因和助手看見所藏古籍卷帙浩繁,驚喜不已,信手抽閱幾本,更教他們歎為觀止,因為這些古老卷帙毫無殘缺跡象,完整如新,不見碎裂,連一頁也沒有鬆脫。密室在沙漠邊緣的斷崖下,密封了900多年,冰雪不侵,裏麵極為幹燥,正是最好的藏書地方。這些卷帙堆中更有精美絕倫的絹帛,以及繪上各種佛像的華麗橫幅,顏色鮮豔,就像剛剛畫上去的一樣。
史坦因心中暗喜,表麵上卻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情,使王道士以為他保管的這些希世奇珍毫無價值,隻不過是一堆廢物。史坦因的詭詐得逞,王道士不再防備,任由那英國人自由進出密室,為所欲為。
見時機成熟,史坦因立即籌劃第二步行動。他告訴王道士說有幾捆藏品要暫時拿出來作學術研究,而這樣做絕非讀聖,因為抄本、畫卷讓誠心向道的人欣賞等同宣揚佛法,功德無量。史坦因當然不敢要求購買千佛洞所藏宗教典籍,隻是不斷以“捐一點錢”資助重修寺院的方式,討得王道士的歡心。自此王道士逐漸不能信守看管密室的許諾,並且不知不覺間引致名譽掃地。
盜取經卷
史坦因暗中行動,利用中國助手屢次乘夜竊取大捆的珍貴文物背到營房。最後,這個以“尋寶”有功而被英國皇家封為爵士的家夥,共弄到24箱希世之珍,內容計3000多卷經籍,另外5箱裝得滿滿的絹帛,以及200多幅繪畫。這一大批無價之寶,史坦因隻花了約值今日50美元的銀兩,就借“隨緣樂助”的美名從那個憨實的道士處“買”到了!
史坦因巧取豪奪所得的珍貴敦煌文物,至今仍然存放在倫敦博物館內。這些贓物中以繪畫作品最為珍貴,因為多屬唐代的罕見精品。有些繪畫畫幅奇大,當時必然是慶典節日掛在壁上的。史坦因被稱為“強盜”、“竊賊”,並不冤枉,因為他以詐騙手法、下流行徑,掠奪了中國的珍貴文物。
20、沼澤地裏的遺寶
幾百年來,世世代代的英格蘭人都無法忘記理查一世和約翰這兩位國王,但原因截然不同。人們懷念理查是因為他和薩拉丁之戰中所顯示的騎士風度及人格魅力,而薩拉丁的誠實和俠義,也被東西方讚譽為俠士風度,所以他們永遠受到後人的崇敬和熱愛。人們無法忘記約翰有兩個原因,一是據說這位不得人心的國王是狼人。他死後,當年的僧侶們曾在日記中詳細記述了他們是如何聽到約翰在墓穴裏發出聲音,最後不得不把他的屍體掘出來移走。二是因為他把價值連城的英格蘭王室的寶藏陷在了沼澤地裏,使得後人幾百年來搜尋不已、眾說紛紜。
“狼王”約翰
1189年,理查一世繼位後,封他弟弟約翰為莫頓伯爵和愛爾蘭公爵,但他要求約翰答應在理查十字軍東征期間不進入英格蘭。然而,當理查1190年啟程東征後,約翰立即違背自己的誓言。1193年理查在德意誌被拘留時,他趁機奪取王位未成。1199年理查一世死後,他終於成為王位的繼承人。
繼位以後,約翰陷入了沒完沒了的對外對內爭端之中。先是英法兩國重啟戰端,好不容易與法國的戰爭才結束了。1206年坎特伯雷大主教死去,約翰反對任命朗頓為大主教,因而與英諾森三世發生爭吵,被教皇判處絕罰。這時的英格蘭國內怨聲載道,內戰終於在翌年爆發。1215年5月叛軍占領倫敦,1215年6月15日,約翰不得不簽字接受貴族們提出的大憲章。
不久戰火複燃,法國路易親王侵入英格蘭。1216年,約翰向教皇表示屈服並向教皇納貢稱臣,這場糾紛才算和解。約翰與教皇重新和解後,在教皇的支持下,他開始了向貴族們複仇的行動。
約翰率領一支雇傭軍洗劫了自己的國家,占領了一座又一座城市,隻有倫敦能幸免。在這種情況下,貴族們決定向法國求助,並願意讓法國皇儲路易斯登上英國的王位。1216年5月12日,法國皇儲帶領軍隊在多佛登陸。
在約翰占領的城市中,他建造了20多個官邸,但沒有一個能成為他長久的家,一年到頭,他總是在每個地方隻待幾天。其全部的貴重物品也都被帶在旅途中,分裝在無數個大箱子裏,在各地不停地輾轉。
遺失沼澤地中的皇宮寶藏
盡管這位國王一生名聲不佳,死後更多貶詞,但他畢竟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有極高的文化修養和高雅的品味。約翰最大的特長是鑒賞珠寶,他收集了很多非常珍貴的珠寶。還有,因為他喜歡到各地遊玩打獵,常年在各地接觸民眾,所以他非常熟悉英格蘭國情,在位期間司法清明,國庫充盈,稅收和軍事都有所改進。
約翰不斷地擴大他的收藏品,在他搜集的珠寶中,有幾件稀世珍品是他在歐洲大陸通過經紀人手中買下來的。出於喜愛,他總把這些珠寶帶在身邊,還為此製作了特別的箱子。但有時為了安全起見,他也把收藏中的一部分分散到全國各地的修道院保管。但他要求手下的人,必須非常仔細地在清單中標出。在他托人保管的珍寶中有他的祖母、德國皇帝海因裏希五世的遺孀艾姆普瑞斯·瑪蒂爾德女士加冕時皇權的象征物:一頂來自德國的大皇冠,紅衣主教的短袖束腰長袍,鑲嵌著寶石的腰帶,一塊海團裏希五世加冕時披戴的真絲幔帳,一顆巨大的藍寶石,帶有金色鴿子的金節杖,兩柄寶劍,還有金杯和金十字架。
1216年夏末,英格蘭的貴族們終於認識到,法國軍隊不是他們的同盟者,他們來英格蘭的目的隻是希望得到更大的利益,於是貴族擁護法國軍隊的越來越少,約翰感到機會來臨,便於1216年9月中旬轉入反攻,向那些把他的東西交給法國人的人進行報複。
9月17日,約翰來到劍橋,拜訪了兩座曆史悠久的城堡,緊接著向林考恩前進,隨後前往諾福爾克伯爵領地。10月9日、10日,他停留在沃施河南部。
10月11日,約翰從雷恩前往維斯拜赫,第二天向斯維納海得方向行進。在約翰到達雷恩城時,他從各地搜刮來的戰利品已經多得不計其數,龐大的軍隊中那些結實的箱子裏珍寶越來越多,他不得不下令把那些行李留在了雷恩。
隨後,約翰的隨從們接到命令:為了與國王在斯維納海得彙合,他們要走直接通過維爾斯特雷姆河的路,並橫穿河口,因為此地的流沙充滿了陷階,所以極其不安全。收集13世紀英國曆史資料最豐富的編年史大修道士馬特烏斯·帕裏金西斯記下了這一重大事件:“當時渡河時霧很大,車輛通過沙地開始步履艱難地穿越這個危險地帶,可能先頭部隊陷入了淤泥中,那些很快淹沒回來的水又攔住了他們的退路,使他們進退兩難。”英格蘭國王約翰本人就在現場,他眼看大事不好,便想去找人求救,但被靠近的河水逼得退了回來。
這時,約翰突然發現,水中的土地突然裂開,漩渦把人和馬以及所有的一切,卷到了水底。轉眼之間,這位英格蘭國王不但失去了他的軍隊、車馬,也失去了他費盡心機多年搜集來的所有的珠寶和從修道院儲藏室中取出的貴重物品,所有的一切都沉入了維爾斯特雷姆河的流沙中。”
據估計這些財寶今天的價值大約為200萬英鎊。這位國王本來就得了痢疾,轉眼間就丟失了所有的珠寶,連急帶氣,很快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