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生兒喂養與護理(1)(1 / 3)

第一節新生兒的科學喂養

新生兒健康的10個標準

1.新生兒降生後先啼哭數聲,後開始用肺呼吸。頭兩周每分鍾呼吸40~50次。

2.新生兒的脈搏以每分鍾120~140次為正常。

3.新生兒的正常體重為3000~4000克,低於2500克屬於未成熟兒。

4.新生兒頭兩天大便呈黑綠色黏凍狀,無氣味。喂奶後逐漸轉為金黃色或淺黃色。

5.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開始排尿。

6.新生兒出生體溫在37℃—37.5℃之間為正常。

7.多數新生兒出生後第2-3天皮膚輕微發黃,若在出生後2~3周黃疸不退或加深為病態。

8.新生兒出生後有覓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擁抱等反射。

9.給新生兒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月開始視線會追隨活動的玩具。

10.出生後3~7天新生兒的聽覺逐漸增強,聽見響聲可引起眨眼等動作。

為什麼要用母乳喂養新生兒

小兒的發育、健康與喂養方式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母乳是小兒最理想、最適宜的天然營養品,它的熱量很高,285焦耳(68卡)/100毫升,所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量及比例都適合於小兒的消化能力及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型iga)的性質穩定,能忍受酸堿變化及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並能保護腸黏膜不被病毒或細菌侵入。母乳中還含有乳鐵蛋白、溶菌酶和其他酶類。補體以及吞噬細胞,乳鐵蛋白有較強的抗感染作用,近來發現,初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可用來治療某些疾病,如對新生兒致病性大腸杆菌所致的腹瀉有一定的療效。

母乳直接喂養,既經濟、衛生、方便,又無汙染的危險性,且具有廣泛的抗細菌、病毒和真菌的抗缽活性,包括對大腸杆菌、白喉杆菌、肺炎雙球菌的抗體,對脊髓灰質炎、麻疹等病毒的抗體及對輪狀病毒的中和抗體等等。母乳中還含有較多的乳糖,乳糖可酵解產酸,使母乳喂養兒的糞便ph降低,不利於大腸杆菌等致病菌的生存,而使不致病的雙歧芽胞杆菌大量繁殖,減少了新生兒大腸杆菌及其他病菌感染的機會。經母乳喂養的小兒,發生過敏症狀的極為少見。

此外,母乳喂養還可激發和促進母子的感覺,以及內分泌、生理、免疫及行為的變化,促發母子一係列的天賦行為,增加母子之間的感情。因此,母乳喂養不僅可降低嬰兒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還可對嬰兒的智力發育及情緒穩定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一定要提倡母乳喂養,鼓勵母乳喂養,並為此創造良好的條件。

1.母乳營養豐富,鈣磷比例適宜(2∶1),有利於孩子對鈣的吸收,母乳中含有較多的脂肪酸和乳糖,磷脂中所含的卵磷脂和鞘磷脂較多,在初乳中含微量元素鋅較高,這些都有利於促進小兒生長發育。

2.母乳蛋白質的凝塊小,脂肪球也小,且含有多種消化酶。母乳中的乳脂酶再加上小兒在吸吮過程中,舌咽分泌的一種舌脂酶,有利於對脂肪的消化。另外,人乳的緩衝力小,對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3.母乳中含有免疫物質。在母乳中含有各種免疫球蛋白,如iga、igg、ige、ige等。這些物質會增強小兒的抗病能力。特別是初乳,含有多種預防、抗病的抗體和免疫細胞,這是在牛乳中所得不到的。

4.母乳是嬰兒的天然生理食品。從蛋白分子結構看,母親乳汁適宜嬰兒,不易引起過敏反應。而在牛奶中,含有人體所不適應的異性蛋白,這種物質可以通過腸道黏膜被人體吸收引起過敏。因此,有的嬰兒喂哺牛奶以後,發生變態反應,引起腸道少量出血、嬰兒濕疹等現象。

5.母乳中幾乎無菌,直接喂哺不易汙染,溫度合適,吸吮速度及食量可隨小兒需要增減,既方便又經濟。

6.母乳喂哺也是增進母子感情的過程。母親對嬰兒的照顧、撫摸、擁抱、對視、逗引以及母親胸部、乳房、手臂等身體的接觸,都是對嬰兒的良好刺激,促進母子感情日益加深,可使嬰兒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使嬰兒心情舒暢,也是嬰兒心理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

7.嬰兒的吸吮過程反射地促進母親催產素的分泌。促進母親子宮的收縮,能使產後子宮早日恢複。從而減少產後並發症。

母乳喂養方法

由於我國實施計劃生育,做母親的大多是初為人母,對新生兒的喂養知道很少,現在談談怎樣喂養才是最佳方案。

一、開奶時間應盡早

最新研究證明,產婦母乳經新生兒吸吮後即會下奶。故應在出生後半小時內盡早母乳喂養。此舉不僅僅是因為初期的母乳含抗體等多種成分,有利於提高嬰兒機體的免疫力,主要還是為了母乳的早來、多來,同時還大大有利於產婦的康複。

二、喂奶前不易喂糖水

喂奶前不易喂糖水,因為糖水比母乳甜,喝慣較甜的糖水會大大的影響新生兒對母乳的吸吮力。

吃母乳的嬰兒不必再喂水,6個月以內的嬰兒在母乳量足夠的情況下,熱量和水分充分滿足嬰兒的需要,故不必再給新生兒另外喝水。授乳不易定時,新生兒隨餓隨喂。既有利於母乳的分泌,也有利於嬰兒健康。