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1 / 2)

東越閩中,有庸嶺,高數十裏,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長七八丈大十餘圍,土俗常懼。東治都尉及屬城長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福,或與人夢,或下諭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長並共患之,然氣厲不息,共請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養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齧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爾時預複募索,未得其女。將樂縣李誕家有六女。無男,其小女名寄,應募欲行。父母不聽。寄曰:“父母無相,惟生六女,無有一男。雖有如無。女無緹縈濟父母之功,既不能供養,徒費衣食,生無所益,不如早死;賣寄之身,可得少錢,以供父母,豈不善耶!”父母慈憐,終不聽去。寄自潛行,不可禁止。寄乃告請好劍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詣廟中坐,懷劍,將犬,先將數石米餈,用蜜(麥少)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頭大如囷,目如二尺鏡,聞瓷香氣,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齧咋,寄從後研得數創,瘡痛急,蛇因踴出,至庭而死。寄入視穴,得其九女髑髏,悉舉出,吒言曰:“汝曹怯弱,為蛇所食,甚可哀湣。”於是寄女緩步而歸。越王聞之,聘寄女為後,指其父為將樂令,母及姊皆有賞賜。自是東治無複妖邪之物。其歌謠至今存焉。

晉武帝鹹寧中,魏舒為司徒,府中有二大蛇,長十許丈,居廳事平橑上,止之數年,而人不知,但怪府中數失小兒,及雞犬之屬。後有一蛇夜出,經柱側傷於刃,病不能登於是覺之。發徒數百,攻擊移時,然然殺之。視所居,骨骼盈宇之間。於是毀府舍更立之。

漢武帝時張寬為揚州刺史。先是,有二老翁爭山地,詣州,訟疆界,連年不決,寬視事,複來。寬窺二翁,形狀非人,令卒持杖戟將入問“汝等何精?”翁走。寬嗬格之,化為二蛇。

滎陽人張福船行,還野水邊,夜有一女子,容色甚美,自乘小船來投福,雲:“日暮,畏虎,不敢夜行。”福曰:“汝何姓?作此輕行。無笠,雨駛,可入船就避雨。”因共相調,遂入就福船寢。以所乘小舟,係福船邊,三更許,雨晴,月照,福視婦人,乃是一大鼉枕臂而臥福驚起,欲執之,遽走入水。向小舟是一枯槎段,長丈餘。

丹陽道士謝非往石城買台釜,還,日暮,不及至家;山中廟舍於溪水上,入中,宿,大聲語曰“吾是天帝使者,停此宿,猶畏人劫奪其釜,意苦搔搔不安。”二更中,有來至廟門者,呼曰:“何銅:”銅應喏。曰:“廟中有人氣,是誰?”銅雲“有人。言是天帝使者。”少頃便還。須臾又有來者,呼銅問之,如前。銅答如故。複歎息而去。非驚擾不得眠。遂起,呼銅問之:“先來者誰?”答言:“是水邊穴中白鼉。”“汝是何等物?”答言:“是廟北岩嵌中龜也。”非皆陰識之。天明,便告居人言:“此廟中無神,但是龜鼉之輩,徒費酒食祀之。急具鍤來,共往伐之。”諸人亦頗疑之,於是並會伐掘,皆殺之。遂壞廟,絕祀。自後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