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書是暨南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教授七十華誕的祝壽學術論文集,是劉人懷院士朋友及學生對劉人懷院士的尊敬之心的表達方式。

劉人懷(1940720—)院士是板殼結構分析與應用專家、管理科學專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6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現任暨南大學教授、董事、應用力學研究所所長、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並兼任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學部主任,教育部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劉人懷院士是我國板殼結構理論與應用研究開拓者之一,與他人共同創立求解非線性微分方程的修正迭代法,研究了6類板殼:波紋板殼、夾層板殼、複合材料板殼、網格扁殼、單層板殼和雙金屬扁殼的非線性彎曲、穩定和振動問題,提出了精密儀器儀表心髒——彈性元件設計公式以及夾層和複合材料工程結構元件設計公式。在厚板殼彎曲領域進行了創造性研究,提出了彎曲理論及相應的設計公式。上述成果在工程實踐中得到重要應用。此外,還在管理科學理論與應用方麵開展了研究。獲省部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出版學術著作7本,主編著作4本,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培養博士33人,碩士114人。劉人懷先生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2000年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首批院士。

暨南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經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批準,於1992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教授領銜建立並任所長至今。建所之初就提出了“理論聯係實際,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開拓力學研究的新領域、新思路,不斷提高力學研究的水平”的宗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和積累,暨南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在板殼的非線性力學領域形成了明顯的特色和優勢,凝聚了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青年學者,特別是在板殼非線性微分方程求解、板殼的非線性理論與計算、板殼理論的工程應用三個方麵,優勢突出。2001年工程力學碩士點開始招生,2003年工程力學博士點開始招生,同年工程力學學科被批準為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2004年工程結構故障診斷實驗室被批準為廣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005年工程力學學科被批準為廣東省重點學科,2006年重大工程災害與控製實驗室被批準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科點及團隊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十分活躍,多數成員在國外有一年以上的學習和進修經曆,團隊的研究工作在國際上有良好的聲譽和較高的國際地位。暨南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現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教授為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教授、博士為梯隊,學術水平高、業務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具有必要的實驗設備、計算機軟件及計算機設備。目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建設部科技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教育部骨幹教師資助計劃等多項科研項目的研究。

“工程力學科學與實踐學術會議”由暨南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於2009年11月主辦。本書共收集了劉人懷院士的學生、助手及學界朋友的30篇論文,內容涉及結構非線性振動、複合材料結構力學、彈性元件理論與設計、板殼非線性力學、力學的發展和應用、力學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交叉及耦合作用的研究和應用成果。這些論文體現了工程力學各領域的發展新趨勢,也折射出工程力學的巨大生命力。

作為本書的主編和學術會議的組織者,衷心感謝所有作者和與會代表,是他們精心撰寫的高水平論文和對本次學術會議的積極參與,保證了本書的質量和學術會議的成功。感謝暨南大學“211工程”三期國家級項目“重大工程結構中的非線性力學問題”的資助;感謝暨南大學出版社對本書的出版給予的大力支持。限於時間和經驗的不足,本書存在的疏漏之處敬請專家和讀者指正。

衷心祝賀劉人懷院士七十壽辰生日快樂,並祝他和他的家人身體健康!

2010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