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驚蟄
現在是2011年1月22日,去年的今天,我剛從上海返京,也是第一次接觸“人體模特”這個詞,展現在我麵前的卻不是藝術。
一個多月後才知道,這不是“人體攝影”,而是“商業私拍”,一次拍攝,同時有五六個攝影師在場,來拍照的人形形色色,我根本沒有辦法控製他們拍到了什麼,無意回眸,卻發現已經有攝影師站在了不該站的角度。
沒有判斷力,更無法判斷,因為你不知道站在你麵前的,是人還是鬼……
一切就像一場綿長的噩夢,將我緊緊套牢,似乎失去了夢想的權利,我知道我的夢想在哪裏,可我拿什麼去追尋?
那些藏在暗處的眼睛,帶著窺探的私欲,拚命地想掠去一個人的靈魂,想讓它屈服,想讓它一敗塗地……
躲藏在目光之下的是什麼?
是罪惡,是讓人難以入眠的鬼祟。
那些目光我將會一生謹記。
我無法用道德約束他們,因為比身體更赤裸的隻會是人性,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些惡毒的攻擊,我不想回避。
3月,我開始拒絕一切“商業拍攝”,陰暗太多,我看不到陽光,而我想要奔跑,想要一個夢的方向。
是的,我需要錢,很需要。
但還是放棄繼續走下去,朋友說,以前上當了,受騙了,現在明白就好。我們需要看到的,隻是你有沒有勇氣走回來。
“你有麼?”
“有”
於是開始在雜誌社兼職做主編助理,同時負責寫電影影評。也會出現在婚博會現場,做“愛情海”品牌的“小蜜蜂”,負責帶一對又一對的情侶入場,穿前跑後隻為多一點業績。更會在周末去串場,拍攝一些產品的軟廣告。
感謝身邊的朋友們,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們的每一次點醒,每一次幫助,都會讓紫紫銘記。
第一次拍攝正式的“人體攝影”,是在崔堅老師的攝影棚裏,那組作品叫《人之初》,當我有勇氣去麵對更多的光明,卻不知道這世界會是善意相迎還是惡言惡語。
那麼,人性的最初,是黑暗還是光明?
5月,開始自己的創作。
王嫣芸,從今天起,你隻有一個名字——蘇紫紫。
很艱難的過程,剛開始時幾乎次次失敗,沒有出來過一張片子,不停地否定自己,燈光不行,造型不行,情緒也不行。
怎麼辦?
重拍。
蘇紫紫,回去看我給你的圖片,那些東西才能告訴你什麼是攝影。
蘇紫紫,去把國內頂級攝影師的作品全部歸類,然後告訴我它們風格的不同,還有表現重點的差異。
蘇紫紫,告訴我,這張作品是哪位攝影師的?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蘇紫紫,這裏有300G的電影,回去一部一部地看,每一部至少要看5遍,然後寫影評,告訴我它們好在哪裏,哪裏最能震撼。
……
所有的朋友和師長,都近乎苛求地告訴我應該做些什麼。
被罵哭過,因為我很長時間沒有長進……
但是我感謝所有陪伴著我的朋友,是你們讓我成長,讓我學會更加堅強……
8月,參與拍攝劉錚老師的新作。11月,該作品在中央美術學院展覽,也就是著名的“十年曝光”
9月,騰訊汽車寶貝的拍攝,串場做了次車模。
高波老師《魅男》雜誌拍攝。
10月,《who am I 》係列作品創作開始,三組作品,《鏡麵世界》、《身體的旅行》和《一個人的綻放》。三組作品,近乎2個月的創作時間,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需要更加努力,這組作品並不成熟。
11月底,匆忙的展覽,18號的時候,定好23號的聯展因為同學們作品沒有交齊,突然取消,可是我已經通知了所有的朋友,我想讓他們看到我的進步,想讓他們有更多批評我的機會,那樣我才能更清晰地走下去。展覽要取消,我不能同意,於是連夜聯係老師,這個展覽,我辦個展。
三天三夜沒有睡覺,不是在機房和技術人員溝通作品的銜接,就是在為布展奔忙。
11月22號晚上,回家,三天沒有洗澡,沒有合眼,不敢近距離接觸別人,因為身上都有了味道。男朋友看到自己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洗澡,睡覺。
卻又是一夜未眠,忐忑,因為這是自己的第一個展覽,在好於預料的情況下來臨,我很害怕,害怕失敗。
11月23日,臨開幕前10分鍾我才勉勉強強將展廳打掃完畢,於和老師帶病到場,高燒依然堅持致辭。著名書法家寒石老先生推掉了重要的約會,也準時到場致辭。還有一直教我攝影的崔堅老師,一直輔導我電影知識的覃駿老師。
那天我哭了,因為感謝,感謝朋友們的理解和支持,感謝老師們的一番教導的話語。短短四天時間,幫忙的朋友們都不告訴我他們幫我墊付了多少費用,我隻知道,總花費2萬9000多元的展覽,我隻有6000的預備……
轉眼一年就這樣過去,我也不再因為窮困而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合作的創作人員也越來越精煉,我很欣慰,因為你們在我身邊。
蘇紫紫,你必須做到最好。
我知道一定會有一天有人拿著最初“人體私拍”的照片來羞辱我,來“指證”我,帶著一副高傲蠻橫的表情……
讓我微笑。
我承認過去,因為我要自己有未來。
夢的驚蟄,我們在成長……
2月22日
1.生命及其命運是自己最不能掌握的東西。
2.這個世界上什麼都沒有,讓人輕鬆,心生掛念。
3.能胡說八道不是最快樂的事,有一群人仔細挺你胡說八道才快樂。
4.麵對過去的人袒露出的純淨和誠實,和不可重複的記憶一樣感人至深。
5.這隻是事情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6.我隻是個一直在嚐試解決問題並試圖找到答案的普通人。
7.對別人的說法,隨便你,隨你說。
8.對我來說,照片的重點在於人,而不是衣服。
9.人性出來了,衣服就是廢物。
10.性,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是大眾的死穴。
11.不是我們夢中向往著、追求著的彼岸,而是環繞在身邊真實存在的世界。
12.不是一種全然的未知,而是帶你重新審視。
13.這個世界上有比野獸更純淨的眼睛麼?
14.人人都知道,性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懷疑和忽視這生命中的必然存在呢?
2月24日
你想知道每一件關於性的事,但害怕去問。
拋棄了對異己行為、少數族群的關懷後,所謂的人文傳統和納粹主義又有多大區別?
如果現在能夠欣然接受的全是那些經過嚴格篩選後的矯飾,那我不得不說在人類長達百萬年的進化中,收獲的隻有悲哀。
2月25日
現在的我,一個人在這裏。
看著那個自信而快樂的我,
淚流不止。
今天朋友問我,你還好麼?
就在這一瞬間,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
失去所有防備,
好想逃,想逃。
3月2日(032、033)
3月15日
1.誰看到事物和誰為你解釋生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感受。
2.自身純潔的本能—旦不偏不倚,就會不為任何利益。
3.當我們開始質疑那個為我們解釋生活的人是誰,他是幹什麼的,他是什麼等級,我們實際上已經觸及了世界觀的真正價值。
4.生活著你的生活。
5.因為真誠,所以有感染力;因為權威,所以被信服;因為簡單,所以美麗。
6.拿走你對生活的了解,卻沒有任何回報。
7.以為的教育是以一種曆史的方式理解我們自己。但是,我們真的感悟到了麼?
8.我們互相不說話,因為我們知道得太多,長相望,便知足。
9.因為他教育我們,不是作為一個老師,而是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人,一個知識的擁有者。
10.謙恭的,沒有特權的,無害的和不裝腔作勢的。
11.藝術不是讓美麗取決於自然,而是讓自然取決於它。
12.當人開始希望通過談論藝術就可以讓它們走上正軌時,所有偉大的人類功能該是多麼悲催啊!
13.當我們將藝術作為一種知識、一種資本來炫耀時,便已是對藝術的褻瀆。
誰眼中的誰
今天拿到了年前《嘉人》雜誌拍的片子,很驚詫,因為我平生第一次化這麼濃的妝,出來的效果也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我問朋友,這個,我很難接受,似乎不是我自己。
朋友笑,說,這是我們眼中的你,很霸道,很女權,十分強勢。
好吧,原來如此。
可是我眼中的自己,頭大身小,平凡到放在人流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短發、學生裝、平底鞋,邋邋遢遢的,很少化妝,最近因為連續熬夜還有些皮膚發炎。
每天都要到地鐵10號線報到,拿著手機按個不停,或者抱本書,沉浸在另一個世界裏。甚至有那麼一些瞬間,我完全無法感知自己和周圍熙攘人群的交集。
最醒目的標誌就是那個又大又重的書包,有我整個身體的一半大也就罷了,裏麵裝滿了各種筆記本和書籍,還有一台被我折騰得快要散架的電腦。每次朋友好心幫我拎包,我都會在一旁強裝無事地壞笑,因為通常對方的第一句話就是——靠,你是背了金子還是怎麼的?
咩哈哈,我何止是背了金子,我全部的家當都在這個包裏,包沒了我就不用混了,你說它有多值錢,哈哈。
若要說強勢和霸道,倒真沒有那麼明顯吧,隻是更加尊重自己的看法,不輕易妥協而已。
就像男朋友經常會跟我急,問我能不能把自己收拾一下,別無時無刻都在一種無比放鬆、嬉皮式的邋遢之中;出門能不能別背那麼大個包,搞的像是要去炸學校;能不能別老穿同一雙平底鞋,從來不問要配什麼樣的衣服;能不能……
不能。
統統不能,我隻是我,僅此而已。
這也是每個人應該去堅持的——喜歡我就喜歡,不喜歡我就走開,因為我們永遠不可能成為任何人期望中的我們,我們隻是我們自己,這樣就足夠了。
換個角度說,我們又能成為誰眼中的誰呢?那個人的現在想讓我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改天心情換了,說,這樣不好,你還是變回以前吧,那我們情何以堪?
什麼事情都按照別人期望的那樣進行,那我們是幹什麼的,還是保持本色比較快樂吧,因為這玩意兒不需要較真,不需要假裝,更不需要刻意掩飾,你本來就是這樣,那就這樣吧。要知道,丟了自己,再想找回來就沒這麼簡單了。
也許你會說,你怎麼可以這麼自我,太自私了,完全不管別人的感受。
那麼,如果我連自己都沒有管好,何談去管別人?我連自己的想法都不尊重,又何談去尊重別人?又怎樣做到不強迫對方為自己改變,更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別人?這社會,要是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管好,遵從自己,尊重自己,堅守自己的內心,應該比現在美好多少呢?
好了,跳出別人的眼光,我還是更喜歡自己本來的樣子。
請還我一片真實,雖然殘忍,但是需要被正視
這段時間經曆了各種謠言和誹謗,我在思考一些問題。請還我一份真實,它很殘忍,但需要被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