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五年(一)(3 / 3)

三月二十一日星期一陸昕電話,急索《封麵秀》,正好要去醫院,路過白堆子交他書,未接準,隻好下車交他,聊幾句,再上車。出門前於信箱得張竟毅寄贈《中國漫畫史話》(畢克官著),正好帶在路上看,此舊書修訂,唯圖好於原書,新添史料不多。

三月二十二日星期二陸昕電話,毛邊舍不得裁,今又專門去魯迅書屋買了一本。他調人文學院了。

下午為小柯拍《北京乎》,以410元得手。近於網絡拍書,大者皆不可得,無力爭鋒。

《漫畫漫文》的“小言”草成,離完工近矣。

晚至燕莎超市,張偉新書上了兩本,別的書令人惡心。

三月二十五日星期五張竟毅電話,版稅8%。又說畢克官寄過來的是一堆爛紙,隔了這多年,要求不能高了。《漫畫漫文》已大體就緒,晚於小店複印140張稿,爭取周一寄張。

吳裕成電話,電影稿下周用,連登七篇。

三月二十六日星期六赴潘市,七點之前上車尚有座位。小白買到五本黎莉莉畫冊,原價230元,他得價10元,讓我一冊,黎莉莉住過興盛胡同啊。

四人於老地方吃,我出單75元。

晚小趙電話,稱周繼烈電話,叢書危了,再找下家,沒一定準譜。

春意漸濃,小區樹木隱隱顯嫩綠。

三月二十七日星期日上午小方、吳興文自報國寺來電話,他們和胡從經在一起。

才發現隻差一兩張圖片了,何不今天就寄出書稿。中午跑郵局,特快不檢查,掛刷必檢查,以39元寄出,了卻一樁事。

幾次失利之後,今下午終取兩連勝,拍得《抗戰八年木刻畫選》和《秧歌》初版本。

三月二十九日星期二收徐雁寄贈序跋集,最近來京。

周曉波來電,本周來京。

小趙電話,叢書有七成出版之可能,問題是對方願不願意墊付6萬元。

樹(書)欲靜而風不止,近來買書又瘋狂。

三月三十一日星期四吳興文電話,《蠹魚重溫錄》沒戲了,那就把光盤要回來。又添一挫折,河北教育這幫人算叫我看透了。月末,結各賬,書款仍居高不下。

四月二日星期六晨赴潘市,見到小周,今年37歲,小孩上二年級,他送我一冊《文學季刊》,攜《春雨》讓我們看。今日無所得,將放了很久的《實報半月刊》悉數買下。

中午四人於對麵烤鴨店吃,264元我付賬,創於潘市吃飯最高額。

四月三日星期日十一點赴三聯,新書添了不少,隻能悠著點兒買,新書我所欲也,舊書我所欲也,經濟吃不消。

出三聯奔布衣書局,馬征與北京交通台小劉已到,先把布衣的事辦了,買了高信的新書。三人坐在院裏。東拉西扯,的哥多聽交通台,算有影響力的廣播,但是的哥愛聽舊書收藏麼我大表懷疑。

六點至南小街一飯館吃飯,七八個菜,220元,馬征出單。九點散,歸乘地鐵,挺擠挺悶。

四月四日星期一天大熱,最高27度。

11點央視王娣來,正做祝希娟節目,問我去不去,我說算了,給了她一張“二十二大明星”的祝希娟照片,讓她請祝給我簽個名,她說祝現居美國。

四月九日星期六晨赴琉璃廠,今書市第一天。以為到早了,其實提前開門了,舊書極可憐,這幫人全轉戰到舊雜誌攤上來了,人一多給我也開不成小灶了。一律每本四十元不論大小薄厚。分七八回買到四十本,有稀見之刊。小胡得九品之《張醉丐打油詩》,艾某得無頭無尾之《文抄》。

中午吃餛飩侯,小胡出單70元。飯後返書市,所得無大興奮者。

昏昏沉沉與小胡同車而返。晚本欲靜靜觀書,多電話。

四月十日星期日又去書市,重點仍是舊刊。守株待兔,蜂擁而上,是今日兩大景,買書這個買法,前所未見,前所未聞。中午吃鍋貼,月旦人物,數點所得。本小鍋貼店已換老板。

今有網名ele者得一書,有劉半農題字,那麼有趣的題材,可惜ele不會作書話。夜,我於《人間世》第16期找到一段劉半農的話正可提供給他。

無題餘每苦寫字不能佳但偶得數筆好耳而世有嗜痂之士喜習餘書如其習得壞處撇卻好處半農之罪過大矣如何得了也餘嚐著一書付書店印賣及書出封麵所印字乃仿餘體而為之者餘為之愕然玄同言此書可謂偽劉半農自屬封麵本玄同寫字尤不及餘然已能辨餘字之真偽可與言寫字矣四月十一日星期一夜觀西甲巴薩對皇馬,雙方共進六球,大感過癮。

上午仍去書市,地鐵巨擠,門都關不上,人家是急於上班,我呢,小有收獲。歸後查有兩種為終刊號。天氣極佳,於書市露台四望,體會“閑”字之味。

此次書市花費三千,得一百餘冊,多為平日不常見者。

自書市出赴派出所,方式有變,花兩元錢將戶口轉了。事畢,天氣仍佳,一步一步走,歎曰:人生難得於好天中閑走。

四月十二日星期二將三天書市所得登記造冊,正巧一百本。

晚六點快遞送來《夢影集》,曾誠辦事可信,明信片也寫得感人。封麵就是前看過的複印件那模樣,圖片比先前想得好,封麵可議。此為吾第七本書。

四月十三日星期三王燕來電話,問書的感覺如何,訴了一些苦,他也不甚滿意,要糾正太過花哨的裝幀,過猶不及是通病。又約書稿,挺急。遺憾漫畫書稿給了天津,還問《新京報》書話如何。我建議四人叢書,他答應。速與小趙聯係,他推薦劉福春、徐重慶,此事再議。

蘭蘭學車歸大談心得,稱師傅說她“車感”好。

四月十六日星期六昨晚陸昕電話稱明日書市上貨。今一大早即奔書市,什麼也沒上。後來從外麵車上拎下兩捆,挑四十冊,慌亂得不行。中午五人吃鍋貼,吃畢返市,又得幾冊,經理說肯定沒貨了,眾人方散。

四月十七日星期日今其相生日,打電話過去,海燕告之適與白羽等一幹舊友於大廈捧杯。

上午至下午三點將昨日所得盡數理畢。

洗澡,洗去十天奔波書市之塵。

春夜正佳,聞明日揚塵。

四月十八日星期一上午突起念拍片,遂於陽台拍去兩卷,共得73張,將書市及網拍所得重要者盡數攝入。

陸昕電話,找出一些他父親生前所購舊雜誌,有合訂本全份《萬象》等,邀明日過齋觀書也。

四月十九日星期二變天,沙塵,呼呼風。電話陸昕,改明日。

王雪霞電話,定去不去。

四月二十日星期三蔡瑛電話,問書稿進展,別超十萬字,準備用黑白圖,稱彩黑相間的圖文書不好做。

騎車至陸昕宅,已準備好一摞雜誌。二十四期全份的《偵探世界》很棒,我原來也有零本,後拿去換《古今》,原來此刊的封麵畫也是朱鳳竹畫的,畫得真好。《大眾》也是全的。又看了幾種毛邊創刊號,都是精品中精品。大名鼎鼎的《憶》,還是俞平伯簽名本,當年的購價僅35元。《古槐夢遇》品甚好。回憶十多年前的海澱舊書店,他說起和薑德明一同訪書的經曆,恍如昨日。

陸宅的書放得齊整,看了也想把自家的書從新整一過。中午在小炒部吃,並約下周同去石家莊。

歸途於路邊小店購一衣一鞋,比之買書所費,買穿所費小巫耳。

四月二十二日星期五新衣新鞋奔北圖。先到薑尋那彎了一下。一進門曾誠就解釋封麵設計過程,打開電腦叫我看幾個設計草圖,我大喊哪個也比這個強,生米熟飯,悔之晚矣,事先讓我看一下就好了,我的理念絕高過他們。吳興文將《蠹魚重溫錄》光盤帶來,交王燕來,文字打不開,圖片能看。

中午加發行部殷女士及邱陽二人,共八人吃,小方一人主侃。《舊墨記》今也看到了,可惜還要過幾天才出來。

四月二十三日星期六天極佳,正應“春秋佳日”老話。

赴潘市,無一收獲,隻吳興文450元得《獵人筆記》簽名本。中飯四人吃,吳興文出單68元。

晚於孔網競拍《中日文化》,竟至315元,辣啊。

王娣電話,約下周見。

四月二十五日星期一按計劃,今將花移出,並整理陽台。奮戰三小時,花分四處,北麵三窗三處,南窗隻放一盆。不能再發展了,移出難移進亦難,如吊蘭,看著茂盛喜人,卻要忍受它一冬春不好看的樣子。

四月二十六日星期二李潤波電話,催書稿,給寫嗎?

電話止庵,山東畫報社將來人談書稿。

薑德明老師電話,收到《夢影集》,從頭到尾都看了。今天他說的幾點一定該記下來。

藍蘭是話劇演員,夏衍多年後還曾問:“藍姐來了沒有?”

李琳竟是孫維世,大吃我一驚,真是無知。

《新影壇》他原存全份,解放後送人了。《電影雜誌》是膠印,《新影壇》是銅版紙封麵,所以發亮。

訂了二十八號早上的車票,那邊有人接站。

四月二十八日星期四六時起,老天不配合,大風,滿天黃沙,正是出門時。

於西客站會陸昕,登511次火車,此車為城際列車,隻跑北京石家莊,用時2小時40分鍾。陸視出門為畏途,以為一小時可到。

十點二十分到石市,《舊書報》辦公室小周接站,此地也來沙塵了。到河北文學館,講座已開始。見到陳子善,馮建忠。會議的主題是《舊書報》將更名《藏書報》,陸昕發言十分鍾,我就著他說的說了幾句就到了午飯時間了。見到了《出版史料》黃炯相,沒想到編雜誌如此多婆婆媽媽。

中飯很豐盛,隻是不冰的可樂很難喝。

中午在馮建忠屋聊天,郝總也加入,仍是更名《藏書報》的討論。

下午參觀,沒有激動我心的藏品。二樓是河北文學史展,六千萬的房子就辦這樣的展?幾本五六十年代的書不及我百分之十,倒是那些照片使我對老作家的過去心生敬意。

小詹給我們拍照,小馮的錄像機一直沒閑著。

五點車送我倆上火車,陸昕已頂不住,血壓低之故。一路聽對座聊“李真”惡行,頗解枯坐之悶,也大致知道石家莊的曆史。

四月二十九日星期五科學時報麻曉東電話,稱石景山金鼎社區有請我講讀書的邀請。後社區李先生電話,問我講課費要多少,上級撥一千元,我說免了吧,實在要給一百吧。

昨李潤波談了書稿,又談到了天津書稿的遭遇。

收《萬象》,張樂平之插圖即出自此刊,晚特為此刊寫一題記。

蘭蘭今得駕照,可上路了,囑多加小心。

五月三日星期二自河北聖德返家,即上網,《大美畫報》上了四本,一本我有,一本毛澤東像的底價即一千二百元,準備拍那兩本。一下子冒出好書不少,先還了《大美畫報》的願再圖其他。

五月四日星期三半夜觀歐冠半決賽,天快亮才睡。草草吃點飯兩人去植物園。她老來,我是第一回,原來植物園含臥佛寺和櫻桃溝。臥佛寺前兩排古樹已有六百五十年樹齡,乃明代之樹也。櫻桃溝裏的水杉,筆直筆直,從未見過如此筆直向上的樹。此溝有七十年前“一二·九”秘密學生運動的史跡,隻是那個紀念亭,修造的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晚拍下兩本《大美畫報》,比計劃多費幾百元。

五月五日星期四夜春雨,然後就是瘮人的風,嘶鳴之風。

上午去姐家。爸對我說你怎麼又寫起電影來了,他對王引、顧蘭君、袁美雲、陳雲裳、陳燕燕、金山等很熟,對話劇很懷念,組織過話劇社。

晚上網,又有四本《大美畫報》上拍,封麵人物級別弱,三百元一冊。

五月九日星期一狂風今歇。

上午往舊居辦手續,不是這辦,又往新開胡同,很快辦妥,心情大好,準備坐七路回家,車站正對著八道灣,何不乘著好天氣拜望一番周作人故居。從西口入,從後門進,這裏的地理已在腦中,大雜大雜的院子任我穿行,到了正門,暖陽下一切依舊,讓知堂老人疑為雨聲的大楊樹遮天蔽日,樹有多老宅有多老,宅有多老樹有多老,我數了數,十一號院裏有四株這樣的老樹,它們知道兄弟失和的秘密,它們看到過許多名人進進出出。正房真是高大,是大格局大架式的房子,大門大窗。在後院被問“找誰”,我說看房的,看老周的房子。此院現在割據的厲害,我幻想某一天將雜房拆掉露出初始格局的興奮。

坐七路於白塔寺下,穿丁章胡同,從錦什坊街出北口奔魯迅書屋,昨蕭老板來過電話,估計是《夢影集》簽名的事。蕭不在,小董在。簽了十四本,還有幾本別的。

在陽光明媚的胡同穿行,心中不存一事。

晚看《老槍》,二十幾年看了N多遍。

五月十二日星期四天氣好得不能再好了。上午奔琉璃廠,觀拍賣樣展,先看《小說新報》,三十一本之多,隻有幾本書品夠好,有幾幅封麵畫撩人心思,不過還是買不起。那邊有北京電視台《每日文化播報》。

記者采訪老彭,老彭叫我講《電通》,當然是輕車熟路,也借機把記者擠兌一番。

中飯韋力請吃炸醬麵。席間吳興文的話題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