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請罪的李夫人,皇後忍住了心中的怒氣,和聲細語地將人打發走了。
等到人一走,她就冷了臉,一腳踢翻了麵前的小幾。
“囂張,跋扈,難道真以為朝堂上沒了那個老家夥就不行了嗎?”皇後壓低了聲音怒吼著,周圍的人都帶著驚懼下跪請罪,隻有從她娘家跟過來的兩個大丫鬟上前,輕聲細語地勸道:“娘娘且忍這一時之氣,過些日子,她們就跋扈不起來了。”
皇後顫抖著身體,一會兒之後,終於平靜下來。
“去開了我的庫房,給長寧公主和九公主送些禮物過去,就當做……是我代替李家賠罪吧。”皇後分外不甘心地說著,臉上沒什麼表情,一雙眼睛卻陰鷙得厲害。
立刻有宮女低聲地應了,下去了。
皇後發怒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皇帝這裏,同時傳過來的,還有九公主和長寧公主在李丞相府發生的事情。
皇帝坐在書房的椅子上,輕輕地放下手中筆,輕聲叫道:“連升。”
身側立刻就有人應聲:“奴婢在。”
“去安撫一下九公主,長寧公主如果有入宮,就帶到我這裏來。”
九公主的不滿且不必說,長寧公主的沉默讓所有人都產生了一種錯覺——這位公主殿下並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很多人因此而覺得這位公主是個良善可欺的,但是更多的人卻決定觀望一陣,看一看,這位公主到底是心思深沉,又或者真的軟弱無能。
但是,這樣的觀望並沒有很久。
李丞相這輩子有三個兒子,但是成才的就隻有老大一個。其餘兩個不是紈絝就是當真天生資質不行,再努力也不管用。
這樣兩個兒子讓在官場上遊刃有餘的李丞相也不得不承認,世界上有些事永遠是他無法做到的,不得不黯然放棄了將這兩個兒子捧起來的做法。
到最後,這兩個兒子,老二在工部的閑職上呆了十幾年,依舊連個位置都不曾挪動,比起那些積年的書吏更沒有發展;老三年過四十依舊隻是一個白身,平日裏靠著丞相府的名頭混日子。
這幾年隨著李丞相的權柄日益高漲,老二倒也就罷了,知道自己本事不行,也還算有自知之明。但是老三卻陡然間張狂了起來。
這一日,李丞相下了朝來,尚未完全進門,就有人哭著拜倒在了她麵前。
“爹,求您救救三老爺,三老爺他不是那種人啊……”三夫人幾乎要趴在地上哭訴,那種傷心的架勢,讓李丞相都嚇了一跳。
“發生了什麼事?”
他問邊上的下人。那下人支支吾吾沒兩句,李丞相的老妻就趕了過來,一臉焦急之色:“老三被人捉到牢裏去了,你快些去救他。”
聞言,李丞相也嚇了一跳,當即就問起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來。
在那隻之前,也沒忘了手書一封,讓人送給京都的府尹。想來這些事,京都府尹是知情的。
事情倒是不複雜,但是聽完之後,李丞相不禁若有所思。
在茶樓裏碰到不給自己麵子的平民,隻因為對方不讓座就鬧到相互廝打的地步,最後更是出了人命,又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這件事情,隻怕是不好解決。
李丞相雖說是在宮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近乎一手遮天。但是對他來說,近乎不代表全部,有些事情,怎麼看都動靜不小,隻怕是不能輕易解決了
但是畢竟是兒子,就算是再不容易,李丞相都不得不去救。
發展到後來,因為對方的不放棄,丞相府上的辦事人不得不動用了一些小手段,那家人立刻就安分了下來。
事情看上去圓滿解決。
結果沒過幾日,街頭巷尾就有流言冒了出來,說得就是丞相府仗勢欺人。
這樣的事情原本該是輕易解決的,但是對偏偏好像是有人和丞相府做對一樣,事情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越演越烈,最後連深宮中的帝王都知道了消息。
當帝王輕描淡寫地說起這件事時,李丞相倒是有心否認一二,但是很快就有與他不和的官員冒了出來,證實了這件事。
他不得不承認的時候,心頭雖然有些擔心,但是沒有料到,事情會飛快地演變到如此惡劣的地步,甚至影響到了他本身。
雲寫瑜聽著京中最近發生的一係列事情,心情很好地哈哈笑了兩句。
“讓她狂,左右也不過是……”她狠狠地自顧自念了兩句,卻又將最後的話吞了回去。“反正,這世上報應來得快。”
李丞相因為治家不嚴而被責令反省的事情讓她很是愉快了一陣,最後還是被嬤嬤教訓不可情緒不能太過外露,才算是平靜了下來。
當她興致勃勃將這件事分享給長寧公主的時候,得到的卻是她不鹹不淡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