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輕雲淡細楊柳,
柳樹山下對成眠,
眠覺不曉花落雨,
雨漫山亭峰迂路,
路由心生方回轉,
轉首為空化成風。
——《隨筆記》
“葉家小子,認識你這麼長時間了,怎麼從沒聽你提過自己師門的事情?”正在與蘿卜端子激烈奮戰中的肥朱鳥拉家常似的隨意問了一句。
“哎——!”正擺弄著千鈞的小葉居然長歎了一口氣。
“咯咯噠!喲喲喲,這裏麵看來大有文章哦!快快快,說來聽一聽。”八卦精轉世的肥朱鳥眼神頓時就是一亮。
小葉並沒有搭理它,隻是那思緒一下子飄到了千裏之外,如今回想起來,還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江西有山,本名雲錦,因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此煉製神丹,傳說左右有青龍白虎相伴護法,而後丹成,名為——“龍虎丹”,故改為龍虎山,而龍虎山亦是道教第一仙山。
龍虎山上天師府,自古信奉天師道。天師道又名正一道,道教地位極高,乃正一派祖庭,統領南方道家大多教派,與北方全真派齊名。
別看整個道教勢漸日衰,可此處卻不比別家,曆來香火鼎旺,每年來燒香還願、遊山玩水的遊客不計其數。盡管信佛、信西方的人很多,但對於傳統道教尊崇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天師府道觀裏也是弟子眾多。
而那現任掌教張老天師據傳已年過百齡,卻仍是鶴發童顏、神清氣爽,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都依舊旺盛的很,估計這世間也就那僅存活的幾位老字輩人物,還能記得張老天師的俗家名字,而其他人大多都是尊敬地稱一聲“老神仙”。
如今觀中大多事務,多由大弟子其子張驚濤與幾位親傳弟子負責,而由於兩位天師又都姓張,為了區別開來,故江湖上一般稱呼張驚濤為“小天師”。
老天師一身修為深不可測,常年在外四處雲遊,喜好尋山訪友遊戲人間,乃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般的傳奇人物,偶爾遇見一些有緣之人,也會施以援手稍加點撥,若是發現資質尚佳者,就會促其拜入府中親傳弟子門下,自己倒是做個名副其實的甩手太師公。
隻是那一年,老天師不知從何處雲遊歸來,領回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小乞丐,而且竟還令人大跌眼鏡地宣告門下,此子為自己代師所收的關門弟子,也就是說從今以後僅此一位再也不會有了。
要知道這一派的關門弟子可不同於一般弟子,地位之高僅次於開山大弟子,但又高於其他親傳弟子,可關鍵問題在於這小乞丐是老天師代師所收,那可就了不得了,因為他一下子就成為了老天師的小師弟了,這下就連小天師張驚濤都得喊他一聲小師叔了。
至此之後,天師府就莫名多了一位年齡不大但輩分卻極高的小師叔祖,而且還是一位身背破木二胡,雙目失明的少年。
誰也不知道老天師這是為什麼?有其親傳弟子實在忍不住好奇問過,老天師隻是撫須神秘一笑,卻不願做出任何的解釋。
更沒人知道,老天師領著這位師父的關門弟子進了天師府藏經閣,隻是丟下一本厚厚的《四角字典》與一本沒有封皮的舊樂譜,便再無指點過問半句,自己一個人閉關修行去了,幸好那字典與樂譜都是盲文版的,否則這小師叔祖光認字就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