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軟件
計算機軟件是指與計算機係統的操作有關的計算機程序、規程、規則及文件。要使電腦有條不紊地工作,就要有合理的工作程序和必要的資料,電腦的程序和資料就構成了電腦的軟件係統。一組可以完成某種功能互相聯係的程序和文件稱為一個軟件包。
RAKE接收技術
移動通信信道是一種多徑衰落信道,RAKE接收技術就是分別接收每一路的信號進行解調,然後疊加輸出達到增強接收效果的目的,這裏多徑信號不僅不是一個不利因素,而且在CDMA係統變成一個可供利用的有利因素。
軟切換技術
先連接再斷開稱之為軟切換。CDMA係統工作在相同的頻率和帶寬上,因而軟切換技術實現起來比TDMA係統要方便容易得多。
軟件工程
軟件工程是用工程方法研製和維護軟件的過程和有關技術。軟件研製的四個階段包括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軟件維護指的是使用過程中對已有軟件的修改和完善。軟件工程的主要對象是大型軟件,它覆蓋了軟件開發技術、軟件工程環境、軟件經濟學、軟件心理學,以及軟件工程管理等多方麵的內容。它研究的問題主要有:質量保證和質量評價,研製和維護的方法、軟件工具係統、文件、用戶界麵的設計,軟件管理等。軟件工程的最終目的是,擺脫手工生產軟件的狀況,實現軟件研製和維護的自動化。
“軟件無線電”技術
“軟件無線電”技術是指采用通用的硬件平台,通過軟件編程來實現各種功能。“通用硬件平台”實際上是一台功能強大的袖珍型電子計算機,過去它靠硬件實現的任務,現在利用軟件都可完成。例如,灌進一組電視軟件,它就成了電視機;灌進收音軟件,它就成了收音機;灌進無線電通信軟件,它就成了無線電台。將各種各樣的無線電軟件灌進去,就成了一種多模式終端。“軟件無線電台”的出現為實現三軍聯合作戰和各軍兵種之間的高效、可靠的協同通信找到了一種理想的手段,成為麵向21世紀的一種全新的無線電通信技術。
這種別具一格的新型無線電通信設備,借助於一套可編程(程序編製)的方法可實現一機多用、一專多能。這種無線電台的硬件結構十分簡單,但它的軟件功能非常豐富,可以通過實時改變和運行不同的程序來提供無線電台的不同功能,可視灌進的軟件分別完成調輻、調頻、跳頻和擴頻等功能。換句話說,同是一部無線電台可以在不同的場合,充當不同的角色,以完成不同的通信任務。由於無線電台的“身份”能因需而變,這對提高通信設備的利用率無疑會有很大好處。
軟件無線電台采用數字化體製、模塊化結構,通過更新軟件和硬件模塊,它可以像個人計算機那樣不斷地升級換代。“軟件無線電”概念的確立,迄今不到10年時間,但發展十分迅速,已成為發展現代通信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早在1994年,美軍就完成了“易通話”(speak easy)軟件無線電的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也已於1995年啟動,到20世紀末推出實用的軟件無線電台廣泛裝備部隊。此外,供陸、海、空三軍通用的,能覆蓋從HF到C頻段(15~2000兆赫)的頻率範圍、可同時提供多種通信業務(話音、數據和圖像等),並具有靈活的組網、自適應抗截獲和抗幹擾能力的智能化軟件無線電台的問世也隻是時間問題。傳統的硬件無線電台要逐步退出通信舞台,21世紀將是軟件無線電台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