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三網合一”業務

“三網合一”不是簡單地將3個獨立的網絡撮合在一起,而是通常以有線電視網絡(CATV)為基礎,讓電話、數據通過有線電視分配網絡傳送到每家每戶。進戶的通道,現在大多是光纖與同軸電纜混合網絡(HFC),隨著“光纖到戶”的實現,今後將全部采用光纖傳輸。采用光纖接入網後,可提高通信質量,圖像、聲音更逼真、更清晰,保證“原汁”、“原味”。數據誤碼率極低,無中斷信號之虞。采用光纖接入網,其傳輸容量之大也是舉世無雙。有線電視終期頻道容量可以超過100套,用戶利用“三合一”的網絡,通過遙控器可隨時隨地查詢各種電影、電視和教學節目,隨心所欲地進行視頻點播(VOD)等交互型通信業務。

“三網合一”為遠程教學和遠程醫療創設了條件。它可以營造一個實時的教學環境,學生可及時地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也可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利用“三合一”的網絡,可以將患者的病曆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便於醫療部門及時診斷,然後通過網絡,集諸家經驗進行會診,使診斷結果更為準確。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話音、圖像和數據3種網絡可以融合,終端計算機、電話機和電視機也將融合為一種統一的整體,成為一種既可通電話、傳數據,又可看圖像的“百寶機”。有了兩個“三合一”(網絡“三合一”和終端“三合一”),用戶足不出戶就可盡情領略到那五彩繽紛的信息世界,享受到信息世界帶來的種種好處。

三網融合的形式

(1)數字化技術的全麵發展,使電話、電視和電腦等“電”家兄弟在數字化大旗下集合在一起成為可能。電話、電視和電腦各有自身的優勢和傳輸體製,有的是模擬的,有的是數字的,有的則是數模兼容。長期以來,它們獨立運營,互不相融,但又都彙合於每一個家庭。經過數字化技術處理後,它們打破了門戶之見,可以在同一個網絡上進行傳輸。

(2)由於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為綜合傳送話音、數據和圖像等各種業務信息提供了一條理想的高速率、寬頻帶的信道。

(3)電信管製環境的改善,為“三網合一”在法律上掃除了障礙。按照美國以往的法律,電話與電視的經營互不相容;就是在電話內部,長途電話與本地電話也各自為政。當時法律規定“長途電話公司不得經營地區電話網,地區電話公司不得經營有線電視網,反之亦然”。近幾年來,由於國際電信管製的放鬆和信息市場的逐漸盤活和放開,特別是1996年美國通過新電信法以來,從法律上解除了對“三網合一”的禁令,限製三網開放其他業務的法規約束已不複存在。

(4)采用了可以為三大網共同接受的通信協議,使得在三大網絡上傳送的各種以協議為基礎的業務都能實現互相通達。目前在電子計算機數據網,特別是因特網上廣泛使用的TCP-IP協議,就是一種通達三網的“綠卡”,它已被公認為未來信息基礎設施的基礎。

三代半電子計算機

1967年,美國無線電有限公司製成了領航用的機載計算機,IMAC,其邏輯部件采用雙極性大規模集成電路,緩衝存儲器用MOS大規模集成電路。1969年,美國自動化公司製成計算機D-200,采用了MOS場效應晶體管大規模集成電路,中央處理器由24塊大規模集成電路做成;得克薩斯儀器公司也製成機載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軍用機載大規模集成電路試驗的成功,為過渡到民用大規模集成電路通用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71年,IBM公司開始生產IBM370係列機,它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做存儲器,小規模集成電路做邏輯元件,被稱之為三代半電子計算機。

視頻卡

視頻卡能夠對來源於錄像機、攝像機、影碟機和電視的動態視頻信號進行捕獲、編輯,或進行特技處理,從而可以進行實時監控或產生生動的畫麵或特技效果。處理後的視頻信號可以在電視或投影儀中播放或錄製到錄像機中。

掃描隧道顯微鏡

掃描隧道顯微鏡的英文縮寫是STM。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出現的一種新型表麵分析工具。其基本原理是基於量子力學的隧道效應和三維掃描。它是用一個極細的尖針,針尖頭部為單個原子去接近樣品表麵,當針尖和樣品表麵靠得很近,即小於1納米時,針尖頭部的原子和樣品表麵原子的電子雲發生重疊。此時若在針尖和樣品之間加上一個偏壓,電子便會穿過針尖和樣品之間的勢壘而形成納安級10A的隧道電流。通過控製針尖與樣品表麵間距的恒定,並使針尖沿表麵進行精確的三維移動,就可將表麵形貌和表麵電子態等有關表麵信息記錄下來。掃描隧道顯微鏡具有很高的空間分辨率,橫向可達01納米,縱向可優於001納米。它主要用來描繪表麵三維的原子結構圖,在納米尺度上研究物質的特性,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還可以實現對表麵的納米加工,如直接操縱原子或分子,完成對表麵的刻蝕、修飾以及直接書寫等。目前掃描隧道顯微鏡取得了一係列新進展,出現了原子力顯微鏡AFM、彈道電子發射顯微鏡BEEM、光子掃描隧道顯微鏡PSTM,以及掃描近場光學顯微鏡SNOM等。

“沙漠風暴行動

“沙漠風暴行動”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規模最大、各種高新技術兵器粉墨登場最多的一場局部戰爭。這場戰爭既有工業時代戰爭的陳跡,又有以知識為基礎的信息時代戰爭的先兆。這場具有信息戰雛形的戰爭,為研究悄然興起的信息化作戰行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台。

砷化镓矽片

20世紀80年代初,技術專家認為砷化镓將在製造半導體中最終取代矽。這是因為電子在砷化镓中運動的速度比在矽中運動的速度快510倍。但砷化镓比較難於製造和加工,在它上麵組裝晶體管不能像在矽片上那樣密集,價格也高。

美國的蓋澤爾公司因此采取了新的戰略:要使砷化镓像矽一樣容易使用。如果芯片運算的速度是矽片的2~3倍,而不是5~10倍,就可能達到這個目的。蓋澤爾公司把砷化镓材料置於高正電壓矽環境裏工作,通過放棄一些功能,把砷化镓芯片封裝在低成本的矽組件裏,這種組件可以簡單地插入裝滿矽芯片的電路板裏。這樣的芯片傳輸速度為矽芯片的3倍。

砷化镓集成電路

砷化镓集成電路是以砷化镓(GaAs)半導體材料為基片製作的集成電路,其有源器件主要是金屬基場效應晶體管和結型場效應晶體管,同時還包含了用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和異質結雙極晶體管等器件所製的集成電路。

GaAs集成電路包括超高速集成電路、微波單片集成電路和光電集成電路。GaAs是一種重要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GaAs集成電路與矽集成電路相比的優點是:電子遷移率比矽大5倍;GaAs工作溫度範圍寬,可以擴展到-70℃~300℃;抗輻照性能比矽高1~3個數量級。

GaAs集成電路主要應用於通信衛星、電視衛星接收機、移動通信、高清晰度電視、微波毫米波數字頻率源、光通信、超高速率信號處理、微型超級計算機、高性能儀器、微波傳感器以及國防軍用電子裝備等。

水膜銀幕

日本築波科學城采用了這種水膜電影銀幕。它不是用布製作,而是以水膜構成瀑布作銀幕。水膜銀幕呈銀白色,在強烈的燈光照射下,與一般布幕毫無差別。還有一種激光水膜銀幕,是用水泵將湖水噴射成巨大的扇形水膜,用以充當銀幕,並能表現出動態的立體感。

數字通信係統的發展

數字通信係統采用的數字信號與計算機使用的二進製信號形式一致,因此,數字通信係統可以直接與計算機相連,從而能對信息自動進行處理和變換,很方便地建立以計算機為核心的通信網。

從技術發展和方便用戶的角度來看,數字通信標誌著現代化通信的開始。至今,在話音通信、圖像通信、數據通信等許多通信領域中,信息的收集、傳輸、變換、處理都離不開數字化技術。通信數字化的熱潮已經掀起,正以燎原之勢遍及通信的所有領域,甚至各種家用音像電器也開始實現數字化。

數字通信已滲透到移動通信領域,數字移動電話就是采用數字通信技術研製出來的。

泛歐高速鐵路網采用數字通信技術,建立了一個無線移動通信係統。這樣,在火車行駛過程中,司機不僅能接收有關行車的自動控製數據,還能與車站行車值班人員互通信息,這個係統還能為旅客提供移動電話服務。

數字集成電路

數字集成電路是將元器件和連線集成於同一半導體芯片上而製成的數字邏輯電路或係統。根據數字集成電路中包含的門電路或元、器件數量,可將數字集成電路分為小規模集成(SSI)電路、中規模集成MSI電路、大規模集成(LSI)電路、超大規模集成VLSI電路和特大規模集成(ULSI)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